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身體檢查篇
4小時內.新生兒身體檢查
當新生兒誕生,首先會進行第一次的身體檢查,內容包含「理學檢查」和「神經學檢查」;前者是評估整體身體狀況,從心臟、肺臟等各個器官去評估是否有先天性的異常或危急的身體狀況,後者則是測試新生兒原始反射部分,以了解其神經發展的概況。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立儀表示,這項檢查是初步了解新生兒生理的穩定性,能夠幫助及早掌握問題,以決定後續要採取一般或特殊的照護、治療方式。
‧檢查花費:公費,新生兒必接受的例行檢查。
‧檢查方式:觸診、聽診。
‧檢查部位:全身,頭部、身體(正面和背面)、四肢等。
‧檢查人員:小兒科醫師檢查,護理師則是協助、聯繫與記錄。
‧檢查目的:確認新生兒離開母體後,呼吸是否穩定,以確認可進行一般照護或還需進一步特殊檢查;及早了解寶寶身體狀況,方能決定後續療程。
‧檢查預備:小兒科醫師和護理師,在進入嬰兒室進行新生兒相關檢查前,都要先戴上口罩、穿上隔離衣,頭髮較長者應先綁好,並且確實做好手部清潔工作。
理學檢查流程
1.讓寶寶安穩平躺,先聽診,聽心雜音、呼吸是否有囉音等。
2.觀察新生兒整體狀況,如呼吸(胸廓起伏)、活動力、膚色、皮疹(粟粒疹、黃色丘疹、毒性紅斑)、斑或痣(蒙古斑、血管瘤斑等)、唇色等。
3.開始觸診。首先是頭部,醫師會先注意是否有產傷,如自然產寶寶的頭部被產道擠壓而造成頭皮水腫,通常毋須治療,之後會自然消失。其他產傷如頭皮血腫(頭上可摸到柔軟突起,起因於頭骨和骨膜間的出血,會自然消失)、帽狀腱膜下出血(發生在帽狀腱膜層與骨膜層之間,可能有併發症),醫師也會仔細檢查以確認。
4.接著,儘量在寶寶安靜狀態下,檢查囟門(頭骨交接處開口)是否柔軟、凹陷或膨起,這些可做為初步了解新生兒生理狀態的依據。
5.檢查眼睛,兩眼距離是否過寬、結膜是否有出血;雖然新生兒視野窄小,但可稍微觀察一下他的視線狀況。
6.檢查耳朵,觀察形狀、位置,是否有小耳或低耳位的狀況。
7.檢查口腔,如是否唇裂、顎裂等狀況。
8.檢查脖子,觀察是否能自由活動,有沒有斜頸、蹼狀頸、鎖骨骨折的問題,其中鎖骨骨折是常見的產傷狀況。
9.檢查胸部,觀察兩邊是否對稱、胸骨突出或凹陷與否、呼吸狀況等。
10.檢查腹部,確認是否有腹脹、腫塊等異常問題。
11.檢查四肢,觀察手部是否有缺指、斷掌、多指等,足部是否有足內翻、畸形足等,可提供醫師做為後續相關處置或治療的依據。
12.檢查髖關節,讓嬰兒仰躺且彎曲兩側髖關節至90度,醫師雙手扶著其雙腳離開床面,觀察兩邊膝蓋高度;接著,將大腿向兩側外張,觀察兩邊的外張角度,感覺髖關節的穩定度;藉此觀察髖關節是否有發育不良的問題。通常到寶寶4個月大,會持續檢查,以便於發現問題能及早治療。
13.檢查生殖器和肛門,觀察男生的陰莖、尿道和睪丸(如陰囊腫大、隱睪症等),以及女生的陰蒂、陰唇形狀和大小。
14.將寶寶翻身,檢查脊椎(神經構造),是否有腫塊、不正常膨出或凹陷等異常狀況。
15.基本測量,頭圍、身長、體溫,通常第一次檢查會先量肛溫(順便觀察肛門狀況),之後大多量耳溫。
入院&出院的手續辦理
‧入院手續
新光醫院嬰兒室護理長李昭暉表示,當新生兒出生、確定入院所在地點後,家長就需辦理入院手續;入院後,新生兒就會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全新病歷,開始記載從出生一直到出院的所有醫療照護記錄。
