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嬰兒亂哭該理還是不該理?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嬰兒亂哭該理還是不該理?

一個半月的逸馨最近七天常常哭泣,有時是餓了,有時卻找不到原因。父親聽說每次回應嬰兒哭泣,會把小孩寵壞。如果沒必要,可不予理會,以後慢慢就不會亂哭了。母親看著一直哭的逸馨,實在心有不忍。家長到底該不該回應嬰兒看似沒有理由的亂哭呢?

嬰兒亂哭該理還是不該理?

所有為人父母者,碰到小寶寶哭鬧不休的時候,一定是最無奈的時候。一方面我們苦於無法跟小寶寶溝通,不了解他們為什麼哭泣。一方面我們又擔心小寶寶會不會有特殊的病痛,深怕耽誤了可能需要特殊醫療的疾病。

安撫嬰兒不會寵壞他們

有些人建議不要回應嬰兒所有需求,以免他們被寵壞,以後因而出現過度依賴的個性。科學證據告訴我們,這是妖言惑眾、傷害幼兒的邪說。

哭泣是嬰兒的本能,也常是他們對親情的呼喚。如果家長漠視嬰兒哭泣,他們的確會慢慢減少哭泣次數。但那不是因為他們變乖了,或變得更獨立了,而是他們絕望了。長期被忽視的嬰兒,會嚴重影響日後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小嬰兒哭鬧最常見的原因,是他們的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只好用哭聲來表示抗議,這包括了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想玩耍等。如果經過一番測試,還是無法停止哭泣,才需要考慮到其他特別原因。

我的尿布濕了,給我換換

尿布濕的時候,小寶寶不只會覺得屁股有異物的感覺,可能還會疼痛。人體所排泄出來的廢物,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所以必須常常換尿布。新生兒一般每天大約需要用掉十片左右的尿布,很常見的是在換了尿布以後,小孩就不再哭了。

如果尿布太久沒換,經過排泄物與屁股之間長期的反覆接觸,也有可能出現尿布疹。尿布疹算是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會導致小寶寶長期的不舒服。處理尿布疹的方法就是常換尿布,最好是使用吸力比較好的產品。局部的皮膚必須避免任何刺激性的東西,有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擦藥治療。

如果在尿布疹的四周圍繞著一些小紅點,或是在腹股溝等皮膚陷下去沒有接觸到尿布的地方也出現紅疹(圖),就必須考慮可能是加上了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一種黴菌,必須使用特殊的抗黴菌藥膏治療。

我餓了,給我喝喝

飢餓也是小寶寶哭鬧的常見原因,經過餵食以後大多會停止哭鬧。嬰兒在出生以後,一般的食慾都很好,有的父母會擔心喝太多奶會不會有問題。其實這個時期的嬰兒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進食的要求,父母只要順應著要求給予食物,不必太擔心喝太多奶的問題。

此外,愈小的嬰兒胃容量也愈小,所以喝奶的頻率會比較高。需要頻繁餵奶常常是初為人父母者很大的困擾,生命的傳承就是需要這種無私的付出。

我要吸奶嘴,怎麼不見了

小嬰兒大多喜歡吸奶嘴,這不但跟神經反射有關,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安慰劑。學術上對於吸奶嘴好壞的爭議很多,有的學者認為吸奶嘴會影響齒列與顎部的發育,但是理論上除非吸的力量太大,不太可能會發生明顯的影響。也有人擔心這樣會造成依賴性,以後戒不掉奶嘴,事實上小嬰兒與周遭的互動增加、進食固體食物以後,一定可以慢慢地降低對奶嘴的需求。

我太熱或太冷,很不舒服

小孩不會自行表達冷或熱的感覺,所以只會用哭鬧來表示。常見的情形是家長怕小孩著涼感冒,雖然自己穿著薄薄的衣服,卻拼命替小寶寶添加衣物。事實上,少穿一件衣服與感冒的發生並無相關,冷與感冒的相關是大部分的感冒病毒容易在冷天氣的時候流行,其致病原因是病毒,而不是少穿衣服。

要評估小嬰兒是否因為冷熱的變化不舒服,可以觀察他們體表的變化。如果全身通紅、流汗,那就是穿太多了;如果手腳冰冷,那就是穿太少了。在考慮幫小寶寶穿多少衣物的時候,可以自己看看大人的穿著,穿差不多一樣厚薄的衣物就可以了。

