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生產大作戰
預產期在過年期間怎麼辦?
萬芳醫院婦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楊鵬生表示,所謂的「預產期」,是以妊娠40週來計算,但並不表示胎兒一定會在當天出生,一般而言,從預產期前2週至後2週,約妊娠37至42週,都算正常的生產期。以自然產而言,雖然無法直接預測在哪一天生產,但幾乎5~6成的胎兒都會在預產期前提早出生,約提前1~2個星期,但也有2成的媽咪會在預產期之後,不過,真正會在預產期當天生產的孕婦約只佔5%。所以,無論預產期在過年期間或是過年後的孕媽咪,都要隨時提高警覺,提前做好準備,注意生產的徵兆!
若準媽咪已確定進行剖腹產,通常胎兒足月(滿37週)就可以生產了,例如準媽咪的預產期在1/30,在和醫師討論過的情況下,可選擇提前21天,也就是在1/10前後進行剖腹產手術,避開過年期間。
過年的安胎順產技巧
今年農曆過年,國曆1月30日是除夕,31號是大年初一,如果準媽咪的預產期在過年期間或過年後,想要避開過年期間生產,建議孕婦儘量多休息、少運動,最好的安胎方法就是「臥床休息」,延後生產的時間,但是也要注意,懷孕若已滿42週,就一定要生產,晚太多的話,胎盤功能衰退,會影響寶寶健康。如果準媽咪已過預產期,希望能加速寶寶出生的腳步,孕媽咪則可以多爬樓梯,幫助順產!
別忘年前做最後1次產檢
楊鵬生醫師提醒,面臨即將到來的預產期,準媽咪最好在春節前的1~2個星期就要先回來看診、產檢,讓醫師用超音波詳細檢查胎兒的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胎位不正、子宮收縮的問題,並提前與醫師討論想要的生產方式,尤其是有「前置胎盤」或被列為「高危險妊娠」的孕媽咪要特別注意!
楊鵬生醫師進一步指出,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因為胎盤與子宮太接近,甚至直接覆蓋到子宮頸,因此,在懷孕中、後期,經常會有出血的現象,有時候甚至一發生就是大量血崩,建議平常就要定期做產檢,到了產前階段,只要有少量見紅,應立即接受檢查,最好在胎兒足月後選擇剖腹產方式,避免生產過程大出血的狀況!而準媽咪此時如果有感冒症狀,也可以在產檢時一併告知醫師,因為產檢醫師對於準媽咪的身體狀況與家族病史最了解,開立的藥方也較溫和且無副作用。此外,準媽咪只要出現產前出血或提早破水,都屬於不正常情況,必須直接到醫院掛急診。
注意產檢醫師的休假時間
大部分準媽咪都希望能給指定的產檢醫師接生,春節期間最擔心的事,莫過於醫師休假或是出國了!楊鵬生醫師表示,其實,一般醫院多半在大年初三就會陸續恢復正常門診,即使在除夕至初二期間,醫院至少會安排1~2位不等的醫師值班,若是過年期間突然要生產的準媽咪,不須過於擔心!
若是希望能給自己的產檢醫師接生,建議在產檢時就可以先詢問醫師的過年休假規劃,確認是否有出國旅遊的行程,通常不少醫師是24小時守在醫院或是在家待命,即使過年期間休假,也會先找好信任的代理醫師幫忙接生。因此,如果產檢醫師確定年節休假,準媽咪可先向醫師確認將由哪一位代理醫師接生,或是過年期間會有哪些醫師值班,以緩解待產的緊張心情!
先確認好可輪值的醫師
孕媽咪如果是在診所產檢、生產,大部分診所都有半夜值班的醫師,可以先向醫師確認過年期間是否有2位以上的醫師可輪替,以免臨時要生產,卻找不到人幫忙。
懷孕37週後儘量避免返鄉行程
春節期間通常都會返鄉團圓,楊鵬生醫師表示,準媽咪應避免在年節返鄉,尤其懷孕達37週以上的媽咪,隨時都可能生產,應儘量在原定的產檢院所待產,不可距離過遠!若孕媽咪一定得返鄉,距離又很遠,建議在返鄉前2週,就要先找好附近的理想醫院或診所,並且提前去醫院就診、做檢查,不僅能讓產檢醫師先了解準媽咪的健康情形,也能先熟悉路線方向,這樣臨時要生產時,才不會慌了手腳,醫師也不會像接了燙手山芋般,還要多花時間做檢查,追蹤準媽咪的狀況!
楊鵬生醫師叮嚀,懷孕期間持續服用藥物的孕婦,像是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或是在安胎的孕媽咪,假期前要先準備好藥物並按時服用,才能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返鄉時也要隨身攜帶孕婦健康手冊與健保卡等文件,若突然有產兆或急產的狀況,可就近到鄰近醫院辦理待產等相關手續。
返鄉路程別過於勞累
過年返鄉車潮多,常常會遇到塞車的窘境,車程時間也會跟著被拉長,一直坐著會讓孕婦很不舒服,建議可在車上放些抱枕、毯子,將枕頭放置在腰部懸空的部位,身體比較不會痠痛,也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隨時添加保暖衣物。而中途要有上廁所、吃飯的休息時間,讓準媽咪可以稍微活動一下筋骨!
避免年終掃除、搬家、搬重物
楊鵬生醫師提醒,孕婦在過年期間儘量不要大掃除,像是掃地、提著水桶、蹲在地上刷洗,或是搬家期間的搬動家具、重物的大動作,都容易動到胎氣,下腹部用力,容易刺激子宮收縮,若不小心碰到腹部,還可能導致出血或胎盤早期剝離,因此,孕媽咪千萬不要自行動手打掃或搬重物,應請家人或朋友幫忙,以確保母體及胎兒安全!
預先做好產前規劃準備
悠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黃資裡表示,為了緩解待產的緊張情緒,準媽咪應提前做好規劃,像是育兒知識、坐月子、產假事宜、待產用品等。待產包內容,孕婦也可預先準備產褥墊、束腹帶、免洗褲、換洗衣物等相關產婦用品,並多準備幾套寶寶的衣服、包巾,而哺餵母乳的話,也要準備哺乳內衣、溢乳墊、吸乳器等相關產品,如果來不及產前採買,一般醫院都有附贈待產包,媽咪入院前可先打電話詢問,免得大包小包搬來搬去,醫院附近也都有附設嬰幼兒、產婦用品的專賣店,可提供添購產品,準媽咪不需太擔心!
待產包建議
雖然很多醫院或藥局都買得到待產物品,但事先備妥自己的待產包,可以避免手忙腳亂的窘況!以下清單提供媽咪參考:
●證件類
□夫妻身分證
□健保卡
□手機、充電器
□孕婦健康手冊
□保險單
●媽咪需要的
★□產褥墊
★□陰道沖洗器
□哺乳內衣
□防溢乳墊
□儲乳袋
□免洗褲或生理褲
□束腹帶
□外出衣物2~3套
□帽子、頭巾
★□毛巾、洗面乳
★□牙刷、牙膏、杯子
★□拖鞋
●分娩待產用品(可請爸爸帶)
□按摩乳液或精油
□易消化的零嘴
□扇子、開水
□熱敷袋
□喜歡的音樂
□減壓
「★」記號,為大多數待產醫院會準備,媽咪可視情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