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保護小寶貝.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按時打嗎?

保護小寶貝.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按時打嗎?

為了確保寶寶的健康,爸媽應注意各項疫苗的接種時間並按時帶寶寶接種,以有效預防各項疾病。夏季出遊機會多,父母帶小朋友旅遊,外出公眾場所人群聚集地恐會有肺炎鏈球菌感染危機,聖德診所院長鄧美貞提醒家長勿輕忽肺炎鏈球菌嚴重性,完整帶新生兒從兩個月開始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降低感染機會。

滿2個月新生兒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強保護力

Q1.門診是否有聽說家長未按正確接種時程接種疫苗?

鄧美貞院長指出,部分父母未讓寶寶按時接種疫苗的理由,是覺得寶寶並不常出門,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不高,所以想等到年滿1歲再施打公費疫苗,這樣可省自費施打費用。但醫師表示,完整接種是依序施打4劑,若只打兩劑,防護力並不相同;愈小的年紀開始接種,可讓體內的抗體濃度達到應有的保護力,等到意識到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重要性時,並不能回頭補打,呼籲家長應按時接種。

Q2.小朋友都不常出門,還需要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嗎?

雖然年紀還小的寶寶不常出門,但鄧美貞院長指出,家中一定有大人會外出,返家時,可能將病菌帶回家傳染給寶寶;若家中有就讀幼兒園或國小的大小孩,不只會帶病菌回家,有時更是自身先感染,回家再傳給寶寶。抵抗力差的小寶寶,一旦受到感染,往往病情比大孩子更為嚴重。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小朋友的肺炎鏈球菌鼻腔帶菌率近五成 ,帶菌量的多寡是決定病情嚴重與否的重要因素,抵抗力低的小朋友一旦感染感冒,易使常存在鼻腔中的肺炎鏈球菌有機可趁,造成感染。

Q3.是否有收治過未按時接種疫苗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案例?

鄧美貞院長曾經收治一位5歲男孩,因媽媽認為孩子不會感染到肺炎鏈球菌,所以,一劑都沒打。就讀幼兒園的男孩送來就診時,已發燒了4、5天,活力愈來愈差,但沒有咳嗽,因為痰咳不出來。照了X光後,一片肺葉已白掉,研判是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19A,以抗生素治療一星期並沒有起色,由於肋膜有積水,做了引流,但狀況仍不佳,最後切除了右下肺葉,約2/3大小,病況才慢慢好轉,男孩前後住院約1個半月才康復出院。

另一位3歲女孩因肺炎住院,出現咳嗽、發燒的症狀,精神活力較差,但X光檢查,女孩的肺部狀況未有明顯異常,據媽媽說,女孩一歲前有接種過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根據鄧美貞院長研判,因未完整接種,體內抗體濃度不夠,依舊感染了肺炎鏈球菌。

Q4.感染肺炎鏈球菌會併發甚麼嚴重症狀?

鄧美貞院長說明,感染肺炎鏈球菌可造成非侵襲性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如中耳炎或支氣管炎等為非侵襲性併發症;若嚴重的話,則可能造成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包括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等,以敗血症為例,症狀有體溫不穩定(發高燒或低燒)、呼吸急促、倦怠感重而意識不清、心跳加速,可能更會出現心肺衰竭、免疫功能下降,最終演變為多重器官衰竭。到這個階段,肝、腎都失去基本功能,致死率很高。醫師補充,有時還可能誘發尿毒症,一旦腎臟壞了,必須洗腎度日,有時還需換腎。

Q5.要如何避免肺炎鏈球菌的感染呢?

平時儘量避免進出公共場所,居住空間應保持空氣流通,務必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鄧美貞院長指出,洗手可以洗去沾染在手上的病菌數量與毒性,發揮部分的防護力,提醒父母,外出返家後,一定要洗手並更換衣物,再抱小孩。不過,以上方式皆無法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的入侵。

她表示,目前盛行的肺炎鏈球菌,以血清型19A的致病率與致死率為最 ,由於血清型19A具有高侵襲性、高盛行率與高抗藥性等「三高」特性,最好的預防方式,還是按正確接種時程接種涵蓋血清型19A的肺炎鏈球菌疫苗。鄧美貞院長有感而發的說難得有疫苗可提供有效的保護力,不打可惜!

Q6.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接種時程為何?

鄧美貞院長指出,年紀愈小的寶寶抵抗力愈低,愈需要疫苗建立好對病原的防禦力,避免感染致命疾病,為了不讓防疫空窗期出現,建議不要讓寶寶等到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年紀才接種,她強調,按疫苗接種的建議時程施打疫苗,才能使疫苗產生最佳的保護效果。

最新的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涵蓋當前台灣最盛行的血清型19A,建議接種時程是在寶寶滿2個月即施打第一劑疫苗,滿4、6個月時再各接種一劑,第四劑在一歲半前完成接種,按時程完成接種,才能使疫苗產生最佳的保護效果,提供寶寶足夠的保護,有效防止病菌的侵襲!


鄧美貞院長

現任/聖德診所院長
   敏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

經歷/敏盛醫院兒科住院醫師
   敏盛醫院兒科總醫師
   台大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