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精選孕婦最在意的10件事-3

精選孕婦最在意的10件事-3

外型變化 隨著孕期週數的增加,孕婦的外型變化愈來愈明顯,面對這番孕味,的確讓部分孕婦覺得自己有如龐然大物,不過,若能藉由精心的打扮,也是能讓自己看來不那麼腫,而且擁有更好的心情。

文章目錄

A:因為懷孕的關係,整個人像大了一號似的,怎樣才能讓自己的體態不會那麼臃腫,活動不會那麼遲鈍?

本來知道懷孕時,瑞瑀整個人感到很興奮,可是看到肚皮一天天地隆起,乳房也出現腫脹感,就覺得自己好像「大隻佬」,行動愈來愈不方便,穿衣服更是對瑞瑀的一大考驗,既不想穿寬大的孕婦裝,卻也不知該怎麼穿比較好?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懷孕的確會讓外型改變,通常懷孕七、八個月時開始有水腫的現象,到後期更是不腫也難,瑞瑀並不需要覺得難過!不過,若能控制體重使之慢慢地增加,並且避免吃重鹹的食物,有助減少水腫的症狀。另外,有的媽媽很會打扮,藉由較為貼身的衣物搭配褲裝,讓自己看起來「不像孕婦」,瑞瑀不妨試試看,但要注意挑選純棉材質、彈性好的衣物,穿起來舒服、漂亮,相信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B:膚色變得粗糙,也容易出現斑點,感覺人都變醜了,有方法讓自己氣色好一點?

懷孕前的素英,最自豪的就是擁有吹彈可破的白皙肌膚,可是現在的素英卻飽受皮膚粗糙、暗沉之苦,她好希望在孕期也能擁有一臉好氣色,不知道是否該塗抹一些特別的保養品?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請素英放心,孕期容易有皮膚粗糙、黑色素沉澱的問題,產後多會不藥而癒,但在孕期要做好清潔、保濕與防曬的保養工作,選擇有品質的保養品,不要使用含有A酸或來路不明的保養品,避免造成對胎兒的不良影響。萬一孕媽咪感到皮膚很癢或長出疹子,千萬不要一直抓,小心抓出傷口並造成感染,建議請產檢醫師確認狀況,適時開立可舒緩症狀的藥膏塗抹,若有其他問題則安排轉診皮膚科。至於妊娠紋,因與遺傳有關,保養時盡力就好,別太過強求。

C:隨著週數增加,要挺著愈來愈大的肚子,負擔真的很重!無形中讓肩腰背產生壓力而令人感到痠痛,走一走就想要坐下來休息,是否有緩解方式呢?

只要看到佳音的肚子,無人不驚呼「好大喔」!也因此,佳音習慣以雙手撐著腰部,身體也往後傾斜,只是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讓佳音經常覺得全身痠痛。還好老公會幫她按摩,但還有其他緩解痠痛的方法嗎?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孕期體內因黃體素分泌量增加,使得骨架被撐開、骨盆被撐大,的確是讓孕媽咪易有腰痠背痛的感覺,但請佳音注意(或請家人幫忙觀察)自己平常是否有不良的姿勢,如翹腿或站立時身體歪一邊,這樣也會加重不適感,避免錯誤姿勢有助改善痠痛。若佳音習慣以手托腹,不如改用托腹帶固定肚子,減少對腰椎過分施力而達到護腰的效果。至於按摩,適用於手腳肩膀,至於腰部最好以熱敷方式,但時間不宜太長。

保持好心情‧笑看孕期種種變化

林珍如醫師提醒孕媽咪,面對孕期的種種外型變化,千萬不要一直覺得自己變醜了,而是試著調整心態,讓自己抱持正面想法,看待這些過渡時期的變化,畢竟人生又不是一直都維持在懷孕階段。她建議:
‧有空多去外面走走,看看過往路人,看看其他孕婦的打扮方式,覺得不錯的也可模仿。
‧找同為孕婦的朋友,一起分享心情。
‧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有助減少不適感,增加情緒的穩定度。

工作狀況

懷有身孕的職場女性,除了要承受原先的工作壓力外,還要面對懷孕為生理與心理所帶來的種種轉變,辛苦程度不可言喻,然而,在職場充滿高度競爭的狀況下,卻不能因懷孕而疏忽了工作品質與人際關係喔!

