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國健署指定11種先天代謝異常疾病須進行篩檢,提供部分補助,且已建立完整診斷與治療流程。多數寶寶結果正常,通常篩檢中心不會個別通知,建議家長自行上網查詢。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若不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將導致死亡或後遺症;希望透過篩檢及早發現,儘早接受手術的矯正治療(危急型先天心臟病都需要在一個月內接受手術矯正)。

滿48小時.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篩檢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項目眾多,而國健署指定11種疾病須進行新生兒篩檢,提供部分補助,且已建立完整的診斷與治療流程。一般會先徵求家長同意,再讓滿48小時或哺乳滿24小時的新生兒接受檢測;篩檢中心收到檢體後,至少需7個工作天,初檢結果報告才會出來。蔡立儀醫師表示,多數寶寶的篩檢結果正常,通常篩檢中心不會個別通知,建議家長可自行上相關網站查詢。

‧檢查花費:自費,國民健康署訂定為550元;另,針對一般新生兒提供部分補助200元(個案出生至採血不得超過30天,且父母有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家長需自付檢驗費350元及採集機構行政費用或相關材料費70元。如果是列案低收入戶或居住於山地、離島或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出生的新生兒,國健署每案全額補助檢驗費用550元,而家長仍需自付採集機構行政費用或相關材料費。

‧檢查方式:採腳跟血,送至三大篩檢中心(台大醫院新生兒篩檢室、台北病理中心及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檢驗。

‧檢查部位:了解新生兒的體內代謝系統相關狀況。

‧檢查人員:小兒科醫師依醫囑進行足跟血採集,護理師則確認後登錄。

‧檢查目的:希望能早期偵測到寶寶是否可能罹患先天代謝異常疾病,以便及早治療,減少病症對於身體或智能的傷害。

新生兒篩檢採血步驟

1.出生滿48小時或哺乳滿24小時就能篩檢;首先讓寶寶穩定平躺。

2.穩穩抓住寶寶腳跟,觀察是否有感染、瘀青等現象。

3.以酒精棉片擦拭腳跟,等待酒精揮發。

4.以手掌及拇指圍住腳跟,採用穿刺針垂直且迅速、深入地扎下去。

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5.手掌和拇指稍用力、鬆緊交錯擠捏腳掌,擠出的第一滴血先以消毒乾棉球擦拭,然後再擠出一滴血。

6.把毛細管放在扎針的地方,讓血液充滿管中。

7.接著再繼續取樣,約需3~5支毛細管。

8.完成後,以消毒乾棉球壓住扎針處止血,直到不再出血為止,並在腳跟的扎針處貼上OK繃。

9.將毛細管一一垂直立在濾紙的正面,輕塗在檢體的圓圈內。

10.依照規定,至少要填滿4個圓圈,但通常會塗滿6個圓圈。

11.等待血片陰乾後,寄至篩檢中心。

其他自費項目

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

這是一種免疫功能異常的疾病,起因於T淋巴球的數量或功能缺陷所導致。罹患此病的新生兒會因此缺乏免疫功能,容易引起細菌、病毒或黴菌感染,如未能及時治療,大多在出生一年內死亡。透過新生兒篩檢,可讓寶寶被早期診斷與治療,獲得恢復健康的機會。

卡介苗接種前先篩檢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蔡立儀醫師表示,此篩檢並不在國健署的指定費用補助項目,但仍建議新生兒若有接受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篩檢,在接種卡介苗之前,確認篩檢結果無異常,再接受卡介苗接種;而疾病管制署建議家長,最遲應讓新生兒在滿一個月時,合併施打卡介苗和B型肝炎疫苗第二劑。

篩檢方法

基本上,寶寶不需要再被多採血液檢體,即可從血片中TREC(T細胞受體刪除環)的數量,去推估體內T淋巴球的數量。

滿24~36小時.新生兒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篩檢

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有十多種,如左心發育不全症、大動脈轉位、三尖瓣閉鎖等;罹患疾病的寶寶很多是在出院返家後,才出現缺氧發黑發紫的症狀,延遲就醫的時間。蔡立儀醫師表示,若不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將導致死亡或後遺症;希望透過篩檢及早發現,儘早接受手術的矯正治療(危急型先天心臟病都需要在一個月內接受手術矯正)。

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檢查花費:凡於台北市26家特約醫療機構出生的新生兒,將免費提供脈衝式血氧飽和度檢測(含新光醫院)。若在台北市非特約醫療院所出生的新生兒或設籍本市的新生兒(父或母其中一方設籍本市皆可)於外縣市醫療院所出生者,家長於出生7日內只要持《兒童健康手冊》及出生證明,於週一至週五上午9~11時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即可免費接受篩檢。

‧檢查方式:以脈衝血氧濃度儀及其感測器,檢測新生兒的血氧飽和度。

‧檢查部位:上肢和下肢的血液氧氣濃度。

‧檢查人員:醫療人員。

‧檢查目的:透過觀察上下肢的血氧濃度,初步了解新生兒體內的血流循環狀況,以確定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診斷評估、後續的醫療處置或治療。

血氧檢測步驟

1.將脈衝血氧濃度儀的感測器,先緊密地繫在寶寶的下肢,進行測量;約10~15分鐘,儀器螢幕會顯示心跳和血氧飽和度,等數值穩定後再記錄。

2.拆掉下肢的感測器,然後再緊密地繫在寶寶的上肢,進行測量;約10~15分鐘,儀器螢幕會顯示心跳和血氧飽和度,等數值穩定後再記錄。

3.對照數值,通常上下肢的血氧濃度分別都在95%以上代表沒問題。如果低於此數值,或上下肢的差異大於3%,則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探索6大新生兒檢查:先天代謝異常與心臟病篩檢篇

4.後續檢查如聽診確認心雜音、心臟超音波檢查等,視診斷評估而定。

並非每種心臟問題都可被篩檢出

依國際間經驗約25%的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無法藉此檢出。因此通過篩檢,並不代表寶寶絕對不會有任何心臟問題,建議家長務必持續觀察寶寶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無論是否接受或通過新生兒危急型先天性心臟病篩檢,仍應從日常生活來觀察寶寶的行為及發展是否有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