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Q&A】口腔期發展,對寶寶的影響?
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口腔期進程.影響手眼協調
聽聞0~2歲是嬰兒口腔期,父母應關注哪些發展?(新北/采星)
口腔期進程‧影響手眼協調
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
3個月前:尋乳
新生兒時期,當寶寶的臉頰或嘴角被觸碰時,會產生自然的「尋乳反射」動作,或是本能地會尋找周邊可以啃咬的物品(如包巾等),這可說是最初明顯的口腔動作。哺餵母乳,就是對寶寶最佳的口腔刺激,「滿足」寶寶「口腹之欲」。
3個月:嘴巴閉合
寶寶因為要喝奶,所以自然學會吸吮的動作。大約在3個月大左右,當不喝奶時,寶寶的嘴巴較能呈現閉合的狀態。
4~9個月:舌頭活動
寶寶4~6個月大前後,口腔的發展進展到舌頭和臉頰部分。大約在4個月之後,寶寶舌頭能夠上下活動;6個月大時,舌頭能夠左右轉動;8~9個月左右,舌頭能夠左右移動。這些動作,與寶寶的「咀嚼」息息相關,而這項功能大約在1歲左右發展完備。
6個月~2歲:下巴開合狀態
寶寶6個月大,下巴的發展狀態比較穩定;7~8個月左右,寶寶下巴能做些半開合動作,且知道如何收下巴,因此父母可慢慢地讓寶寶練習使用鴨嘴杯喝水;到了1歲半~2歲,再開始使用一般的杯子練習。
手眼協調對口腔期的幫助
寶寶3個月大後,口腔敏感度高,會開始吸吮手指、腳趾;而想進階到此,代表寶寶須先具備手眼協調能力。
一旦能力養成,父母可增加相關刺激,促進發展進程,如:讓寶寶眼睛能注意到的物品,並持續注視,進一步以手碰觸,放入口中探索。唯父母需跟在身旁,隨時應變。
【媽媽寶寶小編幫你問】
妳的問題就是《媽媽寶寶》最關心的問題,希望能解決讀者懷孕、生產、育兒等相關疑惑,《媽媽寶寶》編輯群將替您的問題詢問專業的醫師及護理人員幫妳解答,歡迎來信提問。來信請寄104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1樓「媽媽寶寶雜誌編輯部」;或E-mail至媽媽寶寶編輯部信箱mombaby@mombab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