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營養諮詢 孕期吃得好.不過重
「一人吃兩人補」,大家常以此句話說明孕期營養的重要,究竟孕期營養有多重要?
供應胎兒營養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營養師晏傳婌指出,孕期的營養除了維持母體所需外,主要供給胎兒,由於胎兒營養全由母體供給,因此,孕婦健康就是胎兒健康的基礎。
她補充,「如果孕婦營養不足的話,容易造成血流不足而影響心輸出量,也會降低胎盤的功能,若給予胎兒的氧氣與營養物質不足,將對胎兒健康有不良影響」。孕前健康狀況佳,體重標準的孕婦,發生早產、死產的機率較低;若孕前體重不符標準,早產、死產的機率較高。晏傳婌營養師提醒,「如能在妊娠4週內發現懷孕,應適度補充葉酸、鐵質」。
吃足營養.體重不狂飆
身體質量指數正常者,在均衡飲食的狀況下,妊娠初期與正常人的飲食無異,中、後期則需要多攝取300卡的熱量,晏傳婌營養師指出,「300卡熱量其實不多,大約一杯低脂牛奶、一份水果與一份(半個手掌大小)瘦肉」。
她表示,孕期吃足營養的定義,是每一餐涵蓋6大類營養,該怎麼吃有撇步的:
.飯的熱量攝取正常,避免愛吃麵包而攝取過量。
.避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以及少吃體積小但熱量高的甜點、蛋糕,「吃愈單純的食物愈好」。
.在「吃到飽」餐廳用餐,選擇中式的切仔麵、陽春麵,比歐式義大利麵好;選擇炒飯或西式燴飯,不如吃蒸五穀飯、地瓜飯;肉類則以蒸、炒、煮或紅燒的料理方式為主,比選擇煎的、燴的、炸的或裹粉的好。「在同一類食物中,儘量挑選食材單純且料理方式簡單的菜色,避免吃看不到卻含有潛在熱量的菜色」。
體重控制可說是懷孕時很重要的課題,因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對孕婦的影響不小,如:妊娠糖尿病機率增加(孕期肥胖者發生率為17%);子癇前症機率增加;麻醉的風險(肥胖產婦因麻醉死亡者有80%與麻醉有關);早產機率增加。
需要注意的狀況
一日三餐,看似普通,但晏傳婌營養師指出,部分有特殊狀況的孕婦,孕期飲食需要特別注意,「有不足要補充,如蔬果攝取量不足者,很容易缺乏葉酸,需要額外以錠劑補充,劑量多寡則依個人飲食狀況評估決定」,而多數孕媽咪會改變飲食內容與方式,甚至計畫以綜合維生素補充飲食不足處,她提醒,「綜合維生素需要在妊娠滿3個月後再吃」。
對於因為孕期荷爾蒙變化而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大部分的人基於關心胎兒健康,自覺責任重大,於是有強烈動機下願意配合飲食建議,不過,卻又嫌監測血糖是一件麻煩的事」,實際上,監測血糖變化與控管飲食須雙管齊下才是。
接受一對一營養諮詢
想要避免飲食過量,應學習認清食物分量,並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控制飲食攝取量就容易得心應手」,進而學習變換食物內容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只是說來容易,實際上卻是「知易行難」,晏傳婌營養師表示,不妨接受「營養諮詢」,讓營養師以「一對一」方式,針對個人的問題與生活型態,「量身訂做」專屬個人的營養建議與飲食方式。
她說,「營養諮詢」是由營養師提供專業諮詢及衛教服務,指導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疾病等)關於營養及飲食上的任何問題,藉由正確飲食來減緩併發症。不過,妊娠糖尿病與高血壓問題的孕婦,也需要營養諮詢給予正確的飲食方式,以兼顧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以往多是醫師評估患者有需要接受營養諮詢時,才會開立營養指導單轉介,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人重視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程度,若有需求,也可直接至營養諮詢門診掛號,預約諮詢時間。
