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病理性原因 新生兒黃疸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表示,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與病理性,若是生理性黃疸,爸媽不用太擔心,約1週左右黃疸現象會消失,2週後膽紅素的濃度就會降至正常。但若是病理性黃疸,則需要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新生兒容易產生黃疸的原因
膽紅素是紅血球老化後的代謝產物,最終需要透過肝臟排出體外。若膽紅素產生過多,或是肝膽系統發生疾病,導致代謝產物無法順利排出體外,過多膽紅素累積在身體裡,就會造成黃疸現象。
新生兒為何常見黃疸呢?葉勝雄醫師指出,人體膽紅素可分為結合型與非結合型,血液中的非結合型膽紅素,需經過肝臟酵素轉化成結合型,才能溶於水經膽道排出。新生兒的肝臟酵素尚未成熟,但胎兒時期製造的紅血球,又容易分解生成非結合型膽紅素,因此常見寶寶在出生第2天會發生黃疸,第4天會到達最高峰,第7天之後又會消失,2週後膽紅素的濃度會降至正常。這是一種生理性黃疸,爸媽無需擔心。
但是,有些因素會加重生理性黃疸,例如早產、紅血球過多、頭血腫、身體瘀青、體重過度減輕,或是胎便延遲排出等。
黃疸的症狀
葉勝雄醫師建議新手爸媽,不要在太暗的環境下照顧寶寶,例如有些照顧者希望寶寶好睡,所以一整天都把光線遮蔽起來,這樣會看不到寶寶的膚色,延遲發現黃疸的症狀。
若寶寶黃疸,會發現他眼白變黃,雖然新生兒就像紅嬰仔一樣,看起來紅通通,但皮膚在輕微按壓去除血色之後,黃疸的顏色也會露出。若黃疸愈往下肢蔓延,代表體內膽紅素愈高。因此若懷疑寶寶有黃疸,可先用非侵入性的經皮黃疸測試儀篩檢,當測試結果過高,就要進一步扎血確認。
母乳與新生兒黃疸的關連
醫界認為,會造成某些喝母奶的寶寶黃疸時間較久,可能是母奶中的某些成分,會影響非結合型膽紅素轉化成結合型膽紅素的過程,或者促進膽紅素從腸胃道的再吸收(腸肝循環)。不過葉勝雄醫師指出,大部分母奶寶寶在初期之所以黃疸較嚴重,反而是因為母乳吃得不夠多、熱量不足所導致,此外,因為黃疸需要透過排便來排除,當寶寶吃得太少,排便次數也跟著減少,腸肝循環的機會反而增加,使黃疸更嚴重。
病理性黃疸
葉勝雄醫師表示,若是病理性黃疸,要找出導致黃疸的原因治療。所以若寶寶有以下情況,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家長與醫護人員要提高警覺:
太早出現黃疸
一般黃疸都是出生第2天才開始,因此若出生第1天就有黃疸症狀,要小心寶寶可能有溶血疾病、內出血、先天性感染、敗血症等,要儘快查明原因加以治療。
膽紅素上升太快或太高
膽紅素上升速度超過每天5mg/dl或太高,要小心溶血疾病或肝細胞損害等,最精確的監測法是抽血,扎腳跟血,若是門診初步篩檢,可用經皮黃疸測試儀。
黃疸持續太久
若黃疸持續超過14天,就要懷疑有病菌感染、代謝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遺傳疾病等,要找出原因治療。
結合型膽紅素升高
代表結合型膽紅素從肝臟的排出受阻,嚴重時寶寶大便因缺乏尿膽素與糞膽素而呈現灰白色。可能的原因有病毒感染、新生兒肝炎、代謝疾病、膽道閉鎖等,要找出原因加以治療。
核黃疸
要注意的是非結合型膽紅素過高可能造成急性腦病變,稱為核黃疸,所幸現在隨著照光治療的進步,包括特定波長藍光與光纖背毯等設備,已經大幅降低交換輸血的治療需要與核黃疸發生的機會。
白色便便的警訊
若發現寶寶大出白色便便,要小心有以下可能~
膽道閉鎖症
膽道閉鎖症是因為寶寶輸送膽汁的膽道因不明原因關閉、阻塞,導致膽汁無法排出,使寶寶大便因缺乏尿膽素與糞膽素而呈現灰白色,為避免使肝臟進一步受傷害,導致手術的成功率降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唯一的方法。
新生兒肝炎
是一群疾病在原因尚未查明之前的統稱,會造成肝功能指數上升,寶寶除了黃疸、灰白便,也可能胃口不好、嘔吐。原因查明之後,可細分成病毒或細菌感染、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肝內膽管數目缺少、代謝疾病等。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
葉勝雄醫師指出,若遇到寶寶黃疸,家長不用慌張,只要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必要時進行檢查與照光治療,黃疸大多能消退。如果檢查出病理因素,則要針對原因治療,例如若罹患了膽道閉鎖症,就要儘早進行葛西手術。
總之帶寶寶回家以後,記得要觀察寶寶膚色變化,也要每天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的大便卡,看他有無大出灰白便,有疑問就儘快就醫,讓醫師幫忙找出寶寶黃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