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昆蟲知識家 INSECT-概論篇

昆蟲知識家 INSECT-概論篇

生態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而昆蟲與人類關係密切,在大自然裡更是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昆蟲,可以讓孩子認識個別物種的差異,進而了解自然生態與生長的環境。

拓展視野‧大自然無所不在

蝌蚪池塘自然文創負責人呂軍逸表示,現在很鼓勵家長帶著孩子去接近大自然,其實我們一直都在飼養昆蟲,舉凡居家的蟑螂、螞蟻等,在生活上一定可以接觸到,甚至很多的卡通人物、周邊商品、公園、動物園等也可以看到昆蟲蹤影。都會區的孩子較少接觸大自然,生活中充斥著3C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線上遊戲等,甚至長時間待在補習班、才藝班。呂軍逸老師認為,接觸大自然可以拓展視野,帶給孩子非常多元、複雜的感官刺激。

激發思考‧培養無限想像

當孩子看到一朵花時,會注意到它的顏色、形狀、味道,能感覺到風的流動與周遭的鳥鳴,甚至觀察到其他昆蟲以它為食,或是環繞在其四周,可藉此開啟孩子的想像、創意與戶外探索的概念。接近大自然除了可以增廣視野,也可以認識周遭的環境變化,得到對於這片土地的認同與記憶。孩子也會從大自然中發掘出許多問題,會激發他的思考能力,並且發展出無限的想像力。

呂軍逸老師分享他在全台灣各個學校教學的經驗,發現都會區和郊區、偏遠地區的孩子,對於自然環境的理解態度有很大落差。郊區孩子的資訊接收量沒有城市孩子多,但因為時常接觸,都會以現實事件的觀察來互相分享。而大部分的城市孩子會敘述這項昆蟲的名稱、特徵等書面資料,卻不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昆蟲、動物會在哪裡出現、所帶來的影響,或是該如何面對它等。同樣的河道,鄉下孩子會知道走在哪裡是安全的,以自己的實際經驗避開危險,且盡情玩樂;但都市孩子可能對於大自然較不熟悉,容易亦步亦趨,對於環境的探索度相對較低。

讓危險當老師‧在危險中認識安全

「讓孩子在危險的環境中認識安全」,乍看之下,大自然存在著許多危險,但孩子在探索、認識這些危險因子後,才會知道什麼是安全,以及該如何保護自己。如果家長與孩子都在不了解環境的情況下外出,他們會因為爸媽的不安而感到害怕,有時父母因為愛孩子,不想冒任何風險,而阻絕了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然而,孩子並不懂得何謂安全與危險,他們對於這兩者的認知都是從家長的觀念而來,例如:蛇和蜜蜂代表危險,鯊魚也是危險的,孩子接收到的想法常常是父母的主觀認知。

呂軍逸老師發現,年齡越大的孩子,對一些昆蟲、動物的觀念會先入為主,越小的孩子不怕蛇,年齡較大的孩子反而不敢靠近。0至2歲的階段就是在學習與模仿,3歲開始有足夠的認知進行到下個階段的學習與探索,若是父母感到害怕或尖叫,他們也會害怕。在戶外學習時,最大原則是「引導大於教導」,老師是引導者,不只是在告知孩子昆蟲、動物的特性、名稱,而是引導孩子觀察、接觸大自然,以及正確的對待方式,並非為他們定義這個昆蟲或動物是好還是不好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接觸、觀察,並領悟出該如何與之相處。例如,引導孩子認識蛇的時候,會請他們思考:我們這樣做,蛇會不會舒服?可以怎麼做讓蛇覺得安全?如果蛇感覺安全,是否我們自己也能保持安全?

父母的任務‧後續引導者

呂軍逸老師強調,家長是很重要的後續引導者。曾經在課堂上遇過一個孩子非常害怕馬陸,他對於其他昆蟲都能接受,就是無法接受這類的生物。呂軍逸老師想了各種方法,讓他把馬陸當成一輛火車,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覺得這件事是有趣的,並且請媽媽在她面前示範,他看到媽媽做了這件事,自己也會想要去試試看,加上同儕的影響,在這幾個因素下,這個孩子慢慢能夠接受接觸馬陸。從輕觸一下,到讓馬陸爬到手指上,再爬到手臂。

這堂課結束後,為了延續上課時的情緒與影響力,媽媽非常用心,下午就帶孩子去公園裡尋找馬陸。而家長帶孩子認識昆蟲與生態時,後續的引導很重要,要避免孩子因為對生物感到好奇,用不正確的方式傷害它、靠近或餵食。家長不一定要提到許多專業知識,但是可以從生活、環境中進行教育

釋放孩子本能‧避免「大自然缺失症」

《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一書介紹到,孩子若是少了大自然這個媒介的刺激,太仰賴3C產品或科技,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對於事物的敏感度,甚至在未來也可能提高其犯罪率。呂軍逸老師建議,應常帶孩子去公園、戶外遊玩,讓孩子熟悉戶外環境。當孩子習慣後,常常是孩子先有新發現,大人才後知後覺,若沒有常接觸自然,或已經受到太多外在事物的干擾,會容易自動忽略。

孩子的本能就是「玩」,看到石頭、砂子、泥土、草地等就會四處探索,但有些孩子卻完全不敢觸碰。呂軍逸老師表示,課堂上常帶孩子去戶外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葉子、撿東西,有時會看到父母在旁制止:「那很髒、趕快丟掉」,但孩子會認為這片葉子很特別,想撿起來收藏。這些撿葉子的活動其實可以是很有意義的延伸,雖然不是精美、高科技的玩具,卻是將扮家家酒搬到戶外,且是大自然的產物。

