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寶寶規劃保險.首重定期醫療險
確定懷孕後,相信不少即將為人父母者已開始為腹中的胎兒規劃未來,「什麼都想給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往往是父母的心願。不過,在心願付諸實現前,得先要確保孩子能夠健康平安成長,為此,幫孩子做好保險規劃是必要之舉!
為寶寶規劃保險很重要
孕育小生命是一件值得雀躍的事,但在感受喜悅的同時,元大人壽商品開發部協理鄭中文提醒,為人父母該開始思考養育孩子的兩大需求:一是教育,二是萬一發生問題所帶來的風險該如何承受。他說明,孩子未來讀大學或出國念書需要的教育基金,可透過有目標的長期儲蓄或投資(如以定期定額基金追求穩定成長)準備;但發生問題的風險卻是充滿不確定性,一旦發生,立刻就有迫切的需求,因此,需要可「以小換大」的保險做為保障,不讓意外的發生而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
規劃重點首重醫療險
從胎兒期起,最令父母擔心的莫過於是否有先天性疾病,不論是一出生就立即可見的疾病、很快就出現症狀的代謝疾病,或是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症狀或等長大才發病,因此,需要以醫療險做為保障的需求甚深;另外,根據健保署的統計,3歲以下的兒童就醫次數較高,因嬰幼兒的抵抗力弱,對疾病的承受力及對自身的保護能力較低,所以,容易有較高的就醫機會。
鄭中文協理表示,「綜觀從胎兒期到學齡前的孩子,應規劃醫療險做為保障。至於6歲以上,發生意外的機會有所增加,則可考慮意外傷害醫療險」。
視經濟能力依序考量
鄭中文協理指出,購買保險的種類與額度應視家庭財務狀況而定,「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應該思索如何用最少的費用買到最大的保障,以發揮保險的最大價值,C/P值最高的莫過於定期險」。面對琳瑯滿目的險種,父母該怎麼盤算呢?
他建議,視經濟能力依序購買以下險種:
1.實支實付的醫療險
即使台灣的健保制度堪稱完善,但隨著住院診斷關聯群(DRGs)制度的實施,健保不再是「花多少,付多少」的支付方式,而是改以「治療同一種疾病,不論採以何種治療方式、藥物、住院天數,就只有一種給付價格」,雖然可以此方式降低政府的負擔,但不等於降低患者的負擔,可以預見的狀況將是「愈補愈少,自費醫療的機會增加的可能性變高」,鄭中文協理指出,「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可以補健保不足」,簡單說,就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可透過實支實付的保險進行申請理賠。
健保不給付項目
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下列項目不列入保險給付範圍:
1.依其他法令應由各級政府負擔費用之醫療服務項目。
2.預防接種及其他由各級政府負擔費用之醫療服務項目。
3.藥癮治療、美容外科手術、非外傷治療性齒列矯正、預防性手術、人工協助生殖技術、變性手術。
4.成藥、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
5.指定醫師、特別護士及護理師。
6.血液。但因緊急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必要之輸血,不在此限。
7.人體試驗。
8.日間住院。但精神病照護,不在此限。
9.管灌飲食以外之膳食、病房費差額。
10.病人交通、掛號、證明文件。
11.義齒、義眼、眼鏡、助聽器、輪椅、拐杖及其他非具積極治療性之裝具。
12.其他由保險人擬訂,經健保會審議,報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診療服務及藥物。
2.定額給付的醫療險
