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溫柔育兒術.寶寶按摩
撫觸的重要性
二次世界大戰時,許多流離失所的孩子被送到孤兒院,其中包含剛出生的新生兒與年紀不及2歲的嬰幼兒,然而,在環境與食物供給無缺的情況下,醫生與研究學者發現這些孩童卻因為不明原因相繼死亡,為了讓孩子存活下來,他們開始進行調查,透過觀察,發現孤兒院因人手不足的關係,無法使孩子獲得較多的親密接觸與照顧,餵奶多以毛巾墊高或繩子吊掛在天花板的方式進行,更不用說每個孩子有機會天天洗澡,使得孩子沒有機會接受來自照顧者更多的溫暖擁抱與撫觸,研究員與醫生試著利用撫觸刺激幫助存活下來的孤兒進行按摩,結果竟讓一位2歲的還不會走路的孩子雙腳,逐漸有力量且開始站立行走。
台灣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暨熊熊老師親子工作坊負責人林靜伶(以下簡稱熊熊老師)也補充說明,因為這樣的發現,醫療人員開始對在醫院的早產兒進行按摩撫觸的研究,證實被按摩過的早產兒,生命徵象如:心跳、體溫、呼吸容易趨於穩定,且這些穩定的生理狀況又幫助早產兒較快增加體重,使他們能夠更早離開保溫箱而繼續存活,同時也減輕父母親因孩子住院所需醫療花費的經濟負擔,於是嬰幼兒按摩的益處獲得了醫護人員的高度肯定。
恆河猴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以剛出生的恆河猴進行實驗,讓小猴子一出生就與母親分離,並與兩個布偶做成的代理媽媽獨處,其中一個代理媽媽以鐵絲纏繞,可以供應源源不絕的奶水,另一個代理媽媽以絨布和柔軟衣物製成,但不供應奶水,研究發現,小猴子只有在肚子餓時會找鐵絲媽媽喝奶,而其餘時間皆在絨布媽媽身上擁抱及磨蹭,也因此讓研究者理解,原來柔軟的、溫暖的撫觸,對於幼猴來說比吃飽更具有重要意義。
按摩的好處
.提供刺激
透過按摩可以提供寶寶觸覺的刺激,幫助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及髓鞘化的產生,髓鞘的形成除了可以保護神經元外,還能加速神經的傳導速度,促進嬰幼兒的大腦更活化與成熟,相對也幫助寶寶各部位器官的發展,例如:按摩腿部會使腿部肌肉更有力量、按摩腹部可幫助腹部臟器的成熟,也能排除腸胃的脹氣問題,甚至是腸絞痛;而按摩胸部可幫助呼吸系統的發育等等。
另外在按摩時,能刺激寶寶的五感知覺,使得在按摩過程裡,寶寶會同時獲得視、聽、嗅、觸、味及本體覺等感覺統合刺激,熊熊老師說明,也是因為這些刺激,讓寶寶眼睛看來很有神及明亮,印證老一輩人說的台語「髜(ㄎㄧㄠˋ;眼神看起來聰明之意)」。熊熊老師以自己的女兒為例,透過按摩,她的寶寶1個月半可以與大人互視且用牙牙語對話、四個月初會翻身後,四個月又20天就開始會匍匐前進。
按摩時的五感刺激
按摩時,除了最後會有一個整合身體的按摩之外,有些寶寶也可能會出現吸吮手指的動作,而爸媽們會自然的和寶寶說話、有機會和寶寶對視,也因為相互靠近,孩子會聞到爸媽身上的味道等,都是幫助寶寶感官知覺發展的刺激來源。
臉部按摩
臉部按摩可以幫助寶寶五官的舒緩放鬆,讓感官變得更敏銳,例如:按摩眉骨周遭幫助放鬆並促進視力的發育、按摩鼻樑兩側可幫助淚管與鼻腔的暢通,而上下唇的按摩也能讓快長牙的寶寶,舒緩長牙期間牙齦不舒服的感覺。
.幫助舒緩