以新光醫院的入院手續為例,則是家長應備妥新生兒父母的身分證、填妥入院同意書,交給住院處正式登錄,再透過資訊傳遞到病歷課,就會將新生兒的病歷送至入住的單位。
另外,護理師會向家長做嬰兒室或加護病房環境的介紹(包括親子同室、探嬰、餵奶室、探訪時間、聯絡方式及身分識別等),以及隨時依母、嬰需求不限時間及次數的哺餵母乳政策。
‧出院手續
以新光醫院為例,先由小兒科醫師檢查,確認新生兒無特殊異常狀況後並開立出院醫囑,待家長結完帳,護理師會與家長共同核對新生兒手腳圈與產婦身分確認,並交付家長「卡介苗接種敬告家長書」、《兒童健康手冊》、臍帶護理包、餵奶杯、新生兒個人寫真紀念照,一併交由產婦或家屬帶回。
神經學檢查過程
通常是藉檢查觀察「原始反射」,即簡易檢視新生兒的「基本神經發展」狀況,但更高功能的神經發展等等,有待後續的追蹤與觀察。
1.抓握反射,當物體接觸新生兒的手掌和腳掌,手自然會握住碰觸的物體、腳也會往內捲曲。
2.驚嚇反射,醫師雙手托抱住新生兒,突然讓他的身體整個往下墜落,寶寶的雙手臂會往上舉起、開展,手掌也會張開,整個背部也會挺直,然後手臂彎曲,好像被嚇到,並且通常都會大哭。
3.尋根反射,用指尖輕碰觸一邊臉頰、嘴角,新生兒會張口並轉向被碰觸那一方。
4.吸吮反射,手指稍微放入新生兒口中,寶寶自然會出現吸吮的動作。(各家醫院執行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會帶醫療手套進行,但前提都是手部會先確實清潔)
其他反射動作
其他還有「踏步」和「不對稱頸部張力」兩種反射。對此,蔡立儀醫師表示,不一定所有寶寶都會進行這兩項反射檢查,主因在於並非每位新生兒都能被誘發而做出反射,且能否做出不完全代表寶寶是否有神經發展問題。
產房內的新生兒照護
李昭暉護理長說明,產房內,護理師會先在新生兒處理檯上布置一處無菌區;等到出生並由婦產科醫師剪斷臍帶後,便安置新生兒在已做輻射加溫的處理檯上,以無菌浴巾迅速擦乾新生兒身體,減少其體熱的喪失。
在決定進一步的照護方式前,會先在產房內陸續進行以下護理與檢查。
1.暢通呼吸:
護理師協助新生兒採仰臥姿並適度抬高頸部,維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以抽痰設備清除新生兒口、鼻分泌物。
2.氧氣、身體刺激:
視需要給予刺激以誘發有效呼吸或執行相關急救處理。身體刺激包括輕拍打腳掌、足底、摩擦背部引發新生兒啼哭。
3.臍帶護理:
檢查臍帶血管數目是否正常(2條動脈、1條靜脈)、有無臍帶剪斷面滲血,必要時用雙臍夾固定。然後在距離臍根部1.5~2.5公分處夾上臍夾,以臍剪在臍夾上0.5公分處剪斷多餘臍帶,再以75%酒精消毒臍斷面及臍根部。
4.身體清潔:
以橄欖油輕拭新生兒身體的胎脂及血漬,同時注意外觀有無異常,如多指(趾)、併指(趾)、胎記、皮膚完整性等。
5.身體評估:
清潔後便會測量身長、頭圍、胸圍、體溫,觀察新生兒大、小便自解狀況,評估1分鐘及5分鐘的APGAR Score。
6.身分識別:
為新生兒戴上辨識身分用的手圈及腳圈,通常會以顏色區分性別(如男生藍色,女生粉紅色)。圈上須註明母親姓名、新生兒性別、出生日期、時間,然後於病歷上蓋新生兒的足印及母親拇指印。
7.早期親子關係建立:
協助母親(及父親)執行新生兒識別。做法為在母嬰狀況許可下,於產檯執行親子肌膚接觸及母乳哺餵,拍照留念。過程中護理師會嚴密觀察母嬰狀況,加強親子保暖措施。
8.轉送:
最後,親子肌膚接觸結束,依新生兒情況以嬰兒推床或保溫箱,轉送至嬰兒室或小兒加護病房,並測量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