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房動態直擊.生產實況全記錄:產房番外篇
產房番外篇.新生兒
阿帕嘉計分(Apgar score)
寶寶剛娩出時,護理人員即會於產檯上為寶寶做初次的簡易評分,稱為阿帕嘉計分(Apgar score),透過評估新生兒的心跳、呼吸、皮膚顏色、肌肉活動與對刺激的反應,來初步觀察他的健康狀況,每項代表健康的生理徵象各給予0~2的給分,總分為10分,若得分在7分以上,表示寶寶健康狀況良好,若得分偏低,則須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該計分無法用於評估新生兒日後的長期發展,但卻是新生兒剛從溫暖的子宮離開到需自主呼吸的新環境時,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檢查的快速篩檢法。
寶寶名牌
寶寶剛出生時,也許還沒取好名字,此時醫院會在寶寶的腳踝綁上寫有媽媽名字的名條,以方便辨識不同的新生兒。
寶寶的子宮外初體驗
離開充滿羊水的子宮,剛娩出的寶寶皮膚會顯得皺皺的,雙手握拳且維持在子宮中的彎曲雙腳姿勢,皮膚有時會出現因為經過產道擠壓而產生的輕微瘀青,身上也會裹著少許的血水與保護寶寶皮膚的胎脂,覆蓋於皮膚的胎脂在出生幾週後會逐漸消失,胎毛也會日漸掉落,皆無需過度清理;此外,爸爸媽媽也會慢慢發現,因為新生兒角質層發育尚不完全,寶寶出生後沒多久,皮膚會開始出現脫皮或掉屑,此皆屬於新生兒正常的生理表現,只要於替寶寶洗澡時任其自行脫落即可,爸爸媽媽無需過於擔心。
通風環境與適當溫度
剛出生的寶寶身體各器官都還在持續發育中,尤其此時皮膚對於環境溫度的調節尚未發展成熟,皮下脂肪層也相較於成人更薄,因此爸爸媽媽需時刻注意室溫是否恰當,以避免太冷或太熱都可能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輕微發熱。
產房番外篇.自然產
產房中的經歷是媽媽一生中難忘的重要回憶,也是媽媽與寶寶初次聯手合作的美麗經驗,那麼產房中是否還有什麼需要媽媽特別留意的細節呢?
生產時的用力方式
當子宮頸全開,寶寶胎頭下降,媽咪們就會開始有想用力的衝動,但許多媽媽常常太緊張而無法專心感覺身體的衝動,此時建議媽咪依照身體的感覺來用力,採取短暫(5~6秒)、多次的方式,並避免單次持續很久的憋氣,因為持續太久的憋氣會影響送往子宮的輸血量,也會影響胎兒的攝氧量;當寶寶的頭出現後,護理人員通常會建議媽媽停止過猛的用力,取而代之的是慢慢施予力道讓寶寶的身體隨著最後幾次收縮娩出,以保護會陰,避免讓過猛的力道讓內部組織或會陰發生撕裂傷。
用力的姿勢
研究發現,最佳的用力姿勢為採取半直立式或蹲姿,媽媽們可於生產前與醫生討論,讓自己以最好用力的方式分娩。
正確呼吸
在產檯上時,有意識的讓自己在兩次宮縮間自然呼吸,當宮縮開始時,慢慢用鼻子深吸一口氣,再慢慢用嘴巴吐氣,吐氣時儘量深且長,配合腹部的用力進行,當發現自己開始喘氣或呼吸急促時,請陪產的家人提醒你放慢步調,越能放鬆的呼吸對產程的進行將越有幫助。
陰道分娩對寶寶的好處
生產過程除了讓媽媽感到辛苦,其實胎兒於分娩時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許多媽媽也許會擔心寶寶的身心是否因此產生不好的影響,然而,研究卻發現,當胎兒經過產道的擠壓而娩出時,會刺激腎上腺分泌所謂的壓力荷爾蒙「苯多酚胺」,此種荷爾蒙能幫助寶寶更快適應子宮外的生活,作用不但包括能協助寶寶維持肺部的擴張,讓他順利呼吸,還能增加他的免疫力並增加重要器官的血流量。
產房番外篇.剖腹產
因為許多考量而必須採取剖腹產時,準媽媽們不免有所疑慮,事實上,自然生產對寶寶雖然有許多好處,但並不代表剖腹出生的寶寶就會比較不健康喔!
關於剖腹產寶寶
相較於陰道分娩的新生兒,剖腹生產出生的寶寶無需經過產道的擠壓,頭型會比較漂亮,但許多媽媽仍擔心剖腹出生對寶寶似乎比較不好,根據臨床上的觀察,以手術方式出生的寶寶不一定會比自然產出生的寶寶不健康,反而有時自然分娩時所發生的胎兒窘迫更容易危及寶寶的健康狀況,此外,現行的手術與麻醉技術已大幅提升,剖腹開刀相較以往已安全許多,如果媽媽在醫師診斷後,無法避免剖腹生產,可儘早與醫師溝通告知希望儘量等待腹中胎兒充分發育成熟後再進行手術,以避免太早剖腹造成對寶寶的不利影響。
前胎剖腹
許多媽媽在經歷第一胎的剖腹產後,很遺憾第二胎可能無法自然生產,其實早期因為剖腹手術是採取垂直切開方式,因此若第二胎改為陰道分娩,比較容易有子宮破裂的風險發生,但近年來,剖腹生產皆使用橫向切開(又稱比基尼切口),此方法在日後分娩造成子宮破裂的機率已降至0.2%,意即媽媽在嘗試分娩時,有99.8%的機會能順利生產,且子宮破裂的潛在威脅可從電子胎兒監測器中偵測,因此前胎剖腹、第二胎自然產可能產生的風險,實際上比剖腹生產本身來的安全。
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並非如想像中呈現突然爆裂的狀態,而是指之前的剖腹傷疤會逐漸的被扯開,造成大量出血;建議媽媽在決定前,仍需詢問醫師的意見,若有強烈意願,不妨尋求支持剖腹後自然產的醫師與醫療院所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