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準父母先修課.聰明駕馭產程-生產實戰篇(剖腹產)

準父母先修課.聰明駕馭產程-生產實戰篇(剖腹產)

擇日剖腹的時機 隨著醫療科技與產科照護體系的發達,為了確保懷孕或生產風險較高的準媽媽與胎兒的健康,可能需要以手術的方式生產。

剖腹產的時機

遠華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主治醫師表示,剖腹產的時機不宜太早也不能太晚,在懷孕滿37週後,最好是38週至39週。當胎兒剛滿9個月(懷孕36週以前)時,心肺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此時進行手術還太早,不過若產婦選擇手術日期已經懷孕超過40週,很可能在手術日期前就提早陣痛、破水或落紅,增加手術時的不穩定因素,對準媽媽和胎兒都不好。

去醫院的準備

剖腹產是外科手術的一種,王瑞生醫師提醒準媽媽,在進手術室之前,記得不可配戴耳環、項鍊等飾品,活動性的假牙和隱形眼鏡要拿掉,避免麻醉後誤吞或影響視力,也不建議塗指甲油及化妝,以便醫護人員觀察手術時是否有貧血、缺氧的狀況。一般來說,剖腹產可分為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若非緊急狀況或特殊合併症的孕婦,都是以半身麻醉為主。

術前須禁食8小時

雖然是半身麻醉,但麻醉後吞嚥的動作會受影響,若因麻醉產生嘔吐的副作用,產婦會無法吞嚥,可能會嗆到鼻腔或吸入氣管,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因此為了安全起見,麻醉過程當中胃裡面必須要是空的,因此在手術前8個小時,會提醒產婦禁食。當然,若是緊急剖腹則不在此限,但對產婦來說沒有空腹,手術的危險性會提高。

此外,手術前2~3小時要做術前準備

如灌腸(如已禁食或解便則不需要)、打點滴、超音波檢查、抽血、設置胎兒監視器等,並且提供術前諮詢減輕孕婦的緊張感。王瑞生醫師提醒計畫剖腹產的準媽媽,至少要在預定剖腹的時間前5~6小時到醫院報到,辦理住院手續,以免措手不及。若安排一早進開刀房的產婦,建議前一天就先辦理住院。

計畫擇日剖腹,有哪些注意事項?

至於計畫剖腹產的準媽媽,通常建議剖腹時間安排在懷孕滿38週之後至預產期前1週。不過,如果是子宮或腹部曾動過手術者,例如前胎剖腹的經產婦,為避免後期子宮撐得太大使舊傷口裂開的風險,此胎剖腹產的日期建議安排在預產期前1至2週。萬一在預定剖腹的日子到來之前,產兆已經發生,還是必須儘速到醫院。

從待產到生產過程初體驗

為了拍攝剖腹產生產實況,我們在《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公開徵求在近期即將生產的準媽媽參與拍攝過程,新好爸爸彭衍誌看到了徵求活動之後,主動幫太太吳思儀報名,思儀這次懷的是第二胎,彭衍誌因為前次錯過了進產房的機會,這一次還主動要求一定要進產房陪產,真是勇氣可嘉的新好爸爸。

思儀原訂在9月9日當天到新北市板橋區的遠華婦產科剖腹生產,但是,9月7日上午去產檢時發現已經有落紅產兆,子宮頸開始變薄,因而在產檢之後,與醫師討論決定提前在7日下午剖腹生產。

剖腹產產後住院須知

等到產程順利完成,寶寶也已經送往嬰兒室確認生理狀況時,媽咪會被送到「麻醉恢復室」休息。因為擔心麻醉對病人造成的衝擊,醫護人員會在此確認媽咪是否意識清醒、呼吸順暢、心臟血管系統平穩、沒有嘔吐等,再送回一般病房照護。

這時若確認寶寶的情況穩定,就會送回一般病房和媽媽進行「母嬰同室」,護理人員會指導媽媽哺餵母乳的方法,並且讓寶寶練習吸吮。進行母嬰同室不但能拉近親子的距離,也能讓媽媽早點分泌乳汁,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可說是好處多多,若產婦回到病房的情況還不錯,體力也能夠負荷,建議可以嘗試親子同室的接觸。
產後第一次肌膚接觸,寶寶滿足的睡在思儀媽媽的胸前,彷彿還在媽媽子宮裡般的溫暖。產後肌膚接觸有助於刺激乳汁分泌,只要寶寶和媽媽健康狀況良好,產後就可以開始實行親子同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