她以彰基為例指出,營養諮詢門診的掛號費為500元(健保不給付須自費),有3堂課,內容如下:
記錄3天飲食內容:包括平日2天與假日1天的飲食內容,透過紀錄了解飲食型態,做為分析、建議修正的依據。
建立基本觀念:了解六大類營養素的營養價值、涵蓋食物種類與每日攝取份數,認清份數以拿捏適當的食用量,避免吃進過多熱量。
給予個人飲食建議:依據產前或產後等不同狀況,調整飲食方式。
獲得實質協助
大家都懂得飲食原則,卻難以落實,晏傳婌營養師表示,主因在於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盡相同,無法讓原則落實於個人生活,但透過營養諮詢將可獲得以下的實質協助:
了解自身體重增加速度
雖然懷孕會使體重增加是必然結果,然而增加的速度卻可控制,「隨著身體質量指數(BMI)的不同,增加的重量也不一樣,需要針對個人狀況計算,預期適合增加的體重是多少」。
了解份量多寡
雖然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攝取量寫得清楚,但大部分民眾看了卻覺得模糊,透過營養師一對一指導,孕媽咪將清楚份量的計算方式,如:一份「豆魚肉蛋類」是指大小約半個手掌心,厚度則如小指的厚度(約一片吐司麵包的厚度);一個拳頭的量約等於一份「全穀根莖類」(「蔬菜類」與「水果類」的一份亦以此計算),確實了解份量多寡,才能控制攝取量。
設計適合飲食模式
晏傳婌營養師強調,「每個人的飲食環境不同,若是自己煮,應掌握食材選擇與烹調方式;如是外食,則要懂得點對餐點,但周遭環境所能提供的選擇各不相同,該如何在多種類食物中交替選擇,增加食物互補作用,以增加其吸收率,並兼顧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就很重要」,營養師了解個人所處環境後,給予符合實際需求的建議,才能讓孕媽咪將飲食建議落實在平日生活中。
她說,「花500元學習正確飲食的方法,有效進行孕期體重管理,可避免增加過多體重,也降低產後減重的難度,同時,對寶寶的健康有所助益」。如果胎兒長期處於母體高血糖狀況,出生後,容易發生血糖降低的情況,萬一未能及時發現,將對寶寶的腦部造成傷害。
建立確實目標
孕媽咪都知道不要讓體重增加太多太快,但又苦惱如何做才不會增加太多、速度太快,透過營養師根據個人狀況算出實際數字,讓孕媽咪有明確的努力目標,再加上適合自身的飲食建議,經由確實執行而達成目標並不是難事。
晏傳婌營養師補充,長輩若能陪著孕婦一起參與營養諮詢,了解飲食對胎兒健康的影響,願意正確飲食的接受度也高,料理時願意改變烹調方式,讓孕媽咪健康吃,對控制體重頗有助益。
營養諮詢中常見問題
晏傳婌營養師指出,孕婦接受營養諮詢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下:
要不要額外補充營養品?
.葉酸:前期需要。
.綜合維生素:外食媽咪攝取蔬果量較少,建議妊娠滿3個月後額外補充,劑量為一般的建議量即可。
.魚油:比起魚油,魚肉不僅含omega-3脂肪酸,還有豐富蛋白質,建議每週吃1至2次的鯖魚或鮭魚約100克(手掌大小或3兩)。若是吃魚油,為避免影響凝血功能,提醒產前1個月停止服用。
每天應吃進多少熱量?
每日應攝取熱量多寡,與個人工作型態及基礎代謝率有關。倒是進食時間較為人忽略,由於孕期受荷爾蒙影響頗大,空腹時,酮體含量高,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
含糖飲料可以喝多少?
要孕媽咪完全不喝含糖飲料,恐有難度,若能降低甜度,如:不加糖、無糖或三分糖,喝上幾口可滿足口腹之欲。沒有血糖問題的孕婦,若全穀根莖類(屬主食類)吃得少,偶爾可喝加了珍珠的奶茶,補全穀根莖類的量,但提醒以鮮奶取代含有反式脂肪的奶精。
為補充維生素該喝果汁或吃水果?
建議直接吃水果,勝過喝果汁,「新鮮柳橙吃上兩顆,就有飽足感,但一杯350c.c.的柳橙汁至少用到6顆柳橙,3倍的熱量立刻上身」,長期如此,不胖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