A:剛得知懷孕六週了,但公司正處於人力吃緊的時候,該如何讓主管與同仁知道自己懷孕了?

得知自己懷孕不久的Bella一心想儘快讓主管知道,於是利用一起吃午飯時,向直屬主管說出自己有孕一事,主管先是有點驚訝,還是道了聲恭喜,看得出來主管很擔心之後人力調派的事,但Bella允諾,「我會盡力做好我該做的事」,希望能減少主管的擔憂……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如果在體力能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建議Bella待懷孕滿三個月時再主動告知主管,主要是透過這段期間先了解自己的孕期的狀況,再去評估在工作是否需要額外的協助,例如調整工時。如果身體狀況一切正常,就無需要求太多特權,避免造成其他同事的負擔。
雖然很多人會有「盡力不影響工作」的想法,但礙於懷孕會為生理、心理及精神帶來變化,因此,要完全不受影響並不容易,準媽咪不妨先想想「現有工作可能受影響的層面」為何,如同部門或跨部門的運作,屆時向主管報告懷孕一事時,也能一併提供未來人力調度上的建議,代表對工作和主管的尊重。

B:雖然醫院有夜診,可是想找的產檢醫師只在白天有門診,該怎麼請假才不會耽誤工作?

朋友介紹一位口碑不錯的醫師給思琳,思琳也打算就讓該醫師產檢,可是這位醫師只在白天有門診,這樣產檢就得要另外請假了。思琳心想:平常連請個病假都得看主管的臉色,何況是事假,還好自己有年假可用,不然,就麻煩了!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雖然利用年假進行產檢沒有問題,但為避免造成部門困擾,建議思琳要請假去產檢時,還是得先主動了解部門工作狀況,並與主管建立「請假默契」,避免在工作量最多的時候,因個人請假而增加其他人的工作量。懷孕的思琳一定會希望大家能多體諒她,但思琳也應多體諒其他同仁,萬一當產檢日期與工作有衝突時,不妨折衷一下,如在可能的範圍內更改產檢日期,或儘可能把工作完成到某一段落再去產檢,以減少同事的負擔,相信這樣做,思琳請假時不致有工作未完成的心理負擔,而同仁也能看到思琳依舊顧及公事的用心,而願意多以同理心看待懷孕的思琳。

C:有時孕婦在工作上難免力不從心,該如何讓主管同事「多一點的體恤」?

同事和主管都還未婚,所以,很難了解瑜芳當孕婦的辛苦,尤其行動愈來愈不方便,記憶力好像也不比以前,但主管在工作上的要求卻從未放鬆過,同事好像也在看笑話一般,讓瑜芳的壓力好大,可是又不得不繼續工作……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瑜芳身處在一群未有懷孕經驗的同事中,的確容易感到孤單,瑜芳當然希望主管或同事能夠多體諒她是孕婦,卻不宜因此要求「特權」。建議瑜芳要先努力學會照顧自己,並且不致造成他人困擾的情況下,以「漸進式」的技巧讓同事知道孕婦需要哪些協助?如用午休或是下班空檔分享超音波照片的方式讓同仁了解胎兒的狀況,同時透露孕婦會面臨哪些問題,而不是一開口就是要求協助。瑜芳也可在吃點心時主動將食物與同仁分享,讓大家對於懷孕一事感到好奇而願意多了解自己的狀況,並適時伸出援手,畢竟,當瑜芳休產假時,需要更多同事的幫忙,早一點釋出誠意,增進彼此的互動,而不要讓其他同事產生「只想佔便宜」的誤解。

休產假前‧該如何安排工作交接?

