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Q&A】為何寶寶會被食物嗆到?
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正崙復健診所語言治療師林峯全:常見的吞嚥障礙徵狀
一開始,寶寶有時候喝奶會嗆到,後來才慢慢改善;現在吃副食品,有時也會吞得不太順利。這代表發展有問題嗎?(苗栗/阿香)
常見的吞嚥障礙徵狀
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暨正崙復健診所語言治療師林峯全
一般來說,在寶寶的口腔相關發展階段中,若曾出現困難的跡象,都可能引發吞嚥障礙。若父母擔心,建議可先帶寶寶至小兒科就診,或直接向附設早療門診的復健科諮詢。
從喝奶時期就開始關注
如寶寶還在喝奶時,就吸吮得不順利、吞下時容易嗆到、常常溢奶、甚至胃食道逆流等;等到長大一點接觸副食品,開始練習食用某些泥狀、塊狀食物,像是餅乾、米飯、水果、肉品等,倘若咀嚼功能發展的比較差,則不排除會有吞嚥障礙的可能性。
*用餐時,咀嚼及吞嚥的動作不協調。
*進食時,嗆到的頻率偏高。
*喝奶時,喉嚨處會有咕嚕咕嚕的痰音。
*已經吃下食物,卻又常發生逆流回來口中的狀況。
關注高危險族群
*神經異常:腦性麻痺、腦瘤等,或神經尚未發展成熟的早產兒,都可能因為無法協調地運作口腔、反射、肌肉的動作,而缺乏良好的吞嚥功能及發展。
*構造異常:此類如唇顎裂、喉頭軟化、食道狹窄等等,往往會增加吞嚥動作的困難度。構造和神經的異常,通常在新生兒時期就可以提早得知。
*發展異常:原因很多,可能是生活缺乏相關刺激與訓練、本身發展緩慢等,導致口腔動作或吞嚥狀況一直不是很熟練,如已經滿三歲,卻還會大量流口水或不會咀嚼較硬的食物,可能需進一步觀察是否有吞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