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生活Q&A】為何胎盤會早期剝離?
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郭成興:常見在後期發生,視情況決定處理方式。
最近聽到一位朋友的生產經驗,深深感到要平安生下孩子真不容易。因懷孕35週的她突然發生劇烈腹痛,被家人送到住家附近的診所,醫師說是「胎盤早期剝離」,經過一番折騰,還好結局是母子平安。請問:為何會出現胎盤早期剝離?(慈霖‧台南市)
常見在後期發生‧視情況決定處理方式
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郭成興:
在胎兒出生前,胎盤出現剝離的現象,稱為「胎盤早期剝離」,多在懷孕後期發生,也可能在20週之後的任何時間發生。自發性的發生率約百分之一到二,至於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先前有胎盤早期剝離史、早產、早期破水、子癇前症、慢性高血壓、多胞胎、羊水過多、抽菸、年齡較大等。若在遭遇強烈外力撞擊下,也可能引發胎盤早期剝離。
當胎盤和子宮間的緊密連繫被破壞,產婦會因此出現產前出血,當母體的血氧濃度低到無法供應胎兒,將會危害胎兒的健康,如造成胎兒缺氧、窘迫等,是「胎死腹中」常見的原因之一。出現此一狀況時,孕婦會感到突如其來的劇痛與出血、子宮持續收縮、有壓痛且變大變硬;嚴重者甚至會造成休克。而出血狀況則分為三種:
‧外在型
因有陰道出血狀況,且子宮肌肉受到胎盤出血的刺激,導致子宮收縮,因此,大多數孕婦都會察覺出血及腹痛,若適當處理治療,大多可以母子平安。
‧隱藏型
出血積存在胎盤和分離的子宮壁之間,無法直接由子宮頸流出。通常孕婦不自覺,卻已陷入危險中。若未能及早發現,及早處置,很有可能造成胎死腹中,而孕婦易失血過多導致休克,甚至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
‧混合型
隱藏性出血到達一定程度時,血液衝開胎盤邊緣與胎膜而外流。
至於處理方式,須依據胎盤剝離的嚴重程度而定,透過胎兒監視器,掌握胎兒與母體狀況,輕微的剝離可能只需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嚴重程度者,則可能需要對母親做急救治療,以及經由剖腹提早生產。
【媽媽寶寶小編幫你問】
妳的問題就是《媽媽寶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能解決讀者懷孕、生產、育兒等相關疑惑,《媽媽寶寶》編輯群將替您的問題詢問專業的醫師及護理人員幫妳解答,歡迎來信提問。來信請寄104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1樓「媽媽寶寶雜誌編輯部」;或E-mail至媽媽寶寶編輯部信箱mombaby@mombab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