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寶寶黃金成長期.飲食很重要

寶寶黃金成長期.飲食很重要

胎兒離開母體、剪掉臍帶後,便開始靠自己吸收養分,寶寶最早接觸的食物應是母乳,完全哺育母乳至六個月大時,才會開始加入副食品,而寶寶黃金成長期的每個階段要吃什麼?怎麼吃?何時吃?才能吃得聰明又健康呢?

寶寶成長期飲食須知

哺餵母乳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何思瑩營養師建議,寶寶在一歲以前儘量哺餵母乳,因為母乳對寶寶而言是最營養的食物,很多寶寶容易有腹瀉或便祕等消化性疾病,而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A、Bifidus生長因子及吸收利用率高之消化酶等養分,所以喝母乳能產生天然的抗體、增加免疫能力,也能加強腸胃道的健全發展。

一歲以下寶寶每日哺餵母乳的次數

寶寶黃金成長期.飲食很重要

*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


副食品輔助

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需求,在母乳量足夠的情形下,建議寶寶完全哺餵母乳至六個月大後再添加入副食品,副食品添加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讓寶寶慢慢適應母乳以外的食物,食用副食品可分為三階段:流質食物(越稀越好);半流質、半固體食物;固體食物,而每個階段建議漸進加入的食物種類如下:

第一階段:4~6個月左右的寶寶

此階段母乳充足,則仍完全哺餵母乳,若媽咪乳汁分泌不足,才以副食品補足養分,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應先以稀狀的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特殊營養品認證的嬰兒配方),此時可開始補充全穀根莖類及蔬菜水果類的食物,而新鮮的蔬菜水果也較不易讓寶寶產生過敏反應,以一次少量的方式加入餐食中。

第二階段:7~9個月的寶寶

此時寶寶可以開始吃半流質、半固體的食物,並可加入蛋、豆、魚、肉類,以增加更多營養素,添加原則如下:

1.蛋類:雞蛋裡含有蛋白質、鐵質及卵磷脂,其中蛋黃的營養成分較高,而蛋白較容易造成寶寶過敏,所以建議此時先讓寶寶吃蛋黃部分,蛋白則等寶寶一歲以後再開始補充。

2.魚、肉類:這兩類食物必須注意取得來源是否新鮮,因為魚肉易有類過敏性食物中毒,若食材不夠新鮮,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另外,處理魚肉時必須仔細剃除魚刺,以免造成寶寶噎食的危險。

3.豆類:因魚、肉類較容易出現不新鮮的問題,所以補充蛋白質時,建議可以多吃豆類食物,豆類可以跟全榖根莖類搭配飲食,因兩者內含的氨基酸可以互補,也會產生寶寶需要的必需胺基酸-組氨酸(Histidine),豆類食品如:豆漿、黃豆泥等。

第三階段:10~12個月的寶寶

何思瑩營養師提醒,進入此階段的寶寶已經漸漸可以吃固體的食物,所以更要注意飲食種類的多樣性,讓寶寶多熟悉新口味並嘗試不同食物的味道,可減少以後偏食的機率。在副食品添加中,儘量讓寶寶吃到全穀根莖類、蔬菜水果類、豆、魚、肉、蛋類等各類食物,而堅果種子類則建議寶寶兩歲以後再開始食用。雖然此階段的寶寶已可以吃固體食物,但還是要多加留意其軟硬度是否能被寶寶接受,以免造成吞食困難。

第四階段:寶寶滿一歲後

滿周歲後的寶寶,已可以和大人一樣吃固體食物,也能開始自行吃吐司、饅頭等,此時可以讓寶寶自己咀嚼食物,但要注意是否吞嚥成功。另外,此時的飲食要豐富但營養均衡,烹煮方式儘量以蒸、煮為主,不適合過度調味,以免造成寶寶身體的負擔。



食材需新鮮.器皿需清潔

寶寶的腸胃道較敏感,爸爸媽媽必須注意食材的新鮮度,如補充鈣、鐵質含量高的小魚乾就要選擇新鮮乾淨,而水果類則以當季盛產的為主,先從纖維素少的開始嘗試,並特別留意是否為無添加物的天然食材。不論是副食品的烹煮鍋具、盛裝器皿或鍋鏟勺子等,均需清潔乾淨,最好能用煮沸的熱水燙過,以達到殺菌效果,讓寶寶能吃進健康無負擔的食物。


寶寶階段飲食方式

餵食副食品要從稀到濃、少到多,為了讓寶寶慢慢適應成人的飲食,每次餵食量大約為一湯匙(約15c.c.)左右,並觀察寶寶3~5天,留意其是否有腹瀉、易吐、皮膚過敏或哭鬧等症狀,如果一切正常,就表示寶寶對此食物的耐受性是可以接受的,若有以上過敏反應,建議先禁食此食物,待過敏症狀恢復後再嘗試一次。

寶寶飲食熱量需求

為了維持寶寶迅速成長的身體發展,熱量需求也會比成人還高,在一歲以下的嬰兒時期,熱量需求為每公斤100大卡。

其所需的營養包含蛋白質、鐵質及維生素B等,到了一歲以上的幼兒期,因骨骼快速成長,就需要補充更多蛋白質,而熱量的攝取則建議為1,200大卡以上。



寶寶飲食常見問題

挑食、食欲不佳怎麼辦?

剛開始哺餵母乳時,寶寶通常喝飽時才會停止。若寶寶不願意吃副食品,有可能是餐量過多,建議先給15c.c.即可。

若是腸道問題造成食欲不佳,可從寶寶的外觀看出來,如皺眉、哭鬧或便祕等表現,也可能有細菌性的腸胃道感染,此時必須就醫確診。

寶寶是否需要喝水?

寶寶在喝母乳的期間,因每餐攝取100~200 c.c.的母乳,所以還不需要另外補充水分。

但開始吃副食品時,就必須注意喝水的量是否足夠,有時副食品較濃稠,就要給寶寶多喝一點水,但也要小心喝過多水,會讓寶寶難以負荷。

副食品的烹煮方式?

何思瑩營養師建議,餵食寶寶副食品時,要給予天然食材的原味,不須加鹽、糖、辛香料及其他調味料,因為寶寶才剛開始接受這些食物,且味覺感受比成人深,若此時加了成人飲食的調味量,可能導致寶寶的口味越來越重,日後可能會出現的偏食習慣!

蜂蜜能否食用?

切記寶寶一歲以前不可食用蜂蜜!因蜂蜜裡面可能會有肉毒桿菌的芽孢,容易造成寶寶中毒,且蜂蜜含有蔗糖、葡萄糖等,若太早給寶寶食用,可能造成寶寶對糖的依賴性太高。

寶寶為何容易有腸胃問題?

寶寶腸胃道菌叢不像成人較多種,所以容易有腸胃道的問題,通常為細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為避免寶寶出現腸胃問題,首要注意食物新鮮度。建議熟食及生食要使用不同的砧板處理,避免食物之間的交叉污染。

如何加熱冷藏過的食物?

一般而言,現煮現吃才是最佳飲食方式,因為烹調過的食物結構已經被破壞過一次,若再使用微波加熱,就容易因為水分子的衝撞而再次破壞食物的結構,而隔水加熱的方式會比微波來得好。

寶寶太胖要喝低脂奶粉?

因現代人很注意低脂、低熱量的飲食方式,所以可能給予較肥胖一點的寶寶低脂奶粉,但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必須有足夠的脂肪、膽固醇及蛋白質,才能讓寶寶的腦部、骨骼及器官有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