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寶寶可能「發展遲緩」? 密切觀察+善用資源.減少對未來的影響

寶寶可能「發展遲緩」? 密切觀察+善用資源.減少對未來的影響

隨著寶寶日漸長大,生理狀況也會變得更成熟,認知、行為等也成長得更完備,但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需要長時間且依階段性而漸進發展。反過來看,如果已經到了某一個階段,但寶寶的生理、行為等卻沒有跟著成長到相符合的狀態,則不排除有發展遲緩的可能,建議儘快就診檢查為佳。

Part 1 認識發展遲緩

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法規,對於發展遲緩的相關描述如下:「指未滿6歲之兒童,因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因素,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自理能力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者顯著遲緩,且其障礙類別無法確定者。前項所定發展遲緩,其鑑定依兒童發展及養育環境評估等資料,綜合研判之。」

馬偕醫院小兒科臨床心理師李佩珠說明,與同年齡相比,在眾多發展項目中,只要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性)的進展速度、成熟速度和品質等遲緩、落後,就可能是「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5類型

綜合各大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相關資料,歸納出常見的發展遲緩類型有五種:

認知

指的是認知能力問題,如孩子對人事物、概念、邏輯的認識、記憶、理解和表達等,與同齡者相較明顯遲緩;可能的狀況有:智能障礙、發展性學習障礙、腦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語言

指的是孩童在語言理解、語言表達能力等溝通方面,比起同齡者有明顯的偏差或遲緩現象,導致溝通困難;例如聲音障礙、口吃、構音異常等等都是。

身體

指的是兒童生理發展沒有達到該年齡應有的發展指標,可能的狀況如:知覺障礙、感官障礙、動作障礙等;以動作來觀察,又可分為粗動作和細動作的發展。

社會情緒

指的是心理方面的狀況,促使外在行為表現不符合目前生理年齡的應有狀態,就可能有此類發展遲緩。社會和情緒的行為,大多會受到環境或文化刺激的影響;如果兒童這方面有問題,將影響學習與活動能力。可能的狀況如:自閉症、亞斯柏格症、廣泛性發展遲緩等。

生活自理

指的是孩童是否具備與年齡相當的生活自理(如溝通、人際互動、情緒、行為、人格特質等層面)與環境適應(在不同情境中)能力。如果沒有,則可能有發展遲緩或障礙的狀況。

寶寶可能「發展遲緩」? 密切觀察+善用資源‧減少對未來的影響

推測導致遲緩的可能原因

李佩珠心理師表示,據目前研究,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機率約低於10%;部分可推測並確定導致遲緩的可能原因,但大多數問題仍無法找出確切原因。

雖然很難找到主要病因,但初步可先從「先天」與「後天」的角度切入,試著歸納出可能造成發展遲緩的種種因素。

先天

主要來自於遺傳,如唐氏症、透納氏症候群、威廉氏症候群、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等,或某些先天性的損傷,如聽覺或視覺病變等。因為這些先天性症狀使寶寶的生理異常,進而影響發展進程。

後天

與平日生長環境(尤其是家庭)密切相關,如易發生意外的空間、生活於含有毒物質的區域附近、不利的文化環境(教養方式偏差、缺乏生活刺激與經驗)、生病(如久病影響生心理)等,任何一點都可能促使發展遲緩。

可透過標準檢核表密切觀察

近年來大力推廣的「早期療育」,就是結合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社會福利等專業領域資源,希望能為發展遲緩的孩子多盡點心力。因此,如果能在寶寶愈小的時候,察覺到可能的異狀,儘快讓早期療育介入,不但有助於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甚至幫助開發其潛能,降低遲緩對未來造成障礙的機會。

兒童健康手冊&線上資源

李佩珠心理師建議,家長將寶寶狀態記錄在《兒童健康手冊》家長記錄事項,再透過健兒門診諮詢兒科醫師。而許多縣市政府衛生局等網站有線上版「兒童發展檢核表」;如「台北市早期療育服務網」針對不同月齡規劃檢核細項,能依孩子狀況對照與了解,若有疑慮,可洽詢各大醫院早療窗口或直接至兒童復健專科就醫。

保持警覺.定期追蹤

現代家長警覺性很高,甚至部分家長只要發現寶寶不對勁,就緊張地想馬上帶去就診檢查。李佩珠心理師認為,有時父母對孩子緊張,總比完全不緊張、不關心來得好些;但每個寶寶成長進程有快有慢(可能生活刺激較少、或需要的學習時間較長等),原則上,儘管孩子的部分表現一時較其他孩子發展較慢,但只要在上述檢核表可容許範圍內,都還能算在「暫時先觀察、不用急著就診」。但建議家長,在寶寶健康狀態下,其2歲以下需半年確認一次發展狀況,2歲以上則一年確認一次。

建議學齡前接受治療

如果發現寶寶可能異常,且經確診為某方面的發展遲緩,李佩珠心理師建議家長,「須儘快讓寶寶接受早期療育」,並定期追蹤;且能在學齡前(6歲內)接受完善的治療,效果最佳。

Part 2 社會資源協助

伊甸基金會苗栗服務中心主任張智于說明,整體而言,大多會透過三種方式來初步發現嬰幼兒發展遲緩的可能跡象:

