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VS.現代 剖析懷孕20大禁忌:場所篇
因懷孕而須特別注意的禁忌場所,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但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有些禁忌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但是傳統上的禁忌也是其來有自,而且有許多還深植在老一輩長者的觀念裡。
1.醫院探病不能去?
傳統說法
許多長輩都禁止孕媽咪探病的行為,在傳統習俗上,探病除了可能會感染到病患身上的病菌外,醫院是一個經常有生死交替的場所,不僅有嬰兒出生,也有病患死亡,所以容易動到胎氣,甚至容易讓「不乾淨」的東西附在身上,造成流產或胎兒不健康的說法,而孕媽咪不可探病的禁忌,至今依舊存在。
現代觀點
以現代醫學及科學的角度來看,孕媽咪若有探病需求,須確保自身的安全衛生。由於醫院或診所是公共場所,進出的人數很多,也是病毒及細菌最多的地方,各種大大小小的病菌都可能在這裡出現,若孕媽咪的抵抗力較差,被病菌感染的風險較大,老一輩的人為了有效勸阻孕媽咪前往醫院探病,所以才出現了這種禁忌說法,以避免孕媽咪因為探病而感染病菌,進而影響胎兒健康,畢竟孕育著新生命,一定要減少孕媽咪生病的可能。
探病切記戴口罩
若孕媽咪要到醫院或診所探病,為了自身及胎兒的健康,一定要記得戴上口罩,探完病也請將雙手洗淨,減少感染機會。
2.孕婦不入寺廟?
傳統說法
由於傳統中國文化普遍較男尊女卑,女性能執行的事情、能進入的場合都比較受限。女性之所以會懷孕是因為曾進行性行為,性行為被視為不潔的,而神明、法會及各種宗教儀式都是崇高的,所以孕婦不能接近或參與,否則就是褻瀆神祉、冒犯神明。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怕孕婦誤入陰廟,影響了胎氣。
現代觀點
因為風俗民情的轉變,有許多禁忌漸漸消失,孕婦不入寺廟的傳統也逐漸式微,但寺廟仍然是人潮多的公共場所,可能會出現推擠碰撞的現象,對孕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風險。另外,有些人的體質敏感,較易被寺廟裡的神像或圖像所影響,引起不小的情緒起伏,也不利於胎兒生長,若孕婦吸入線香的煙霧則容易嗆到、暈眩或嘔吐感,因此也要儘量避免出入寺廟。
參拜建議
樹德科技大學王崇禮教授建議,孕婦可以試試到大廟求護身符保身,除了安全外,也有保胎的作用,但一定要求到有聖杯才有效,對於孕婦來說,多一份謹慎總是比較好的。
3.喪葬場合須避免?
傳統說法
以前的婦女只要身懷六甲,總是特別引人注意,因為肚子裡有一個小生命,所以一旦不幸地發生流產,就會開始被問去過哪裡、做過什麼事?而答案大多數都是去過一些平常人不會去的地方,如喪葬場所,因此,經過長時間的統計、追溯及歸納,就產生了孕婦不能出入喪葬場合的禁忌。因喪葬場合的氣氛較低迷,往往會讓孕婦產生不好的念頭,甚至為此鬱鬱寡歡,造成心理過度的壓力。另外也有沖煞的說法,若孕婦吃了喪葬用的祭品、看到封棺、使用喪家毛巾等,都有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夭折。
現代觀點
依照現代人對於孕婦是否能出入喪葬場合的觀點看來,除了親戚或至親的朋友外,大多還是儘量以不參加為主,王崇禮老師提醒,孕婦確實不宜參加喪禮、告別式、送葬及非必要性的喪葬儀式,因為這些地方及場合都是屬於氣場較陰的場所,若孕婦本身的運勢很差,就容易出事,但運勢強時,就傷不了自身,但我們很難得知自己究竟是強運還是弱運,所以還是儘量避免。由於喪葬的流程難免較久,在長時間處於身心緊繃的情況下,的確是會造成孕婦的身心理有一定程度的壓力,一旦孕婦的壓力持續過大,就會間接對胎兒有不良的影響,若非得參與,孕婦也該自行斟酌時間長短。
4.婚宴場合「喜沖喜」不吉利?
傳統說法
以傳統角度而言,孕婦不能接觸喜慶活動,因為兩件喜事碰在一起,是無法將兩者相加的,還可能以喜沖喜,由於新娘神當天最大,若兩者接觸,新娘神有可能會嚇到胎神,對新娘及孕婦都沒有好處。孕婦也不能接觸婚宴的新人物品,如新人床、花轎、喜餅、嫁妝等,而迎娶、送親等事務也同樣不能執行。而不能以喜沖喜的觀念,還延伸到了孕婦不能參加壽宴、入厝宴、滿月酒或其他慶祝的酒會,習俗上,孕婦幾乎不參與外界的活動,大多以養胎為主,若能避免參與就儘量不出現在婚宴場合。
現代觀點
王崇禮老師提到,因為現代人對於喜沖喜的觀念越來越淡薄,也許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婚禮儀式傳入的影響,大多是以中西合璧的方式進行,所以大部分的人也都可以接受孕婦來參加婚宴。一般而言,只要懷孕滿四個月後就可以參加了,若還是有所疑慮,就儘量不要和新娘有太過於近距離的接觸或者面對面,也可以迴避敬酒或吃下喜糖等,但為了尊重新人家族的習俗與長輩的顧忌,還是建議在出席前詢問並確認,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讓兩件好事蒙上不必要的陰影。但對於孕婦來說,出入公共場合,最重要的還是注意衛生與安全。
婚喪喜慶的飲食
婚宴及喪禮上的食物可能擺放時間較長,若是溫度過高的天氣,更容易使食物變質,甚至腐敗,建議孕婦進食前多注意食物的保鮮度,若無法把握身體能負荷,就避免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