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引產的4種狀況,可能發生在孕期任何階段,有時不得不提早告別!
(引產可能發生在孕期的任何階段。圖/shutterstock)
從懷孕到生產,若是順利的話,有如瓜熟蒂落一般,胎兒會自己決定「退房」的時間,然而在某些狀況下,必須要終止懷孕,該怎麼讓胎兒出來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芊彣指出,「在完全沒有任何產兆的情況下,以人工方式誘發產兆,以達到生產的結果,就是所謂的『引產』」。
推薦閱讀:胎死腹中常見的4個原因!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婦應隨時注意胎動
引產可能發生在孕期任何階段
陳芊彣醫師表示,「引產可能發生在孕期的任何階段,如20幾週合併胎兒重大異常或滿41週仍無產兆的狀況。與催生不同的是,催生是已出現產兆,但是強度不足以讓產程繼續前進,必須透過方法使子宮收縮加強,因此,是在妊娠後期已足月的狀態下進行」。
她補充,妊娠20週之前,稱為「流產」,不算「生產」。若是妊娠未滿12週,必須終止妊娠,須以手術方式進行;12至15週可選擇手術或以生產方式;24週出生的寶寶,可靠自己呼吸,同時以現今早產兒照護水準來說,存活率相當高,但22週以下雖是「可救」,但預後卻難以預測。
推薦閱讀:為何流產發生在我身上?自然淘汰雖常見,但醫師提醒:連續流產兩次,夫妻應接受染色體檢查
(引產可能發生在孕期的任何階段。圖/shutterstock)
考慮引產的4個狀況
1.透過產檢發現胎兒有先天異常
2.在子宮內的生長狀況不佳
3.過期妊娠
通常在滿41至42週時進行,如果有產兆,進行催生;若仍無產兆,醫師會建議產婦住院以進行引產。
4.確認已胎死腹中
一旦確定胎死腹中後,就會進行引產,避免死胎在子宮太久,使母體產生凝血功能異常的併發症。
(引產可能發生在孕期的任何階段。圖/shutterstock)
引產的生產方式
她補充,「曾接受手術的子宮在承受引產時強烈的子宮收縮較易發生破裂的危險,特別是妊娠週數多的狀況下機率更高」,如前胎剖腹產及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因此,決定終止妊娠前,產科醫師需要評估妊娠週數、胎兒大小,選擇適合剖腹產或自然產方式」。
進行引產的時間
除了胎死腹中外,該如何決定進行引產的時間呢?陳芊彣醫師表示,「母體無法繼續懷孕,否則會有危險,且影響到胎兒」,對媽媽有危險的狀況包括:
1.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
2.慢性疾病影響繼續懷孕的能力
3.感染
若孕婦因感染而引起絨毛膜羊膜炎,繼續妊娠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胎兒感染,因子宮內已不再適合胎兒居住,不得不讓胎兒提早出世。
引產使用藥物
陳芊彣醫師指出,引產通常使用兩種藥物:
1.前列腺素
「這是經陰道使用的藥物,主要作用於軟化子宮頸,並會漸漸地發揮子宮收縮的能力,以啟動子宮收縮,適用於子宮頸未軟化之產婦」。
2.催產素
「加在點滴中以靜脈注射進入體內,主要是加強子宮收縮的強度,可視情況調整劑量」,與前列腺素的不同點在於,催產素無法讓子宮頸軟化。
至於藥物效果如何,因人而異,「一般約1至2天的時間,若仍未進入產程,就需要產科醫師依狀況評估使用輔助工具,好讓子宮頸擴張」。
陳芊彣醫師補充,「輔助工具採用物理性方式誘發生產機制,如以水球置於子宮內,或用海藻棒放入子宮頸內,因吸收子宮頸的黏液而膨脹,可達到鬆軟並撐開子宮頸的目的」。
引產可能出現併發症
與自然產一樣,引產也存有風險,包括羊水栓塞。由於引產是使用藥物以啟動宮縮,常常是急劇而強烈,不同於自然發生的宮縮,她表示,「最擔心的就是子宮受到過度刺激,因藥物溶掉無法收回,若藥物反應過於強烈,可能引起子宮強烈收縮,而導致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子宮破裂,這也是說明之前有接受過子宮手術的產婦不宜引產的原因」。
此外,當子宮過度收縮而可能中斷供給氧氣給胎兒,發生胎兒窘迫,將對新生兒腦部發育與功能造成影響。萬一發生胎兒窘迫又無法立刻經陰道分娩,就必須進行剖腹生產。
還要留意的是,可能有些產婦會對藥物過敏,但臨床上,「對前列腺素過敏者甚少,對催產素過敏者,多是電解質不平衡」,產科醫師使用藥物前,都會審慎評估產婦狀況以決定適當劑量。
.胎死腹中的後續處理
以引產方式迎接小生命,雖然很折騰產婦,但看到寶寶的可愛模樣,再多的辛苦也會拋到九霄雲外。比起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對於因胎死腹中而必須以引產方式取出死胎,更令產婦倍感傷痛。
先前發生「產婦淚訴醫院醫療疏失,導致孩子胎死腹中,不滿醫護人員將小孩的遺體當做廢棄物處理」一事,究竟對於胎死腹中取出的死胎,醫院會做怎樣的處理,陳芊彣醫師表示,「通常死胎大於20週以上或胎兒遺體大於500公克,會交給家屬委請葬儀社處理;小於20週或小於500公克且家屬無意願帶回處理則留在醫院以病理性醫療廢物處理」。若委由葬儀社處理,醫護人員多會以布巾包覆遺體,為防血水滲透,還會套上塑膠袋,再裝進適當大小的盒子,才交給家屬。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流產週數不長,仍要以坐月子方式調養身體!別因一次流產失去信心,中醫師建議半年後再懷孕較佳!
.「引產」是心中藏著卻說不出的痛!作家葉楊用文字將有共同經驗的人凝聚在一起,共同療傷
.「催生」好嗎?會不會比較痛?婦產科醫師曝3種情況需考慮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