小小身體‧大大奧妙:育兒Q&A
我的孩子喜歡玩自己的性器官,這是正常的嗎?需不需要制止他?
廖芳儀組長:根據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來看,人類的性發展與未來青少年時期的個性有著很大的相關性,年齡由小到大分別會經歷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及兩性期;其中,3~6歲的幼兒正處於性器期階段,寶寶會透過碰觸性器官來滿足原始的欲望,並意識到自己與異性的性器官長得不一樣,所以寶寶會有這樣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的精神狀況出問題,而是一種自然的反應。
不過,有些3歲以前的寶寶,也會有碰觸性器官的舉動,不禁讓家長疑慮:「是我的孩子太早熟了嗎?」其實不然,這是因為在寶寶2歲多的時候,已學會穩穩走路,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時期,所以會積極渴望探索周遭物品,父母應該先自我反省,寶寶是否因為手上沒有玩具,或是足夠吸引他注意力的物品,才會開始想要「玩自己身上的器官」,若原因屬實,爸爸媽媽只要多為他準備幾個玩具,通常都能排解他的無聊。
不過,也有一些寶寶是經由電視節目或是同儕行為影響,如果家長察覺了,就應該把這些外力排除,以免寶寶有樣學樣,並記得溫柔提醒寶寶,不要一直碰觸性器官,就算是眼睛、鼻子、嘴巴,也不能太過頻繁地碰觸,否則如果手上有細菌的話,就會讓我們生病。
當孩子問我,應該要怎麼生出寶寶的時候,我需要據實以告嗎?還是編個故事?
廖芳儀組長:由於東方人生性較為保守,不少父母聽到孩子突然「神來一句」提出這個疑問時,都會結結巴巴,不曉得到底該給予真實答案,還是以天方夜譚的故事先敷衍孩子,準備等孩子大一點再藉由學校的教科書讓他學習相關知識。
碰到這種令人尷尬的疑問,建議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年齡,配合他們的理解能力,給予不同答案。例如中班年齡以下的寶寶,可以告訴他們「你是從媽咪肚子裡蹦出來的!」或是告訴寶寶送子鳥的故事;待孩子過了4、5歲時,父母就可以進一步地告訴寶寶:「媽咪的身體下面有一個洞,你是從那邊被生出來的。」面對此階段的孩子,家長不用特別編故事,可以用比較模糊的方式,輕鬆解釋給孩子聽。
如果怕寶寶一時問起,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時,父母平常就可以購買一些相關繪本,主動以說故事的形式告訴寶寶「你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也比較不易令人感到尷尬。
孩子喜歡用手抓飯吃,該怎麼矯正他的習慣?
廖芳儀組長:當父母看見寶寶用手抓飯吃的時候,記得先別生氣,建議觀察一下寶寶正處於什麼年齡,再決定是否當場矯正。如果寶寶才剛學會吃飯,這段期間其實正處於大肌肉發展階段,因此用手抓東西吃,是一種練習的過程,此時寶寶不管用什麼形式吃到東西,只要他是「倚靠自己的力量吃到食物」,都能給予寶寶成就感;待寶寶的粗動作熟練之後,他才會開始發展精細動作,父母這時候提供學習湯匙讓他握著吃東西,寶寶使用餐具的意願也會比較高。
可是,如果看到能與成人進行對話的大寶寶正在用手抓飯吃,爸爸媽媽就要馬上提醒他們,用手抓食物來吃,會病從口入;不過,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還不太會使用餐具,所以不願意用餐具進食,父母也要反過來想想,會不會是因為給予寶寶的餐具不符合人體工學,還是因為寶寶的動作發展不夠成熟所導致?針對問題核心來採取適用的解決方法,才能真正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