1.較敏感且善觀察的家長,自行發現異狀。

2.幼兒園老師從與小朋友的平日相處中而發覺。

3.在接種疫苗當日,由相關醫護人員察覺。

接著,通常會進入相關醫療系統做較深度的檢查、確診等,並接受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療程安排。然而,除了借助醫學專業外,張智于主任表示,其實從政府相關單位到民間社福團體,也有針對可能發展遲緩的嬰幼兒提供「早期療育」(早療)的資源,有需求的家庭可依自身狀況,就近尋求協助,相當方便。

3大管道.提供完善協助

張智于主任表示,無論家中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孩子,只要家長有任何疑惑,都希望能直接求助於以下三個管道,方能獲得最新、最正確的完善協助。

政府單位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在台灣各縣市政府的社會局內,設有「早療通報轉介中心」,只要家長們有任何早療相關的疑問,都可以透過此單一窗口諮詢與尋求幫助,如可就診的醫療單位、合適的教育機構等。

民間團體

民間社福團體幾乎遍布全台,如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高雄市調色板協會等,都能提供早療相關資訊、諮詢窗口的服務。以伊甸為例,統合了完整的早療資源名單,並在各地設立服務中心,隨時都有專門的志工能給予熱忱服務。

醫療機構

根據衛福部資料,目前設立國民健康署委辦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醫院有45家。張智于主任表示,這些中心即專門針對嬰幼兒發展遲緩的狀況,提供早期療育的全方位服務(治療、課程等),必要時家長可直接聯絡、諮詢與求助。

 

多媒體資源的輔助

由於科技時代的進步,幾乎任何的資訊都能在網路上被找到,因此愈來愈多家長在產生疑問時,想到的不是馬上去醫療院所掛號或打諮詢專線,而是選擇先上網搜尋關鍵字。

張智于主任表示,目前許多負責嬰幼兒發展的相關單位,也紛紛架設精美的網站,內有豐富的知識、聯絡窗口、線上諮詢與討論區等;更進一步推出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APP程式,讓父母們隨時隨地都能觀察與記錄孩子的大小狀況,而這些累積的資料,往後在必要時甚至可做為診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伊甸:線上篩檢+發展檢測APP

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在官方網站的早療專區「慢飛天使」,除了相關資訊外,也提供「線上發展篩檢」表單供填寫,也有「篩檢示範影音」供家長檢測時參考;如果點選完所有題目,顯示出「需要進一步確認」,網頁就會跳出基本資料欄位,家長只要願意,填好資料後送出,便進入自動通報程序,後續就會持續追蹤。

另外,更推出「幼兒發展檢測APP」,題目來源以《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幼兒發展檢核」為主,可提供家長觀察寶寶成長進度及檢測發展概況。此APP免付費,匿名性與便利性高,更附有不同年齡層的專屬認知小遊戲,有助於寶寶的刺激與學習。

廣布全台的療育服務

在都會區,有需求的家長可透過醫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各縣市公辦公營或公辦民營的通報轉介中心、民間社福團體等社政機構來主動尋求幫助。社會資源看似豐富,但事實上在台灣仍分配不均,如偏鄉地區,且這些區域往往具文化不利因素(孩子缺乏基模、刺激與經驗不夠而影響發展),反而是更需要被協助的一群。

因此,張智于主任表示,目前各縣市社會局和部分民間團體會派遣社工及其相關專業人員,儘可能深入各區域探訪與了解,並提供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所需的醫療、教育與相關社會福利資源。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多年來於推行在地化的早療方面,不遺餘力。自1994年底起,開始推動「0~6歲發展遲緩兒家庭社區服務方案」;截至目前更已成立6個通報轉介中心、10個個案管理中心、25個療育服務據點,並在13個縣市中推行療育服務。

在地化的活動措施

家訪:如某些家長因個人、工作、交通等因素,無法接觸到發展遲緩、早期療育等相關資訊,社工人員會安排時間定期到宅訪視,了解實際狀況以便後續安排。

社區據點:由於並非每個偏鄉家庭都能輕易地接受到早期療育課程的安排(如可能因家裡空間小、距離市中心遠等),因此民間團體會尋找某處做為「巡迴式社區據點」,由專業人員外展定點方式,主動關懷輔導,並且提供偏鄉地區一般兒童及其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孩子有別於平常的活動設計,給予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落實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服務理念,希望能幫助家長更了解「何謂兒童發展?」如何透過有效能的親子互動,提高「居家親職教育能力」。

家長觀念很重要

目前在台灣的早期療育概況,大多數還是要先由父母有意識去發現孩子的狀況,且願意主動對外求助,後續相關的醫療與社福資源等才可能進一步介入。

張智于主任表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訂每年4月為「全國兒童篩檢月」,藉由每年多場例行兒童發展篩檢活動與到偏遠地區舉行篩檢活動,主動出擊,希望有助於家長提升自我觀念、認知,進而深入「認識」自己的孩子。相關研究顯示,3歲前為黃金治療期,主因是此時嬰幼兒的腦部發育尚未完全定型,接受療育的成效會比3歲後還要好10倍。她提醒家長,毋須擔心被標籤化的問題,只要透過管道諮詢,都能獲得妥善的幫助,畢竟「發展不能再重來」,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