透過對特定部位的按摩,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症狀,並幫助寶寶擁有更好的睡眠,例如:有些寶寶食欲不好、容易脹氣或便祕,即可以進行腹部按摩,一方面增進胃泌素的分泌而促進食欲;另一方面促進腸蠕動而排除脹氣與便祕症狀的緩解,當寶寶腸胃舒服了,睡眠相對也就能較為安穩。
.放鬆身心
通常若想讓寶寶晚上比較好睡,父母會讓寶寶白天多多活動、增加五感的刺激,來確保晚上的睡眠品質,而對於新生兒或還不會走路的寶寶來說,透過按摩也能提供大量的觸覺刺激,讓寶寶更好睡。熊熊老師指出,寶寶年紀越大,接受刺激的需求量會增加。
若白天接收的刺激不夠,晚上寶寶不願意睡覺,反而會造成爸爸媽媽的困擾,若能透過睡前按摩,給予寶寶足夠的觸覺刺激,當大腦獲得足夠的刺激時,便會暫時停止再接受外來過多的刺激而選擇關閉感官進行休眠,此時寶寶就會想睡覺,好讓今天接收的所有刺激可以於腦中歸納重整與記憶,也因此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與培養良好的睡眠品質。
Tips
按摩除了幫助放鬆,也能提供刺激,例如:有些孩子天生較敏感,身體的感受較為敏銳而常處於緊張或防禦狀態時,透過按摩給予正向的溫柔觸覺刺激,除了幫助放鬆外,也可以幫助孩子達到對刺激來源減少敏感的效果。
.情感交流
當爸爸媽媽為寶寶按摩時,因為雙方皆處於放鬆的狀態,彼此對於情感的接收與交流會十分敏銳,寶寶會從施作按摩的人身上感覺被注意、被重視、被接納,也會因為爸爸媽媽的傾聽與關愛撫觸,逐漸建立安全感。
熊熊老師表示,透過幫寶寶按摩,除了讓孩子更能感受父母的愛並促進親子關係的親密感建立之外,也會因為孩子舒服愉快的反應,讓爸爸媽媽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更可以透過按摩而開始深入觀察了解孩子,例如:會因為知道自己寶寶喜歡被按摩背部或對於腳底的按摩比較敏感,而增長或減短按摩某個部位的時間。同時,當寶寶習慣於放鬆且常保有安全感時,他的情緒也會相對穩定,並對爸爸媽媽感到熟悉而產生信賴感,父母與孩子間也就培養出一套屬於全家人的互動模式與默契。
許多新手爸爸和新手媽媽除了生理的照顧之外,不懂得如何與新生兒互動,甚至認為不會說話的嬰兒是無知的個體,無法溝通。熊熊老師解釋,嬰兒其實是知道的,只是必須靠爸爸媽媽去帶領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當父母親把他當做懂事的個體去對待,並在他面前總是放鬆、傾聽與解釋說明時,這都會讓寶寶越來越理解他的生活與世界,相對也就能越來越熟悉父母親的生活步調,所以為寶寶按摩其實是很好的互動方式,不但幫助爸爸媽媽認識寶寶,也提供了寶寶生理與心理上的需求滿足。
.家庭為單位,以手傳愛
在台灣推廣嬰幼兒按摩的熊熊老師表示,透過為寶寶按摩,除了幫助寶寶的生理與心理發展,其實更期望的是促進整個家庭的和諧與良好互動,因為在幫孩子按摩的時候,爸爸或媽媽的大腦也會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受到刺激,並分泌使情緒放鬆的荷爾蒙,如: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等,而對於還在哺餵母乳的媽媽來說,除了有助於放鬆心情,還能幫助刺激泌乳,因此,經常為寶寶按摩的家庭,通常氣氛較和諧,且無論施作按摩的人是爸爸或媽媽,因為放鬆的心情會彼此影響,緊張的氣氛也較不容易出現,孩子更容易表現出較穩定的情緒,熊熊老師指出,即便只是在親子按摩的團體教室中,也經常感受到大家一起為孩子按摩的開心氛圍。
