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品格教養從小開始 培養孩子擁有5項特質,成為一生的財富

品格教養從小開始 培養孩子擁有5項特質,成為一生的財富

〈2020.06.30更新〉孩子的學習從小開始,透過持續的學習發展,讓新舊經驗不斷堆疊、演進並累積,成為日後蘊藏的生命能量或展現的能力。由於學習沒有捷徑,很多學習的成果無法立即立竿見影,因此,從小要在孩子的心底建構正確價值觀,以在未來成為主宰命運的關鍵!




曾經在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內容是台中市一名8歲女童,每天上學進入校園前,都會向站在路口幫忙交通指揮的4位導護媽媽一一彎腰鞠躬,還大喊「愛心媽媽早!」眾人看到這番表現,不禁稱讚「這小女孩也太有禮貌了」、「家長教得真好」。據了解,女童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平常由阿嬤帶她上下學,家人告訴她對人要有禮貌,但阿嬤說,父母親與其他長輩都沒教過她要這麼做,有可能是幼稚園老師。後來,媒體採訪女童,她說是「老師」教的。

當孩子有好的表現,往往是父母或老師用心教的成果。然而,很多時候,看著孩子有一些不太令人滿意的表現時,父母總不免埋怨自己「哎,小時候沒好好教孩子……」,的確,在孩子像一張白紙的時候,教他養成正確觀念與良好習慣,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這些將隨著孩子成長而逐漸內化,日後變成一種態度、一種品格。

三歲定終生.打下好基礎

人們常用「三歲定終生」強調學前階段學習的重要,三民幼兒園園長游玉燕表示,「所有的學習奠基於年幼階段,透過持續的學習發展,讓新經驗與舊經驗不斷交疊、演進並累積,同時,在日益成熟的心靈相互影響下,逐漸成就出日後的生命能量或展現的能力」。她進一步指出,學前階段是打下學習基礎的開始,而此階段的心理狀態亦是成長的基礎,心理狀態是透過自己與家庭、社會的互動所建構而成。

「學習與心理所交織的歷程,就是教養。過程中,除了看到孩子外在面貌的變化,內在的成長透過教養持續地進行,且為教育未來的孩子而努力不斷」。

說起「三歲定終生」,並不只是中國古人的想法,游玉燕指出,「從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艾瑞克森所提出的『人格終生發展論』可得到驗證」,艾瑞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8個階段,分別是嬰兒期(0歲~1歲)、兒童期(2歲~3歲)、學齡初期(4歲~6歲)、學齡期(7歲~11歲)、青春期(12歲~18歲)、成年早期(19歲~30歲)、成年期(31歲~50歲)與成熟期(51歲~生命終點),這8個階段的順序雖是由遺傳決定,但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換言之,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不可忽視。游玉燕園長提醒,「3歲前的嬰兒期與兒童期正是寶寶開始探索世界、架構自我概念並建立信心的關鍵期,需要父母的陪伴,幫助孩子奠定正確的價值觀,以發展正向的人格」。

品格教養.從小開始

游玉燕園長表示,「對幼兒而言,自理能力和品格的養成,都是看不見的潛在學習,因此,日常生活不只是父母的教材,也是孩子學習的教室,透過觀察、模仿並內化,進而展現成外在行為」。

而這些學習必須經過時間的淬鍊,她強調,「沒有捷徑,也無法立竿見影」,只能從孩子還小時,透過父母的身教從心底建構正確的價值觀、行為模式,並讓孩子藉由自我探索建立起自我判斷的基準。此外,孩子年紀小,受到外在環境的干擾也少,一旦養成正確的觀念,不論世俗價值如何轉變,也不輕易受到影響,因為他具有清楚分辨「好或不好」、「該或不該」的能力。

她以自身教學經驗為例,平日會安排孩子在社區參與淨化環境的活動,希望孩子在撿垃圾的具體行動中,體驗如何為他人付出。

某次活動結束後,一個孩子拿著裝了許多菸蒂的垃圾袋回來,不可思議的問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把煙蒂丟在地上呢?」原來,維護環境這件事已不知不覺在孩子的心裡萌芽,但單純的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亂丟垃圾」。游玉燕園長指出,「與其用嘴巴告訴孩子這樣做是對或不對,不如讓孩子實際從生活中感受」,不僅提供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也讓他從中培養好習慣、好品格。

 


以身作則.用愛溫潤

人們習慣以「沒教養」批評一些人的不良表現,但究竟什麼是「教養」?游玉燕園長表示,一代醫學人文教育大師黃崑巖引用英國詩人克利斯蒂納‧羅塞蒂的詩《誰見過風?》來形容教養,「當樹葉顫動、樹低下頭時,你才會知道風正吹過。」他認為,教養如同風一樣,存在於無形,須從個人的言行察覺、推測及判斷,不斷的省思與探討。