除了治療疾病的醫療費用外,鄭中文協理提醒,因疾病所衍生的醫療照護需求不容小覷,如為了照顧生病住院的孩子,父母必須請假,扣除的薪資勢必對家庭經濟造成不小的衝擊,再加上往返醫院的交通費用及其他雜費支出,相信會是一筆可觀的費用。他說,「定額給付的住院醫療險,是依照投保額度及住院天數,每天給付一定金額,以此可降低工作損失及相關花費對於家庭經濟所造成的影響程度」。
鄭中文協理補充,在預算的考量下,日額型的醫療險應比定額手術險優先,實支實付的醫療險補健保下的手術差額應該是足夠。
醫療險類型說明與申請理賠必備文件
通常醫療保險分為「實支實付型」與「定額給付型」。一般而言,完整的醫療險保障應是以「實支實付型」搭配「定額給付型」,因為「實支實付型」可補健保不給付的缺口;「定額給付型」則可支付因住院造成的工作損失或額外花費,如看護費等。
3.癌症險
放眼當前的環境安全,潛藏不少危險因子,以最近受到重視的大腸直腸癌為例,連續高居十大癌症之首已達六年,罹癌人數逐年增加,對照黑心油猖獗行之有年,很難不讓人懷疑兩者有所關聯。
當然,癌症不是成人的專利,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二十多年來的資料統計,在台灣地區年齡小於15歲的兒童中,每年約有550名左右罹患癌症。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不再是絕症,但讓人感到無助的卻是治療癌症的龐大費用,鄭中文協理建議,如果經濟許可,不妨可考慮為孩子加買癌症險,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治療癌症的藥物多需要自費,以此可補健保的不足」。
10大常見兒童癌症
依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多年統計,十大常見的兒童癌症如下:
1.白血病。
2.腦瘤。
3.惡性淋巴瘤。
4.神經母細胞瘤。
5.生殖細胞腫瘤。
6.惡性骨肉瘤。
7.軟組織惡性腫瘤。
8.威爾姆氏腫瘤。
9.惡性肝腫瘤。
10.視網膜母細胞瘤。
4.殘扶險
鄭中文協理解釋,保戶在保險期間,若因為意外或疾病,發生1到6級殘廢,即可按等級、依比率並按月領取「殘廢生活扶助保險金」,可以費用解決意外、生病引發的各種殘廢照護費用。
或許有人會想小孩子怎麼會跟殘廢扯上關係?有些是先天性疾病造成嬰幼兒長期臥床、殘障,有些則是意外。以重癱的嘉義女童珣珣為例,就是因3歲時發生車禍意外導致全身癱瘓,且有99%脊椎受損,全身上下只有頭部能轉動。經治療並加上堅韌的生命力,珣珣從全身只有眼睛能動,到能搖頭、抬手,展現令人驚訝的生命奇蹟。然而,不難想見的是,珣珣所需的醫療費及照顧費,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多麼沉重的負擔。如果有殘扶險可轉嫁此類風險,多少可減輕父母的負擔。
他補充,關於孩子先天性的疾病,可考慮在孕期購買「胎兒險」以轉嫁風險,保單提供多項「特定重大殘疾」的保障,出生後,只要符合保單所列項目,包括:多項特定的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代謝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耳聾及失明等皆在保障範圍內,另外,並有生存保險金的設計,更將腦性麻痺以及重大燒燙傷納入理賠。
此產品的保費分六年繳納,提供12年保障。鄭中文協理表示,此一保單的優勢在於,寶寶出生後,若經診斷確定罹患特定重大殘疾之一者,可領取「特定重大殘疾保險金」,給付最高以保險金額為限;若沒有申請理賠,第7年至12年起,年年領回每年所繳保費,「父母可把還本保費轉做孩子的教育基金」。
5.意外傷害保險
前文所提的醫療險主要是針對「住院」才有給付,不過,嬰幼兒成長過程難免出現如碰撞、摔傷等意外狀況,上小學之後,發生意外的機會更是高,鄭中文協理指出,「因意外所受的傷害,若情況不嚴重,僅需門診處理時,就能以意外醫療險的理賠金額支付相關費用」。
