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親子齊努力.快樂上學趣:引導篇

親子齊努力.快樂上學趣:引導篇

歡迎新生入學‧期待孩子成長 為了歡迎新生入學,幼兒園多會安排儀式,讓初來乍到的孩子對於新環境感到好奇有趣,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適應新環境,請父母靜心期待寶貝的成長!

為了讓剛入學的新生能夠儘快適應新環境,幼兒園多會安排迎新儀式,讓置身陌生環境的孩子並不覺孤單、無聊,願意在新環境中展開新生活。

迎新儀式親子齊努力.快樂上學趣:引導篇

幼兒園會如何引導新生愛上團體生活呢?群家幼兒園園長吳曉琳以該園所為例,說明為新生做哪些安排?首先會讓該班學生舉辦迎新會,內容包括:自我介紹、唱歡迎歌、園所提供小點心和小禮物,並且讓新生和每個小朋友握手打招呼,接著由老師帶團體遊戲(如老鷹抓小雞,或是唱歌傳球等),讓孩子融入團體中,接著就自然地帶入當天課程。

若是遇到內向的小朋友,則以該班老師個別引導(另安排由教務代理該班課程),認識園所環境,並於布偶區找尋與小朋友有共鳴的角色,贈送喜愛的小玩偶,讓孩子減低分離的寂寞感,然後,找尋適當時機帶入教室,跟大家簡單的打個招呼後,讓他坐在老師旁邊,開始上課。若是遇到兄弟姊妹同時就讀,會安排同班(選擇年紀大者)就讀。活動時,使用園所的遊戲器材,讓年紀小的小朋友逐漸個別行動,最後達成分開上課。

家長配合

吳曉琳園長指出,除了老師的引導外,也希望家長能有所配合,如每天晚上給孩子一點心理建設,給他一個值得期許的「明天」,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所以必須到學校去認識更多的新朋友,去玩更多新遊戲,這樣才能變聰明、變可愛」。

如果每天早上出門時,孩子都吵鬧不休,弄得父母手忙腳亂,「建議您不如提早一個小時起床、出門」,到了校門口,即使他哭鬧不休,還是得告訴他「媽媽(爸爸)得去上班了」,態度溫柔但語氣堅定,絕不可屈服於他的眼淚之中,一旦屈服,孩子隔天會用更強烈的哭聲絆住父母。

情緒不穩的孩子處理法

若孩子的情緒一直無法被安撫,老師一定會通知家長;讓孩子知道老師有重視到他的情緒,必要時也會請父母提早來接回家。通常經過一週的適應,孩子多漸漸適應了,但是接踵而來的是週六、週日的放假日,當兩天假日之後,週一開始上課,難免會有「假日症候群」,請父母多體諒孩子的適應過程,同時也避免讓孩子放長假,以免又要歷經一次適應期,甚至影響學習進度。

循序漸進

新生不免會遇到適應上的問題,吳曉琳園長表示,「除了請爸爸、媽媽再給孩子一點時間適應外,也要相信老師們都是受過專業課程訓練,請爸媽放心將孩子交給老師,讓老師有機會去擁抱、親近你的寶貝,讓他對老師產生信賴感與安全感」。

她說,對於年紀較小以及怕生的新生,入園最好是採取漸進式增加留園時間(如週一入園於10點接回;週二12點接回、週三下午2點接回、週四下午3點接回、週五下午4點接回),如果沒有辦法做到,也請爸爸媽媽在孩子完全適應幼兒園生活前,儘量早一點到校來接孩子,並且在回家的途中,引導孩子表達今天在學校有發生哪一些事,除了幫助孩子釋放忐忑不安的情緒外,更能提起他想與父母分享的快樂。

正式入學取代試讀

親子齊努力.快樂上學趣:引導篇

高豔芬總園長指出,有的父母會讓孩子試讀3至5天,以此判斷孩子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生活,不過,「試讀就像蜜月期,總有結束的時候,不可能一直停留,建議決心要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選擇正式入學,讓孩子真正進入團體生活,在什麼都配合規定的氛圍下,逐漸適應幼兒園」。她提醒,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請父母靜心等待,「只要孩子從不喜歡到願意接受,就是一種成果」。

幼生糾紛

父母寶貝孩子,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免關心幼兒園老師是如何解決孩子的糾紛,吳曉琳園長表示,在幼兒園裡,類似「老師,他打我」的告狀聲常常不絕於耳,的確幼兒之間大大小小的矛盾與糾紛(摩擦)接連不斷,但經過了解,無非是幼兒之間玩耍時的不小心碰撞和無心的動作而已,真正的「毆打」其實很少。尤其是小班幼兒,這種情况屢見不鮮。她指出,老師會透過以下3種方式排解幼生糾紛:

親子齊努力.快樂上學趣:引導篇1.注意觀察了解:特别是小班的孩子,還不能明辨是非,經常人云亦云,甚至會把想象與真實相混淆。所以,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了解真實的情况,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2.及時解决問题:幼兒以暫時記憶為主,如果發生的事情未及時解決,之後,幼兒容易忘記事情的經過,就失去最好的教育依據,並錯失教育機會,甚至可能造成冤枉。

3.引導幼兒自行解決問題:老師會盡力引導孩子自己解决問題,以鍛鍊幼兒解决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减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在幼兒自行解决問題時,還可同時結合禮貌行為教育,引導他們互相道歉、原諒,並學習使用「對不起」、「没關係」等禮貌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