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嬰幼兒手語.培養媽媽寶寶好默契

嬰幼兒手語.培養媽媽寶寶好默契

總是不懂寶寶的娃娃語讓爸爸媽媽好煩惱,本期專訪臺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理事長,介紹您寶寶專屬的嬰幼兒手語,讓寶貝跟媽咪溝通無障礙,輕鬆培養好默契。

嬰幼兒手語起源

在還不會說話前,寶寶唯一的語言是哭泣,透過哭泣表達需求,能讓爸爸媽媽得以回應,然而,隨著月齡增加,寶寶的需求也變得多樣化,哭泣的語言逐漸顯得太單一,爸爸媽媽有時並無法理解寶寶的實際需求,因此,美國學者從西元1960年開始,投入研究並開發一系列的嬰幼兒手語,不但獲得美國父母的廣大迴響,台灣也於2006年正式引進,並於2012年依台灣家庭的教養文化與生活習慣,結合台灣的自然手語進行改良,讓這套嬰幼兒手語能更適合台灣的媽媽寶寶學習使用。

國際手語與各國手語

何謂嬰幼兒手語

為因應生活經驗與國情的不同,手語在使用上又可分為世界各地通用的國際手語與各國手語,以台灣手語為例,稱謂有伯伯、叔叔、舅舅之分,但美國的手語則統一以Uncle來表示。台灣手語同時也是僅次於國際手語最易懂易學的手語。

何謂嬰幼兒手語

透過簡化台灣自然手語的方式,教寶寶以簡單並容易做出的的手勢來表達,即為寶寶手語,臺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黃小珊老師(小3老師)表示,寶寶從一出生,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用手語與寶寶互動,讓他對於手勢的表達可以提前熟悉與記憶,依小3老師於課堂中的觀察,寶寶若從6個月大開始學習嬰幼兒手語,約2~3個月會逐漸有所回饋,而若寶寶11個月後才接觸嬰幼兒手語,則有機會立即理解並應用所學習到的手語與爸媽互動。

幫助口語發展

有些媽媽會擔心,若在寶寶學會說話前先學習打手語是否會影響寶寶的口語發展,然而研究發現,無論是打手語或口語表達,刺激的都是大腦處理語言的區域,即左腦中間的Broca區與Wernicke區域,屬於語言能力的範疇,而非進行肢體或體能動作時所刺激的右腦(知覺與空間)部位,同時也發現,學習手語就像是學習另一種語言,不但不會影響口語表達的學習能力,反而還會促進寶寶語言學習的發展。

小3老師指出,幫助寶寶語言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予他大量而豐富的語言經驗,教導寶寶使用手語的父母,因為有更多機會可以跟寶寶互動,並且相信寶寶會表達需求,無形中更願意花時間傾聽與關注寶寶,也更容易對寶寶說更多的話來引導他們表達,進而給予寶寶充分的語言學習經驗,此外,手語加上母語的學習,類似雙語效應,可讓寶寶對於語彙的概念更清晰,研究也發現,雙語環境的寶寶,未來在思考與解決問題時會更有彈性、語言與智力發展也都優於只使用單一語言的寶寶。

掌握契機.寶寶輕鬆學

掌握契機‧寶寶輕鬆學

爸爸媽媽會發現,誇張的動作與表情很容易引起寶寶的注意,因此手語的學習加上口語的引導,其實很容易吸引寶寶的目光,小3老師建議,爸爸媽媽可在寶寶有需求、想表達的時候,或是透過寶寶喜歡的物品與遊戲,來進行手語的教導,例如:寶寶想喝奶、吃東西的時候,搭配「吃吃」、「好吃」的手語;玩捉迷藏時,加上「沒有了」的手語,或是看到小狗時,打出「狗狗」的手語。

對寶寶的好處

社會發展

小3老師舉例,當寶寶想去公園,以哭泣表達需求,若媽媽不懂也猜測不出來時,寶寶可能因為需求不被理解而感到遭受挫折,反之,若寶寶打出「溜滑梯」的手語,媽媽會立即知道孩子想去公園,且媽媽的理解與回應,會讓寶寶覺得被傾聽,從而避免父母的無助猜測與寶寶的挫折經驗。

因此,當寶寶的表達容易被父母理解,爸爸媽媽的及時回應能讓寶寶獲得更多的正向關注,不但有助親子溝通,更能強化寶寶的安全感、建立安全依附關係,同時讓寶寶更願意表達且更有自信,父母也更容易引導寶寶學習正確的人際互動。

