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胎兒治療‧給小生命一個機會
過去,一旦胎兒被檢查出異常,多半的結局是父母選擇終止妊娠,不然,就是等出生後再治療,但小生命是否能等到出生或接受治療,誰也不知道。面對這樣的結果,總令產科醫師深感無奈,而父母的難過更是無語問蒼天。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很多醫療問題已不再讓醫師束手無策,對父母而言,更是給了一個讓小生命活下去的希望!
國際間治療多樣化
經常參加國際性研討會議的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震宇指出,「比起先進國家,台灣在子宮內胎兒治療的發展相對保守,事實上,在先進國家,可以實施治療的範圍相當多樣化,每一次參加會議都有新的發展」。究竟治療範圍有多廣呢?他舉例如下:
˙胎兒鏡雷射電燒手術治療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
˙胎兒支架引流手術治療胎兒肺積水或泌尿道阻塞
˙子宮內輸血治療胎兒貧血
˙胎兒鏡氣球阻塞氣管治療胎兒先天性橫膈膜疝氣
˙切開子宮治療胎兒骶尾骨腫瘤
˙經胎兒鏡或切開子宮修補胎兒脊髓脊膜膨出
˙氣球撐開術治療胎兒主動脈或肺動脈窄縮
陳震宇醫師指出,「子宮內胎兒治療是針對結構性異常的胎兒,給予子宮內治療手術」。以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為例,胎兒因先天性橫膈膜缺損,導致腹部的器官如胃、小腸移入胸腔,因而壓迫到肺臟及心臟,容易引起呼吸窘迫,甚至死亡。通常的處理方式為產婦生產時,新生兒科醫師在一旁待命,當寶寶出生後,趕在第一時間予以插管,以避免吞入空氣,而使腸子膨脹,進而擠壓心肺,且在進行手術前,給予特別的新生兒加護照顧,期使度過危機。「若能在妊娠期間接受胎兒鏡氣球阻塞氣管的治療,可減少因壓迫造成肺部發育不全的併發症,增加新生兒存活的機會」。簡單而言,就是有結構性異常的胎兒不需等到出生後才治療,部分疾病在子宮內即可接受治療,不僅增加胎兒的存活機會,也對預後的治療品質有所助益。
胎內治療利器‧胎兒鏡
因為有了胎兒鏡的發明,讓產科醫師執行子宮內治療如虎添翼。胎兒鏡不只具有診斷功能,更可發揮治療功能。這是利用管鏡約2mm的內視鏡進入子宮腔內,在內視鏡的管徑內可合併其他器械,如雷射探針、鑷子等進行外科治療。陳震宇醫師表示,「在孕婦肚皮上注射麻醉針劑,切開1個大小約3mm的小洞,將胎兒鏡放入胎盤內,即可針對胎兒的問題給予處理」。
治療項目介紹
陳震宇醫師表示,目前國內提供胎兒治療的醫院並不多,「廣義來說,針對羊水不足採取灌注生理食鹽水,若過多則給予引流的處理方式,也算是子宮內胎兒治療。整體而言,適合接受胎內治療的疾病從輕微到嚴重的都有」。
他以任職的馬偕醫院為例,說明當前提供的治療項目如下:
胎兒鏡雷射電燒手術
同卵雙胞胎約有10%〜15%的機會出現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因為雙胞胎彼此的胎盤有血管相通,造成其中一胎兒的血液輸送到另一胎兒,兩者間失去平衡。供給血液的那一方會出現羊水過少及胎兒較小的現象;接受血液的那一方則會出現羊水過多及胎兒水腫的現象。一旦症狀發生,胎兒死亡率可達9成,即使存活的胎兒也有一半的機會出現神經學上異常的表現。他指出,「目前最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在胎兒鏡下利用雷射電燒將胎盤間血管相通的地方阻斷,以提高胎兒的存活率,並減少其神經學的併發症」。
胎兒支架引流手術
胎兒肺積水或肋膜積水,使液體或乳麋聚積在胎兒的肋膜腔,嚴重時可能合併胎兒水腫、腹水及羊水過多,造成胎兒肺部壓迫而發育不全,增加新生兒死亡率。另外,胎兒泌尿道阻塞會造成膀胱擴張、輸尿管擴張和水腎,嚴重時會導致胎兒腎臟功能受損。如今,這兩種問題現在都可在產前施行胎兒支架引流術,他表示,「於超音波下置放雙頭螺旋的支架,將胎兒肺部或膀胱中的液體引流至羊膜腔中,減少肺部或腎臟的壓迫,進而降低新生兒的併發症」。
子宮內輸血
胎兒因為病毒感染或某些原因造成血紅素過低,導致胎兒貧血,此時,超音波下胎兒的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會異常上升,胎心音監測器可能出現鋸齒狀波形。陳震宇醫師指出,「專精胎內治療的產科醫師可在超音波的監測下,將適量血液注入臍靜脈或胎兒腹膜,甚至心臟中,增加胎兒的血紅素及延長其在子宮內生長的時間,以減少早產的併發症」。
他提醒,不同問題的胎內治療有適合施行時間,胎兒鏡雷射電燒手術適合在妊娠17至26週;胎兒支架引流手術在34至36週之前;子宮內輸血則是看狀況,隨時檢查出問題可隨時進行治療。
雖有風險‧但做就有機會
陳震宇醫師表示,以胎兒鏡進行胎內治療,與其他治療一樣,都存在可能失敗或引起併發症的風險,「大約有5%〜10%的破水機會及可能的併發症,但是不做的話,小生命可能就此bye bye」,他進一步指出,當檢查出胎兒有結構異常時,若適用於胎內治療,孕婦不妨考慮選擇接受治療,好處包括:延長在子宮內的時間,減少早產的機會,也能避免因結構異常而影響了發育情況,「胎兒貧血會影響其在子宮內的發育,嚴重時,可能會死亡」,再來就是寶寶出生時可減少併發症,並讓預後的狀況變好。
他表示,過去還未學習胎內治療時,碰到懷孕21週有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的案例,只能建議孕婦轉去他院接受治療,不過,該名孕婦因已有2個寶寶而選擇放棄治療;如今,他有能力以胎兒鏡雷射電燒手術處理這類問題,讓一名懷有雙胞胎的孕婦在20週左右接受治療,34週時因破水而提早生產,看到寶寶順利出生,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陳震宇醫師強調,「胎內治療的意義在於有機會讓胎兒在產前可接受更好的醫療」,特別在少子化、產婦高齡化的時候,甚至須借助人工生殖有增多趨勢,給得來不易的小生命多一個治療機會,更能顯示胎內治療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