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便祕靠7招解決辦法!3個常見原因,90%以上屬於非疾病的便秘

寶寶便祕靠7招解決辦法!3個常見原因,90%以上屬於非疾病的便秘

心疼寶寶總是漲紅著臉、不斷哭鬧卻還是無法順利解便時的困境嗎?專業醫師表示,從奶粉調配比例、副食品內容、多喝水,再搭配腹部按摩、刺激肛門口等物理方式,多能改善及舒緩寶寶便祕的狀況喔!

文章目錄

  搞懂寶寶不同階段,正常排便應有的狀態並注重日常生活照護,讓寶寶遠離便祕之苦,臨床上,因為先天構造異常所造成的不適,通常在新生兒階段會有明顯的表現,所以,後天環境影響是寶寶便祕時更應重視的問題

怎麼判斷嬰兒便祕了?先了解新生兒時期的排便常態

      寶寶剛出生時,大便次數多達10幾次並呈稀水狀是正常狀態,但因為全母乳、配方奶或混合哺餵不同,大便的顏色、形狀、次數也不盡相同,因此了解新生兒正確排便常態,能降低爸爸媽媽們不必要的擔憂。


1
.全母乳寶寶
  

     因為母乳好吸收、易消化的特性,寶寶一天大便次數可多達10次以上,而最初形狀為稀水且顏色呈金黃色,約3週至近滿月大之後,大便形狀才會開始成形,最特別的是,此階段可能出現10至14天才排便的情形。

       臺安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陳慧文表示,只要寶寶的食欲、活力、體重維持在一般的狀態,並無合併其他不適症,而且大便仍然呈現軟糊狀,則不需要過於擔心。(延伸閱讀:母奶寶寶,便便型態「大」不同


2
.配方奶寶寶 

     配方奶是依照母乳成分調配製成,相較於母乳,其吸收、消化較不完全,因此寶寶一天大便次數僅1至3次,也較快成形。另外,配方奶因為添加較多鐵質,經過膽汁代謝後,大便顏色相對較深且多呈墨綠色

       為何配方奶含鐵成分較多?研究指出,母乳成分中的鐵質約50%以上會被寶寶吸收,但相同的奶量,配方奶吸收率卻低於10%,所以為了讓寶寶能夠攝取同等分量的鐵質,配方奶中需增加其比例。

 

寶寶便祕的症狀

     便祕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當食物經過胃腸的消化與吸收後,其餘殘留物與水分大部分會被大腸吸收,最後形成大便並儲存於直肛部,陳慧文醫師指出,寶寶排便是否正常,大部分1天約1至3次,或是2至3天1次,皆屬正常範圍

       而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生理狀況並不相同,不單僅依據其排便的頻率,也必須視大便的形態來判斷,譬如:寶寶天天排便但每每都是又黑又硬的大便,導致寶寶排便不順或甚至肛門出血的情況也是可能發生的。
  建議爸爸媽媽應依照寶寶個人的狀態,再去衡量其正常與否。當大便堆積於直肛部一段時間後,便成為又黑又硬的宿便,陳慧文醫師表示,當直肛部不正常堆積過多大便,能明顯看出下腹變大、觸感變硬,且寶寶會因腹部的不適感產生哭鬧、難以安撫,甚至是食欲下降的現象

 

嬰兒時期常見的便祕原因

  陳慧文醫師指出,寶寶便祕問題有90%以上為「功能性」便祕,功能性便祕是指,非疾病所引起的便祕,主要是腸蠕動功能異常或對飲食不適應所引起。如母乳哺餵轉配方奶,又或者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候。


1
.奶粉濃度比例不對

     若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便祕狀況,除了嘗試不同品牌或是強調「順便」、「消脹氣」的配方奶粉之外,陳慧文醫師建議,應該回頭檢示「泡奶比例」是否正確。

有些媽咪擔心寶寶營養不夠,而多加半匙奶粉,又或者怕寶寶喝不飽而多加水,如此一來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奶水的濃度,陳慧文醫師表示,若奶泡太稀,當滲透壓濃度不足容易造成便祕;相反地,泡太濃則容易出現腹瀉問題。

