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全透視.產前產後掌握5大要點:適用對象
隨著剖腹產的醫療技術日益精進,麻醉安全的提升,已讓剖腹產成為可有效控管風險的生產方式,如果最終決定採取剖腹生產,請在術前做好萬全準備,產後注重調養,讓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計畫剖腹產適應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所列出「剖腹產的適應症」,高達20項。萬芳醫院產房暨病房主任王樂明表示,多數的適應症可透過例行產檢評估確認,除了請孕婦進行母體和胎兒的健康管理,也同時做好剖腹產的評估與準備。
胎位不正
胎位,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位置狀態。愈接近預產期,胎兒應逐漸轉為「頭下腳上」的標準胎位,胎頭靠近母體恥骨處、臉朝下,生產時頭部能先從子宮出來而順產;如果發生臀位(頭上臀下)、足位、橫位(肩膀或手在最低處),即是「胎位不正」,若是選擇自然產,將可能發生難產。王樂明醫師表示,大約至32週後胎位會固定,但有時候可能胎位會多變(特別是第二胎以上的孕婦),最後幾次產檢若仍胎位不正,就必須採取剖腹生產。
子癇前症
子癇前症,是高危險妊娠的疾病之一。王樂明醫師表示,如果產婦有高血壓合併尿蛋白(呈一價以上)或下肢水腫症狀,就會被確定罹患子癇前症。此外,全身性水腫、視力模糊、抽筋等,都是罹患此疾病更加嚴重的徵狀。
想了解自身是否有罹患子癇前症的可能,王樂明醫師說,須透過例行產檢觀察、追蹤,才能確診。此症對母體和胎兒的傷害很大,不但易促使內臟功能失調、水腫壓迫視神經、抽筋、胎盤血流不足、誘發胎盤剝離,更會使胎盤對胎兒的養分供應出問題,導致發育不良、胎死腹中、早產等高風險問題發生。因此,如果孕期不能穩定控制子癇前症,必要時,醫師將採取剖腹產以及時挽救母胎性命。
前置胎盤
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胎兒長大促使子宮逐漸擴大,胎盤位置會慢慢往子宮頂部方向上升;如果胎盤仍在低處且蓋在子宮頸內口,就會被確診為「前置胎盤」,且依蓋住位置和範圍又分為完全性(完全蓋住)、部分性(部分蓋住)、邊緣性(蓋住邊緣部分)和低位性(未蓋住子宮頸內口,是位於子宮下段且離子宮頸內口很近)等四種形態,其中,發生完全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盤者最危險,必須剖腹生產。
王樂明醫師表示,有前置胎盤的產婦不但有較高的產前出血機率,且一旦有子宮頸擴張的變化,將促使胎盤發生出血,危害母體與胎兒。因此,透過例行產檢,能提早得知產婦是否有前置胎盤,以及早做好剖腹產的準備。
曾做過子宮相關手術.建議剖腹產
如果產婦先前曾經接受子宮相關手術,如前一胎是剖腹產或摘除子宮肌瘤,由於這類產婦的子宮曾有傷口,縫合處較薄、較脆弱,在面對子宮劇烈收縮的壓力下,發生子宮破裂的危險將比一般產婦來得高,因此,多建議採取剖腹生產。
緊急剖腹產適應症
有些剖腹產適應症無法先前預知,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結果(例如胎兒心音窘迫或產程遲滯等),甚至難以事先預防,只能仰賴產科醫師的專業判斷。此外,有些並未列在適應症項目中卻屬於特殊狀況,而必須採取剖腹生產,建議與產科醫師保持良好溝通,以確保母胎安全。
胎兒窘迫.產前出血
當胎兒在子宮內缺氧而可能危及生命時,就代表發生胎兒窘迫狀況,包括胎盤功能不足、胎盤早期剝離等,都是可能造成的原因。王樂明醫師表示,自然產待產時,會以胎兒監視器掌握胎兒狀況,如果發現胎兒心跳速度減慢、頻率下降,必須立即接受緊急剖腹產,期使母胎均安。
另外,如果在懷孕28週至分娩前發生陰道出血狀況,稱為「產前出血」;王樂明醫師提醒產婦要多留意,一發現出血就要儘快就醫。造成產前出血的原因很多,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宮破裂等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引起出血性休克、急性腎衰竭等,都會對母胎造成傷害,產科醫師將採取緊急剖腹產,以及時讓胎兒娩出。
產程遲滯
產程是指從陣痛開始,到子宮頸口擴張,可使胎兒通過陰道娩出與胎盤娩出的過程,如果待產時間太久就可能是產程遲滯。王樂明醫師表示,通常是自然產的產程拖得太久,因擔心胎兒發生窘迫狀況,而改成剖腹生產方式。原則上,初產婦的生產時間會比經產婦長,因此,醫師會根據產婦生產胎次、子宮收縮頻率、子宮頸擴張程度、胎頭下降速度、整體產程時間等因素,評估產婦是否有產程遲滯,而需改以剖腹方式生產。
胎盤早期剝離
生產過程中,娩出步驟為胎兒先娩出,然後,胎盤才會剝離娩出;如果發生胎盤早期剝離,因為胎盤與子宮的連結先被切斷,胎兒就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嚴重時,將發生窘迫狀況。王樂明醫師說,非常劇烈且密集的子宮收縮(陣痛)、陰道出血等,都是胎盤早期剝離時的可能徵兆;倘若剝離程度嚴重,可能影響產婦體內的凝血機制,加速大量出血的狀況,將會導致產婦休克、衰竭、胎死腹中等。
因此,一旦經醫師確診為胎盤早期剝離,且已有失血過多、產婦或胎兒生命跡象不穩,都須採取緊急剖腹產及大量輸血,以控制出血狀況,及時挽救母子生命健康。
特殊狀況需剖腹產
大多數的剖腹產診斷與執行依據,幾乎是以衛福部所標示「剖腹產的適應症」為基準。不過,王樂明醫師表示,若產婦狀況特殊,且經確診也會採取剖腹生產,例如曾發生車禍而傷及骨盆腔,擔憂自然產可能對骨盆腔造成二度傷害,另外的常見狀況如下:
.心血管問題:產婦心臟功能不佳,無法全身用力,或一用力就會造成壓迫不適。
.脊椎問題:因椎間盤突出而動過脊椎手術,可能影響脊椎到下肢的伸展與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