例如孩子跑跳常有跌倒、扭傷情況發生,雖然不致嚴重到要住院,但往往也需要幾次的門診治療,每一次的掛號費、藥費加起來也是一筆費用,在完成治療後,可透過意外傷害保險的實支實付得到理賠。
量力而為做好基本保障
鄭中文協理提醒,「父母都想給寶寶完善的保障,但想要不等於需要,應視自身經濟狀況評估有多少預算可購買保險,不需要一次買足,先做好基本保障,再慢慢調整保單內容」。他認為,在不考慮壽險的狀況下,一年為孩子規劃前文所述的定期險,總保費預算約15,000元到20,000元,已能提供孩子相當足夠的保障。
至於國人習慣購買的壽險,由於政府保險法第107條規定「未滿15歲兒童身故,一律沒有理賠身故保險金,投保的壽險或意外險部分,僅加計利息退還已繳保費」,鄭中文協理建議,若行有餘力,從小買也無妨,但仍應以醫療險為主;待14歲再增加壽險,「保額不必太多,以基本保額搭配定期壽險」即可,孩子未來的保險規劃再由他自己決定。他提醒,購買保險時,最好附加「豁免保險費附約」,即使繳納保費的要保人,不幸意外身故而未能繼續繳交保費時,子女的保單契約權益依然持續有效。
寶寶購買保險Q&A
為寶寶購買保險,父母會有哪些疑問呢?本文針對常見疑問提出說明:
Q1.什麼時候可為寶寶買保險?
中國人壽保險業務員張慧宜表示,通常只要幫寶寶取好名字並完成戶口申報,取得身分證字號,即可購買保險(也不要忘記完成健保投保並申請健保IC卡)。她提醒,「有意為孩子購買保險的孕婦,最好在生產前就有屬意的保險產品,只待完成戶口申報,就可進行購買保險的程序」。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在產前有精神和時間多看多比較,避免月子期間根本無暇處理,拖延投保的時間;二是有些疾病並非一開始就會被檢查出,或是等到兩三歲後才發病,保險買得早,一旦保單生效,這些疾病多能在承保範圍內,否則等到確認有某些疾病後才想要投保,不是遭到拒保,就是舊有疾病遭到保險公司除外,日後不予理賠或須加費才能投保。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保前,寶寶若有消化道疾病(如新生兒常見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或泌尿道感染等病史的話,可能被保險公司要求延期承保或將某些疾病除外,她解釋,「延期承保就是投保時間必須往後延,少則3個月,多則一兩年;某些先天性重大疾病甚至是終身不能投保」,換言之,愈晚幫寶寶投保,將增加自身承擔風險的時間;早點投保,則可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張慧宜補充,由於決定幫寶寶投保的人多半是媽媽,常常順勢成為寶寶保單的「要保人」,不過,她建議,若媽媽沒有固定收入或收入沒有爸爸高,甚至是家庭主婦的話,最好還是讓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爸爸成為「要保人」,因為一旦要付錢的要保人不幸意外身故、意外殘廢,甚至得到重大疾病(如癌症),而未能繼續繳交保費時,在「豁免保險費附約」的保障下,子女的保單契約權益依然持續有效。但如果「要保人」是媽媽,而媽媽又是跟爸爸拿錢付保費,那麼,當爸爸發生前述狀況,即使媽媽沒了經濟來源,仍面臨要按時付保費的窘境。
Q2.早產兒可以買保險嗎?
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對於「早產」的定義,是指「週數大於20週,小於37週;生產體重大於500公克,小於2,500公克」,但張慧宜指出,每一家保險公司對於承保早產兒的出生週數與體重規定不盡相同,加上每一個早產兒的狀況不一樣,還需要保險公司的核保人員加以評估,再決定承保與否。
不過,投保時,至少需要檢附寶寶的《兒童健康手冊》,她解釋,兒童健康手冊上記載寶寶的健檢紀錄,從生長曲線可了解寶寶的成長情形、有無發展遲緩的狀況,或是醫師有無其他加註意見,只要經過保險公司的評估,早產兒也是可以投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