.接受寶寶的哭泣
熊熊老師分享,為寶寶按摩可以幫助寶寶釋放來自身體的緊繃與生活中的壓力,因此在剛開始接受按摩的過程中,寶寶若哭泣或吸吮手指,都是常見並可被接受的,因為對人們而言,哭泣是一種身體的修復機制,能使緊張情緒得以宣洩而恢復平靜與健康。當寶寶剛開始接受按摩,哭泣是正常的,寶寶除了在釋放壓力外,也可能是有其他的需求,所以按摩時,寶寶若以哭泣來回應,不一定就是不喜歡按摩,爸爸媽媽可以先暫停按摩,觀察寶寶是不是肚子餓、想睡覺或有想抱抱的需求,以先滿足孩子的需求為主,按摩可以下次找到對的時間再繼續進行,沒有一定要按完全身才可以停下來。寶寶會因為爸爸媽媽積極溫柔的回應與傾聽,而得到充分的安全感與覺得自己被愛和被接納,熊熊老師認為,寶寶的內心會因此累積越來越多好的能量,讓孩子有勇氣面對明天的挑戰,即便那個挑戰可能只是「翻身」或「往前爬」,而當孩子越來越長大,他便會用他的能力開始愛人,爸爸媽媽理所當然就會是第一個受惠者!
按摩的方式
靜置撫觸
在每一個部位的按摩開始前,以天然冷壓的植物油將雙手搓熱,並將手置於寶寶身體的任何部位,讓雙手顯得穩重而溫暖,徵詢寶寶的同意再進行按摩,放慢呼吸,想像療癒性和放鬆感由雙手傳遞至寶寶身上。
撫觸放鬆
以溫柔的滾動、晃動與包覆動作來幫助寶寶放鬆,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身體,並在感受他的放鬆後給予正面回饋,例如:微笑、親吻或告訴寶寶:「很棒!你放鬆了。」這能幫助寶寶學會主動放鬆自己的身體。
緊密環抱
以雙手手臂開闔並環繞的方式給予適當力道進行,可強化寶寶的肌肉並使他感到平靜。
按摩的時機
最適合施作按摩的時間是寶寶生活作息中的安靜清醒期,通常出現在寶寶剛睡醒或剛洗澡完後,此時寶寶的眼睛很明亮、意識很清醒,但身體是處於放鬆與慵懶的狀態。熊熊老師表示,剛開始為寶寶按摩時,時間雖然不長,但若爸爸媽媽規律地在這段時間替寶寶按摩,寶寶除了較願意被按摩外,也會漸漸喜歡並習慣被按摩,之後會逐漸自願將這段安靜清醒期的時間拉長,讓爸爸媽媽完成整個按摩過程;而當父母親利用按摩協助孩子延長安靜清醒期的同時,也在促進孩子的專注能力。
嬰兒按摩的注意事項
1.環境條件:柔和的燈光與溫暖的溫度(約28℃左右),並避免冷風對寶寶直吹,熊熊老師建議,可搭配合適的音樂,讓寶寶每次聽到固定的音樂即知道要準備按摩。
2.一對一:一對一的方式,能讓寶寶專心感受與認識爸爸或媽媽,也避免兩人同時為寶寶按摩時力道不一的情況。
3.先行放鬆:為寶寶按摩時,建議先放鬆自己的情緒,讓寶寶感受爸爸媽媽的放鬆心情,可避免緊繃的情緒傳遞給寶寶。
4.尊重寶寶:永遠在每個部位開始按摩時徵詢寶寶的同意,若寶寶不接受按摩,即停止按摩。
5.當寶寶哭泣:當寶寶哭泣時,需停下動作並滿足寶寶的需求,等待及陪伴他的釋放。
6.睡眠不打擾:寶寶睡覺時,身體與大腦處於休息狀態,因此不適合按摩。
7.避免飯後按摩:餵食後的一小時不進行按摩,尤其是腹部。
8.施打疫苗後:因為按摩會促進血液循環,因此打完預防針後的2~3天暫時不要按摩,以避免不適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