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教育-落實防災教育‧提升防災素養-概論篇
防災教育4階段
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園長陳美君表示,防災教育分為4個階段:平時減災、災前準備、災時應變與災後復原。預防勝於治療,地震、海嘯等立即性的災害無法預測,但颱風是可預期並且事先應對的事件,以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為例,在颱風季節來臨前,就會事先修剪周遭路樹的枝椏,平時也會定期清理水溝,避免路樹折斷、倒塌,或是落葉、淤積導致積水,此為平時減災。
在颱風訊息發布後,可帶著孩子一起完成簡單的災前準備工作,例如:將植栽、盆栽移到避風處,傢俱、櫃子等也會加強固定。當颱風侵襲時,須知道防災包的位置、受災時該如何應對等事項。陳美君園長提醒,都會區交通方便,較易取得民生物資,相較之下,郊區或是偏遠地區對於防災包的需求更大,也更需要了解防災相關資訊。在災害過後,應根據受災情況,進行立即性的整理修葺,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將防災融入生活教育
2至6歲的孩子雖然年齡層不同,但可將防災觀念融入生活教育,爸媽可帶著孩子閱讀防災、環境保護相關的繪本,從繪本中了解災害,也可以介紹災後的照片,例如921、高雄大地震等災害照片。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理解程度有差異,須依據孩子的理解程度調整活動內容與進度。陳美君園長表示,年齡較低的孩子需著重於體驗,從遊戲、活動中感受到何謂災害,以及災害的影響。例如防災親子活動,消防局的地震體驗車、防災科學教育館等。也曾請消防人員為家長講解、示範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式,舉辦煙霧體驗等活動,讓親子體驗在火場中濃煙密布的情境,並學習該如何在火場中逃生、自保,也扭轉對於防災的舊有觀念。
火場逃生一定要濕毛巾?
過去的觀念建議以濕毛巾掩住口鼻逃生,但當我們在尋找毛巾、將其沾濕的這段時間就已經壓縮了逃生的時間,因此,當火災發生時正確的逃生,冷靜不慌張,就地取材,用身上的衣物掩住口鼻,低姿、沿牆、反方向逃生。定期與確實的消防演練,能在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安全又正確的逃離現場。
平時勤練習‧災害發生不慌亂
地震保命3步驟,讓生命安全回壘,例如:以前建議地震來時要立即開門逃生,但目前強調需看當時所處位置,且此時地面正在搖晃,應先找掩護,戴上防災帽,躲進桌子下,並抓住桌腳以保持身體平衡。當地震稍歇,在地震的間隔為疏散最佳時機,需謹守「不語、不跑、不推」疏散避難三不原則。陳美君園長解釋,「不跑」並不是指慢慢走,由於孩子不說話時,容易保持專心,能夠聽從家長、老師的指令,災害發生時能夠保持冷靜不慌亂,再大一點會教導一些自保的方式。
而奔跑、推擠也容易發生意外,時常發現當地震還沒有造成傷害時,卻因疏散發生推擠碰撞而受傷,且奔跑也容易造成慌亂與緊張。防災教育一定要經過練習,平時就進行各種防災演練,有多次練習的經驗,當災害真正來臨時就不易慌亂,知道下個步驟要做什麼。父母也可將防災活動帶進家裡,帶著孩子尋找家中堅固、安全性高的地方。
正確知識傳達‧建立防災認知
學齡前是進行防災教育非常適合的黃金時期,孩子越小越能正確學習和模仿,並將師長的指令牢牢記住,也會回家向父母表達。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所接觸到的外在資訊逐漸增加,多元化的資訊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們不一定會把在外所學跟父母分享,對於防災知識的印象也沒那麼深刻。陳美君園長認為,防災教育在於透過正確知識傳達,讓孩子建立防災認知,培養正面積極的防災與生活態度,以及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能力,此觀念會由孩子傳遞給家庭,再影響整個社區。
以火災為例,當火災發生時,幼兒園會疏散到附近的公園,也會請家長擔任防災志工協助演練,很多家長都非常踴躍擔任防災志工,越來越多的家長有這樣的意識,無形中將正確防災知識傳遞出去,當孩子們井然有序的疏散到空地,社區居民也會意識到防災的重要性,這樣的訊息會持續擴散出去。而且很多爸媽都是新手父母,第一次當爸媽,更會強化親職教育,不斷一直提升自己,勇於學習,希望能成為一個帶給孩子良好成長環境的父母。
防災在地化
除了平時的例行性防災掩護演練,也會將防災觀念融入教學,例如:地震體驗遊戲、校外教學等,建議爸媽可多利用內湖的防災科學教育館,北投的捷運體驗營等資源。防災教育除了讓孩子更了解災害之外,也要重視在地化,因為在都市發生的災害和郊區的災害型態不盡相同,嚴重程度也不一樣,面對不同災害應了解其應變方式。很多防災課程的推動應結合在地資源,例如台北、高雄有捷運系統,孩子接觸捷運的頻率高,需要了解如何從捷運車廂逃生,並將防災觀念落實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防災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