張旭嵐指出,在休產假前做好工作交接很重要!她建議應掌握以下原則:
‧在主管的協助下,了解誰將是你的職務代理人,慢慢建立工作默契。
‧事前應做足準備,不只將工作內容建檔,也應及早整理出紙本的工作清單,儘可能讓代理人清楚工作內容與檔案秩序。
‧以塊狀方式交接工作,而不是個別單一事件。
‧請假前的最後一個月,任何案子的處理過程都必須知會代理人與主管,如以電子文件溝通時不忘將副本寄給相關人士。

孕產權益

雖然「性別平等工作法」與「勞基法」保障了就業女性的權利,不再因懷孕與育兒而受到不平等待遇,然而,這樣的權益是否真正落實在每一家公司行號呢?萬一自己因權益受損,該怎麼辦呢?

A:才告知主管「我懷孕了」的訊息不久,就被資遣了,不免懷疑遭受「懷孕歧視」,這時應怎麼做以保障個人工作權益?

最近,公司的營運狀況並不理想,已傳出要裁員的風聲,怡筠擔心已懷孕的自己可能受到「懷孕歧視」而在裁員名單之列,非常需要工作的怡筠不知自己該怎麼辦才好?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大部分的公司會遵守相關法令,避免發生「懷孕歧視」的爭議,但難免有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因彈性空間小而未能依法行事,不免衍生糾紛。提醒怡筠,因文化背景使然,國人多以「情理法」為處事原則,如果真的想繼續留在原公司工作,最好先與主管進行「善意的溝通」,如凸顯自身的能力價值與對公司的貢獻度等,當「動之以情、訴之以理」都無效後,才考慮使用最後的手段──透過法律解決,當雇傭雙方無法自行達成協議時,當事人可向當地縣市政府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申訴。

B:生育補助金是依照勞保投保金額多寡給付,但聽說公司是用較低的薪資申報,該如何保障個人權益呢?

恩真跟同事聊天,無意中得知公司申報勞保投保金額時,為了節省成本而以多報少,正值懷孕的恩真很擔心,這樣會影響日後請領生育補助金的權益,公司負責此業務的是老闆娘,恩真很想衝去找老闆娘理論,為自己爭權益……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因生育補助給付金額是以「分娩或早產當月起前6個月(含當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若雇主以多報少的確影響給付金額,但請恩真不要衝動,不妨先向公司其他懷孕過同事打聽,了解公司是否有其他補償方式?或是與業務負責人溝通,對其暗示維護個人權益的想法,萬一真的溝通無效,再考慮向勞委會申訴以保障個人權益。提醒恩真,平日應養成收集薪資單的習慣,必要時好做為爭取權益的證據。

C:再過不久就是預產期,但公司卻因經營不善而倒閉,這樣還能領得到生育補助金嗎?


已在A公司服務12年的巧恩,好不容易懷孕了,眼看再過兩個月,就可藉著產假好好休息,誰知突然聽到公司要解散的壞消息,巧恩非常緊張自己沒了工作,就不具勞保資格,這是否也意味著自己「領不到生育補助金」?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請巧恩不要難過,依規定:「勞保退保前確定被保險人懷孕,並符合下列資格:參加保險滿280日後分娩,或參加保險滿181日後早產,都可在分娩或早產當日起2年內請領生育給付」。簡單來說,巧恩還是具有請領生育給付的資格。
但巧恩申請時,因該公司已解散,須於申請書上「投保單位證明欄」內說明,即可自行申請,但該公司如有欠繳勞保費,被保險人應繳部分之保險費如已扣繳或繳納於投保單位者,須再檢附繳交保險費之相關證明文件(如薪資單),經勞保局查明屬實者,仍得依規定領取生育給付。

平日應習慣收集薪資證明‧以備不時之需
由於生育補助給付金額與每月投保薪資有關,但究竟所服務的公司是否符合勞基法申報規定:一是按月向勞保局繳交勞保費,二是依實際薪資申報投保金額,張旭嵐提醒:
‧平日養成收集薪資證明的習慣,證明自己有按月被公司扣除勞保費。
‧了解「勞工保險投保薪資,是由投保單位按被保險人之月薪資總額,依照『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的規定,申報投保的薪資」。
‧可向勞委會查詢個人投保資料,查詢方式可參考勞委會官網:http://www.bli.gov.tw/sub.aspx?a=lsnxVtMaDfw%3d

休閒活動

即使是孕婦,最好也養成每天動一動的習慣!適度的運動可享有多種好處,如讓肌肉緊實,使體態看起來較為優美,也能消耗過多的熱量,並增加腸道蠕動等;而利用閒暇從事休閒活動,有助放鬆心情,對孕期健康大有幫助!