我好無聊,給我抱抱

小嬰兒也會有自己的思考,他們也會有無聊的時候。所以多抱抱小孩,常常也可以止住小寶寶的哭鬧。即使是小寶寶真的有病痛,這種親情的撫抱也常常能夠讓小孩減少哭鬧。這些動作不但對於小寶寶的發展有正面意義,對於父母來講,多接觸小寶寶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所以即使是長期住院的小嬰兒,父母也應該常常去看小孩。

我好想睡,不要吵吵

如果小寶寶睡到一半被吵醒,一定會六親不認地大哭。這個時候稍加安撫,通常他們就會很快地再度睡著。年齡愈小的嬰兒,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愈久,在白天睡覺的時間愈長,也愈常常睡到一半醒過來。一週內的小孩平均一天可以睡到十六到十七小時,其中大約一半的時間是在白天睡覺,然後慢慢減少睡眠的時間,一歲左右大約每天睡十三到十四小時,然後到了二、三歲左右,在白天才漸
漸地不需要睡眠。

有一些小寶寶有日夜顛倒的傾向,這就苦了為人父母者,晚上都必須陪著小孩熬夜。一些經驗顯示,小嬰兒在白天與父母有比較多互動關係的時候,比較容易將睡眠集中於夜間。

我不想睡了,我要玩玩

睡到一半醒過來是小嬰兒常見的現象,一歲以內的小孩,很少能一覺到天亮。小寶寶醒過來的時候,見四下無人搭理,也可能哭鬧不休。這時候陪著他玩,累的就是父母。這種睡到一半突然哭鬧的現象,大多不是有特別的病痛,而只是小嬰兒的睡眠規律還沒有很穩定的關係。

如果到了晚上小嬰兒還一直不想入睡,常見的原因是白天睡太久,到了晚上自然就沒有睡意。這時候可以盡量在白天陪他玩,不要讓他在白天持續睡太久。睡覺的時候,燈光不可以太明亮,放音樂等柔和而有規律的聲音、放置特殊的玩具、避免蚊蟲叮咬等作法,也都會有幫助。

有人認為超過六個月以後,盡量不要在小孩醒來一哭的時候就陪他玩,以免養成依賴性,導致以後愈哭愈大聲。但是這種建議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放任小孩哭鬧不管,讓他累了自行睡覺,畢竟
是讓小寶寶的慾求沒有得到滿足。每個小孩的個性都不同,這種強烈要求醒來就玩的個性,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一樣。想想看,小孩個性是來自父母的遺傳,那還是安撫一下好了。

我好痛,救我

如果在排除了各種常見的哭鬧原因以後,怎麼哄都無法停止小寶寶的哭泣,才需要考慮是否有疾病的困擾。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嬰兒腹絞痛,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在小孩一、二個月大左右的時候,將於〈嬰兒哭鬧不休是因為肚子痛?〉詳述。

在確定是單純的嬰兒腹絞痛以前,必須先看看小寶寶是否有其他的問題,例如:糞便是否有腹瀉或帶血的現象、眼睛裡是否有毛髮刺激、腹股溝是否有疝氣突出,其他可能導致嬰兒持續哭鬧的原因還包括腎盂與輸尿管之間的阻塞、泌尿道感染、中耳炎等等,最好能夠讓兒科醫師確認沒有其他疾病造成嬰兒的不舒服。

快,爸爸媽媽來幫我

用哭泣來表達不滿是所有小嬰兒的天性,他們會不停地要求爸爸媽媽幫助他們。小寶寶的持續哭泣對父母親是很大的精神壓力,但是當我們想起生命傳承的意義、想起數十年前自己也是這一付德性,為人父母者也只好認了:「故天將降大任於小寶寶也,必先苦其父母之心志、勞其父母之筋骨、餓其父母之體膚、空乏其父母之身、行拂亂其父母之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小寶寶所不能。」

【解牌錦囊】

* 家長應該回應嬰兒每一次哭泣,並探查其原因,包括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想玩耍等。如果經過一番測試,還無法停止哭泣,才需要考慮到其他的原因。
* 家長如果一直漠視嬰兒哭泣,會影響他們日後的神經與人格發展。

書名: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

作者:李秉穎
出版社:原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