既然教養如風,又該如何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呢?游玉燕園長說,「對幼兒而言,主要學習對象是父母,所以,更需要父母處處以身作則,讓孩子看著父母的言行,透過模仿,進而學習良好的行為」。她進一步指出,「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除了樹立好榜樣讓孩子學習,父母更不忘用愛溫潤孩子的心靈,使榜樣產生影響的力量。「這份能量將陪著孩子成長,更可在日後拓展至他人身上」,因為在關愛中成長的孩子,能看見自己,懂得愛自己,未來也才有能力愛別人。

從小要教的5件事

游玉燕園長表示,「品格就如同一個人的氣質、風格,是終其一生可帶著走的財富,甚至在未來,決定競爭力高低的不是學業成績,而是品格力」。她建議,從小要教孩子以下5件事,讓他能在面對日後的競爭,以這些特質脫穎而出,「好行為成就出好的習慣,好習慣形成好性格,好性格創造出好命運」。

1.分享

西諺「Sharing is Caring」,意即「與他人分享就是在關心照顧別人」。因此,從小就應該讓孩子養成分享的美德,未來這將是一種社交技能。游玉燕園長說,當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後,所處的環境是全部小朋友共有的,不像在家中甚麼東西都是自己的。在空間和玩具有限的狀況下,倘若孩子不願意分享,那麼,他在團體生活中必定不受人歡迎,自己也不覺快樂。懂得分享之人,不僅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更可擁有快樂的生活!

2.禮貌

在展現耀眼學力、優異專業能力之前,禮貌已先行一步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愈來愈多的企業用人標準為「人品」更甚於能力,禮貌好壞自然成為決定的關鍵,禮貌的重要不容輕忽。她說,禮貌是發自內心對待他人的友善態度,必須自小培養,才能養成對於人和物的基本尊重,懂得尊重的孩子,才能尊重他人與環境,並有所包容。禮貌所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如與人見面打招呼、在公共場合說話輕聲細語、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都是具體表現。游玉燕園長提醒,「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樣,多說好話、行為要得體,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有禮貌的人」。若孩子能保有「懂禮貌」的美德,那麼,他就能以禮待人,相對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3.責任感

美國第28任總統威爾遜曾說過,「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的確,具有責任感的孩子,將比別人多一份機會。游玉燕園長指出,「責任感是孩子對自我內在的要求,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懂得自律,知道什麼時間應做什麼事」。每一年都會帶著大班學生去畢業旅行,雖然只是兩天一夜,但在過程中,孩子沒有父母陪伴,他們要自己換衣服、洗澡,遇到困難也要努力想辦法解決,這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為自己負責。她說,「一個從小就懂得負責任的孩子,未來也必定是個有責任感的人,因為那就是他的做事風格」。



4.
誠實

誠實是美德,一般人認為孩子不說謊、不偷竊、不作弊即是誠實的表現。然而,誠實更深遠的涵意即是坦然面對錯誤,並且勇於承擔。她表示,「孩子犯錯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他能否誠實面對,並解決問題」。孩子若開始習慣說謊、逃避事實,久而久之,即陷入不誠實的惡性循環中,因為一個謊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圓謊。游玉燕園長提醒,當孩子犯錯,不要急著指責孩子,應該靜下心了解孩子「為何要這樣做」,傾聽孩子的想法並討論可行的做法;而不是讓他擔心被責罵而寧願說謊。當孩子能勇於面對錯誤,自然能養成誠實的品格。

5.注重細節

游玉燕園長指出,「一個人是否可取得卓越成就,取決於他能不能將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做好」。當孩子能把不起眼的小事做到完美,表示他有細膩的心思,懂得注重細節,那麼,當他處理大事也無需擔心,因為不怕因忽略小事而導致嚴重失敗。從鴻海總裁郭台銘經常把「魔鬼藏在細節裡」掛在嘴邊,就知注重細節非常重要。

她建議,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後,父母不忘提醒他回頭再看看,欣賞自己完成時的美好,有時也可能發現不足之處需要再做加強,如:孩子有時抽了衛生紙就走,並未發現衛生紙已掉滿地,平日培養孩子注重細節的習慣,避免不經意的閃失而誤事!


給孩子最美的祝福

游玉燕園長任職的園所辦30週年慶的活動時,有畢業的孩子回來分享成長經驗,孩子說,「三民是一個做夢也會笑的地方」,因為三民的老師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她表示,從小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他會把美好的記憶在心中,未來遇到挫折,這將是一份最美的祝福,陪他衝破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