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家有小小科學家:準備篇

家有小小科學家:準備篇

親子一同參與實作,成效事半功倍。帶孩子進行科學實驗前,家長一定要選擇適當的實驗、準備齊全的材料、熟悉實驗的步驟等,才能有效引導孩子進入科學的世界。

操作科學實驗.準備工作不能少

選擇適合的實驗

選擇適合的實驗

家長在選擇實驗時,必須依照孩子的理解力、定力及興趣,挑選或設計適合孩子操作的實驗。陳雅琴主任建議,實驗本身要有一點難度,又不能消磨孩子的成就感,有些孩子會因為多次失敗而感到沮喪或氣餒,就再也不想嘗試新的做法,但一、兩次的失敗經驗,對孩子來說是有幫助的,從失敗中找出錯誤的步驟或問題,並以更加警慎的態度進行。

準備材料

幫孩子準備實驗的材料,可取材於日常隨手可得的物品,或是一般常見的現象,除了取得與操作方便以外,儘量與生活相關並增添材料的多元性,而材料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易碎物品要挑選強化的品質,讓孩子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實作。

引導孩子

因為大人們已社會化且想法也漸漸僵化,就像說故事給孩子聽時,大多只是照著書上唸,但孩子可能會改變內容變成新的故事,這就是引導孩子嘗試創造的行動,要適時地讓孩子有發表的機會。引導孩子做實驗,一定要有完善的環境,家長也要事先做好功課,並抱持著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新事物的觀念。帶孩子做實驗,不只是保護孩子不受傷,而是要給孩子新的刺激,家長不要因為怕孩子受傷或弄髒,就不給孩子探索的機會,若孩子在安全的小台階上下跳動,許多家長會因為怕孩子跌倒就立刻制止,其實這樣的動作可以刺激孩子的平衡,並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能訓練孩子流暢思考的能力,一旦被禁止了,孩子活動的機會也少,甚至有感覺統合不良的問題,家長應該用開放的態度,接受孩子所表達的,再從這些行為中引導孩子。

讓孩子做記錄

其實讓孩子做實驗記錄並非難事,無論是用畫的、寫的、拍照、錄音等,只要依照習慣、孩子喜歡或方便記錄的方式都可以,若年紀小一點的孩子,還無法透過口語或文字來記錄,就可以用圖畫或拍照的方式進行記錄,每一次做完實驗,就鼓勵孩子用他的方式來呈現自己學到的事物,不僅能加深印象,還是一個很棒的成長紀實。

就像栽種植物並記錄其生長,也是科學觀察的一種,可以用畫圖或拍照的方式來記錄,也可以在植栽旁放置長尺,準備可愛的小貼紙,用貼紙來記錄每天成長的高度,這都是幫助孩子做記錄的方法。

科學家名言

伽利略:「科學的真理,不應從已蒙著灰塵的古代聖賢書上找,而該在實驗中,並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尋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