身體與動作發展

寶寶的動作發展,剛開始是從籠統地使用五根手指,再慢慢分化成五根手指靈活運用,一般寶寶的精細動作經驗,會較侷限在大姆指和食指,手語的動作讓寶寶有機會注意發現五根手指的變化運用並嘗試做出動作,當寶寶為了表達需求,更頻繁地使用手部精細動作,並培養手眼協調能力時,即有助於大腦進行感覺的統合。

語言發展

手語的學習能幫助寶寶以多元的方式溝通,並增進口語字彙的發展,例如:當寶寶看到小狗,學習到「狗狗」的手語時,由於大腦過於類化的原因,他下次看到貓咪(同樣是四隻腳踩在地上的動物)也會打出「狗狗」的手語,這時,媽媽就有機會藉此教導寶寶新的單字「貓咪」(同時打出「貓咪」的手語),因此,相較於還不會說話也不會手語的寶寶,不但增加了更多的機會認識字彙,同時也容易對繪本中的插畫有共鳴並打出手勢,而增加寶寶對閱讀的興趣。

情緒穩定

情緒穩定

若寶寶的需求能夠每次都被理解,哭泣的表達方式與負面情緒就會大量減少,此外,寶寶也會藉由表達情緒來自我調節,小3老師表示,例如:通常寶寶感到害怕時,可能會有退怯反應或直接大哭,失去與新事物進一步接觸溝通的機會,而懂得手語表達的寶寶,便會透過拍拍自己胸口來表達情緒讓媽媽知道,並尋求安慰,或當寶寶急著想吃東西時,透過表示「等一等」的表達,經大腦發出指令打出手語動作的當下,等於進行了自我調節,就容易因此冷靜下來。此外,老師也認為,隨著每次被傾聽的經驗增加,寶寶會逐漸學習傾聽別人,也較容易於日後發展出同理心。

認知能力

通常當寶寶的口語能力開始發展、親子間可以彼此溝通後,孩子的學習會有相當程度的大躍進,因此,還不會說話的寶寶若學會以手語表達溝通,在認知上,對週遭事物與生活常識的概念學習也會提前發展,且打手語時,因為需專注於視覺與手部動作,對寶寶專注力的提升,也有相當助益。

對照顧者的好處

教導寶寶學會手語的表達,不但能減少因為不懂孩子需求而造成的育兒挫折,還能建立育兒的信心,當母嬰默契一旦建立,親子關係不但更穩固、帶養孩子也更輕鬆,小3老師分享,當她女兒學會寶寶手語,不再選擇以哭泣方式表達需求時,她即使獨力帶著孩子出門,都能感到從容自在,也能享受與孩子間互動的樂趣與成就感。

手語教學注意事項

1.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1.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有些媽媽在教寶寶手語時,會求好心切希望寶寶趕快學會,例如:努力地要寶寶專心學習或複習今天學習到的單字,然而,媽媽急切的情緒訊號,透過聲音語調或動作上的傳遞,容易不自覺就造成孩子的壓力,小3老師提醒,在自然、愉快的環境下,才能讓寶寶樂於學習,反之,則可能造成寶寶對手語學習的反感。

2.不要要求「表演」

手語是互動語言,應言而有信,當寶寶學會嬰幼兒手語,父母有時免不了感到以孩子為傲,但為避免破壞與寶寶之間的信賴關係,請寶寶打了「香蕉」的手語就應該給他香蕉吃。

3.尊重寶寶的表達

教導過程中,有時媽媽心急會抓著寶寶的手,做出「正確」動作,然而,即便是大人,都不太願意被抓著手進行活動,小3老師提醒,父母應該要尊重寶寶的不精確動作與表達意願,手語的學習用意在於溝通與培養親子間的默契,如果寶寶打出的手語不正確,但媽媽能夠理解,就不需要打斷孩子,也不需要糾正他,以避免造成寶寶的挫折感。

4.不要不說話

使用手語的目的在引導寶寶口語發展,所以教導過程中務必配合口語,因為沒有聽力障礙的寶寶,在沒有口語引導的方式下學習打手語,不但無助於手語的學習,還可能讓寶寶不了解媽媽的意圖而感到疑惑。

嬰幼兒手語介紹

1.吃吃:手指尖合起,往嘴唇輕觸。

2.好吃:手掌張開置於臉頰。

3.幫忙:一手比出讚,另一手掌拍拍豎起的大姆指

4.沒有了:手指尖張合數次,表示沒有了。

5.怕怕:以手輕拍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