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懷孕40週超音波大解析-Step4問答特輯Q&A

懷孕40週超音波大解析-Step4問答特輯Q&A

超音波不但能幫助醫師判斷胎兒的發育狀況,也能讓準爸媽看見胎兒的外表,但有些準媽媽將超音波當做萬寧丹,認為只要「有照就有保庇」,卻忽略了照射超音波的真諦及其他功能。透過以下的問答題,希望能為準媽媽帶來一些額外的超音波小常識。

Q:超音波檢查時應具備的正確觀念?

A:懷孕期間,準媽媽難免會因為過多的不安,而對超音波檢查存有過大的期望。沙立醫師表示,相信每個醫師都能體會準媽媽的心情,但超音波檢查畢竟是由人透過儀器所進行,並非萬能的;一般來說,可以觀察到約80%~90%的情形,但除了醫師的經驗和技術外,也需要仰賴子宮內胎兒的配合,諸如姿勢、羊水量等,才能儘可能看到更全面的狀況。
此外,沙立醫師特別強調,超音波檢查僅能夠觀看胎兒的生理構造,如腦部和脊椎狀況、嘴唇是否完整、各器官是否依各階段發育完成等等;而不能夠深入解讀身體內部功能的好壞。他特別提醒,每個準媽媽都應具備這項觀念。


Q:子宮頸長度與早產有關係嗎?

A:林思宏醫師表示,目前有些研究認為,子宮頸的長度確實與早產機率有相當大的關係,若準媽媽在懷孕第20~24週時,子宮頸長度少於2.5公分,未來早產的可能性就會提高。因此,醫師將可針對此依據,利用陰道超音波測量準媽媽的子宮頸長度,再配合胎兒纖維連黏蛋白(fFN)篩檢,若上述兩種檢測都屬於正常值,便可推斷出胎兒於未來一週內出生的機率將低於2%,就算此階段出現子宮收縮的情形,準媽媽也不必過於緊張害怕,只要好好休息即可,並不須刻意服用安胎藥。


Q:檢查頸部透明帶的重要性?

A:林思宏醫師指出,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附設醫院暨母胎醫學基金會的K.H.Nicolaides教授,在1990年代發現胎兒頸部透明帶與染色體異常及心臟異常有相當大的關聯,若早期透過超音波觀察,便可判斷出高危險族群,而身為此族群的準媽媽就可以進行侵入性檢查,包括羊膜穿刺、絨毛模採樣,提早得知胎兒有無重大畸形或其他嚴重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以考慮是否有中止妊娠的必要性,這也是為何建議準媽媽在懷孕第一階段,就可利用超音波檢查頸部透明帶的原因。此外,林思宏醫師也指出,由於超音波診斷技術的進步,還可以在第一孕期篩檢子癲前症高危險群,透過藥物治療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可以大大的降低早發型子癲前症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