A:孕婦適合做運動嗎?運動量與強度該如何拿捏?如果孕前沒有特別運動習慣,又該怎麼做呢?

原本就不愛運動的蘊彩,得知自己懷孕後,更加懶得動。但最近聽朋友說,為了日後好生產,建議蘊彩參加孕婦瑜伽課程。雖然蘊彩覺得心動,但一想到瑜伽的動作就不敢貿然參加,她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較適合孕婦從事的運動?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孕婦若有運動的習慣,對孕期健康有加分效果,如消耗熱量、讓肌肉緊實、增加腸道蠕動以幫助消化,同時,可使心情感到愉快。如果孕婦先前即有運動習慣,孕期可視自身能力繼續從事該項運動,如瑜伽、游泳等,但最好還是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運動;反之,像Cindy先前並未有運動習慣,則不建議於孕期從事陌生的運動。只要蘊彩能養成每天散步半小時的習慣,也是能達到運動的效果。但請蘊彩注意散步時的安全,步道的路面應平穩、不滑,以確保自身安全。

B:孕婦從事休閒活動有益身心健康,但需要把握哪些原則才不會容易發生意外?

雖然挺著大肚子,Amanda依舊喜歡利用閒暇時到處走走玩玩,有一天,她突發奇想,想去武陵農場看楓紅美景,老公勸已經懷孕36週的Amanda別跑太遠了,可是醉心楓紅的Amanda仍執意要去……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懷孕期間,Amanda仍有高度的興致從事休閒活動,相信Amanda的身心一定是處於最佳狀態!但要提醒Amanda,從事休閒活動時,不宜去過於偏遠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尤其距離預產期不遠時,萬一突然出現狀況又無法順利就醫時,將增加母胎面臨危險的風險度。而活動本身則要避免危險性與刺激性,特別是有高血壓等特殊狀況的孕婦,更不宜從事刺激性活動。當然,行程安排不要太趕,而讓孕婦感到勞累,也才能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

C:想趁孩子出生前,出國走走,把握最後的二人世界,但懷孕適合出國嗎?


佑卿終於跟大任結成夫妻了,很快地也有了愛情結晶。佑卿想在寶寶出生前,再去一趟新加坡重溫舊夢,但大任很擔心佑卿的身體吃不消,又不想掃興,於是夫妻倆利用產檢機會詢問產檢醫師的意見……
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珍如:大任真是個體貼的好丈夫,會替佑卿與胎兒著想。一般而言,孕婦在沒有特殊狀況下,適合於妊娠四個月到八個月的階段搭機出國旅遊,不過,應避免去衛生環境不佳、就醫不便的國家,減少染病風險與就醫困難的機會。至於航程不宜過長,如果是飛行時間太長,最好每隔一小時至兩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才不易造成下肢水腫,甚至發生靜脈栓塞的危險;而安全帶一定要繫上,若嫌太緊,可調整長度,繫於下腹部近恥骨處,千萬不要怕不舒服而鬆開安全帶。建議大任幫佑卿安排靠近走道的座位,好方便佑卿不時要上廁所的需求。

出門在外,小心憋出問題……

林珍如醫師指出,孕婦愈到後期愈有頻尿的問題,然而,出門在外如廁不易,有些事情需要孕婦留意:
‧不要因為上廁所不方便,而減少喝水。
‧有尿液時儘快找地方解決,不要憋尿,而造成泌尿道感染,進而引起更多嚴重的狀況。
‧如廁後,以衛生紙由前往後擦拭,保持陰部清潔,降低細菌性感染機會。
‧通常孕婦不宜使用蹲式廁所,因蹲得下去,起來不易,萬一真的沒選擇時,一定要有人在門外陪伴,若孕婦真的無法起身時可及時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