接收大自然的五感刺激‧培養人際關係

在自然環境中能夠接收到很多不同的五感刺激:嗅覺、觸覺、視覺、味覺、聽覺,即使是一個很無聊的公園,孩子們還是可以自行發展出很有趣的活動,例如:把落葉當船,或是把落葉、石頭排列出一個攤位販賣等。除了這些外在刺激,他們也可以在公園裡找到玩樂的同伴,會一起討論、分享,建立人際關係網。在課堂上帶孩子外出時,他們通常都互不相識,在家長可能還不一定有交流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建立起友誼,自行發展出分工合作的模式,從中學會分享、領導能力與人際關係。

呂軍逸老師表示,而家長所擔心的衛生問題其實是可以被克服的,0至2歲的孩子可能會因為緊張、害怕或分離焦慮而將手放進嘴巴裡,此時家長要儘量跟在孩子旁邊,也要縮短孩子在外的時間,即使只是散步也可以。3至6歲的孩子認知能力較強,能夠理解衛生與清潔觀念,此時爸媽可以教導他們衛生習慣。呂軍逸老師強調,「把自己弄髒」是孩子的本能,父母應培養孩子知道如何避免讓自己生病,而不是避免將自己弄髒,他們在練習操作的過程中,會慢慢知道什麼方式才是安全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

2歲的孩子已適合去戶外走動,即使無法學習到太多知識,但可以觀察到鳥鳴、分辨葉子的顏色等,大自然就是一個最好的戶外學校。到3歲時可以進階到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學習,外出時間可以拉長到2小時到半天,讓孩子探索、爬樹、挖土、找葉子等。2至3歲的孩子可以將音樂、故事跟觀察一起進行,對3歲以上的孩子而言,觀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2至3歲對於音樂、節奏、動物有一定的好奇,可以把昆蟲編成一首歌來認識昆蟲,再講故事,並且猜猜故事主角是誰。此時孩子不是因為喜歡昆蟲而進入到這個領域,是因為這個故事情節,將昆蟲當成故事主角,用他們的語言,讓融入到情境裡。

在大自然中發掘疑問‧從書本中得到驗證

較少在戶外的孩子對於昆蟲、動物的認知都是來自於書本,他可能知道紫斑蝶,獨角仙、蚜蟲等,但少了實際觀察,只會知道它的名稱。而實際走到戶外的孩子會知道蝴蝶在吃什麼、紫斑蝶跟其他蝴蝶有何不同。若孩子不認識這是紫斑蝶,他可能會更好奇,想要去觀察:它要去哪裡?為什麼要往這邊飛?它的同伴都去哪裡了?呂軍逸老師表示,希望孩子一直在大自然裡發現問題,是主動發掘而不是被動接受書本的知識。他也很鼓勵孩子在還沒接受書本的理論知識前到戶外探索,後續就能從書本上得到驗證。

要帶孩子認識昆蟲可以從室內開始,對家長和孩子來說,室內是相對熟悉的環境,循序漸進在安全的空間下先接觸昆蟲,再到公園、步道、植物園、動物園等。在戶外觀察時,由於昆蟲隨時會出現,對孩子是進一步的刺激,當孩子熟悉戶外的環境和模式時,就可以再到遠一點的地方,以生態旅遊的概念進行一趟親子旅行。

有些家長平時工作忙碌,較無機會帶孩子到戶外遊玩,當他們參加生態課程時,無形中增加了親子互動的機會,是親子的共同回憶。呂軍逸老師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戶外時,儘量鼓勵他們運用到五感,往後他們就會習慣以同樣的方式觀察環境。

觀察重於飼養‧避免追求稀有品種

呂軍逸老師提醒,當孩子想要飼養昆蟲時,必須要先讓他們確認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養寵物是很多孩子的渴望,但是關於「飼養」有很多種做法,例如:照顧昆蟲一天、照顧2個小時等,甚至10分鐘都可以,讓孩子達到擁有的目的,藉此觀察他是否真的想要飼養。飼養昆蟲不一定要侷限於品種、方式,有些孩子想要養螞蟻,可以向專業老師諮詢,利用石膏雕刻蟻槽,把螞蟻放進去觀察,在家長與孩子能力所及範圍的內觀察昆蟲。

也可以在容器周圍塗上清潔劑或是防逃劑,使昆蟲不會爬出來,讓孩子短暫飼養觀察。若是確定要認真飼養,必須看昆蟲的種類再決定飼養方式。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嘗試飼養昆蟲,但不建議追求擁有稀有的品種,以免失去了飼養、觀察的意義和樂趣,建議家長可帶著孩子嘗試觀察不同品種。有很多常見的昆蟲都適合讓孩子飼養,例如竹節蟲、菜蟲(從幼蟲變成紋白蝶只需要2週)、在番薯葉上可見的金花蟲等,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觀察到卵、幼蟲、成蟲的階段。這些生命週期較短的昆蟲不像甲蟲等需要花一整年的時間成長,除了培養孩子的耐性和責任感,也不需要擔心孩子沒興趣後,變成家長的負擔。

呂軍逸老師表示,如果在野外發現一隻昆蟲,要先確定飼養的方法,若是中途放棄就必須將它放回原來的地方。家長除了可以帶著孩子飼養生命週期短的昆蟲,也要先觀察孩子的個性和特質適合養什麼類型,或是他是否準備好要擁有寵物。假如孩子要養甲蟲,爸媽可以先問他:知道甲蟲吃什麼嗎?你要怎麼照顧他?等基本問題。如果孩子都不了解,代表他還不具備這個能力。但呂軍逸老師認為,通常不建議學齡前的孩子飼養昆蟲,因為他們尚未完全具備「照顧」的能力,單純的觀察較優於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