除了需注意奶粉濃度外,建議媽咪挑選可以打底寶寶消化道機能的奶粉,幫助寶寶好消化,排便順暢不便祕。▲除了需注意奶粉濃度外,建議媽咪挑選可以打底寶寶消化道機能的奶粉,幫助寶寶好消化,排便順暢不便祕。


2
.副食品添加

  一般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約寶寶4至6個月大時,最先嘗試多為米精、麥精,陳慧文醫師表示,米麥精質地相對較奶水濃稠,因此,寶寶容易出現腸胃不適應問題,進而產生便祕。但當開始吃了米麥精造成便祕並不代表未來都不能吃,只要腸胃逐漸適應,自然就不會有便祕問題了。


3
.含鐵食物過量

  一般而言,寶寶7個月大後,副食品會陸續添加深紅色肉類,或是在水果的選擇上若皆以櫻桃、葡萄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而缺少纖維及水分攝取,則容易出現便祕問題,陳慧文醫師提醒,蘋果營養價值高、益處多,儘量連皮帶纖維的部分洗乾淨一同攝取,比較不會造成便祕。


副食品該準備什麼?

  副食品如何添加,也是許多爸爸媽媽的疑問,陳慧文醫師建議:「如果不知道該給寶寶吃什麼,可以觀察市售嬰兒食品的內容與添加階段,再學著自己動手做是最簡單的方式。」如:肉泥強調是6至7個月大再給予;添加魩仔魚、菠菜等較豐富的米麥精則在寶寶8至9個月大後再給等。(延伸閱讀:史上最詳細!0~3歲寶寶副食品準備,圖片教學「米飯顆粒」要煮成怎樣才對!

寶寶|副食品|排便|便祕

調整飲食與配方奶,有效改善寶寶便祕問題

      排除病理性所引起的便祕問題,便祕多與飲食相關,所以要改善便祕問題,需從飲食調整做起,除此之外,若寶寶受便祕所苦,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簡單的腹部按摩及肛門口刺激,幫助寶寶排便順暢。

陳慧文醫師表示,若寶寶因排便時的疼痛,進一步造成不敢大便的習慣,或是硬梆梆的大便,致使肛門受傷造成肛裂等惡性循環時,應配合醫囑使用口服藥物等其他治療。

1添加蔬菜水果

  對寶寶來說,當攝取奶類以外的食物,腸胃必定會有適應問題,一般而言,富含水分或纖維質的果泥、蔬菜泥,相對可促進腸胃蠕動較不易便祕。但隨寶寶成長所需,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當開始給予紅肉類食物,不妨同時添加深綠色蔬菜及各類適合寶寶年齡的水果,能減少便祕的可能性

2.正確沖泡奶粉

  不同廠牌奶粉的用量、量匙大小多少都會有所差異,所以一定要依其標示之沖泡方式、比例調製。

編輯推薦:育兒新選擇.給寶寶喝含益生菌的配方奶

很多父母為選購配方奶與益生菌而煩惱,在此,小編分享一項研究:為寶寶補充含有益菌的奶粉,可以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消化道環境。其中BL益菌相較其他益菌,更可以帶動腸道其他好菌共同生長,可以顯著降低消化不適的風險 。因此,建議爸媽們可以選購含BL益菌的配方奶,改變寶寶消化道菌叢生態,讓寶寶排便順暢不便祕。

配方奶中的BL益菌能夠建立好菌共生鏈,協助寶寶維持消化道機能,減少嬰兒便祕發生。▲配方奶中的BL益菌能夠建立好菌共生鏈,協助寶寶維持消化道機能,減少嬰兒便祕發生。

3.腹部按摩

  透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腸胃蠕動、排便。將嬰兒專用乳液或嬰兒油,倒於爸爸或媽媽的手心上並搓熱,再塗抹在寶寶腹部,接著,再用指腹沿著肚臍周圍,順時針畫大圓周或小圓周(腸胃蠕動是由右到左,所以爸爸媽媽面對寶寶時,可能儘量順時針按摩)。

        另外,陳慧文醫師建議,雖然一般護理指導會建議一次可按摩5至10分鐘,但寶寶不一定能夠有這樣的耐性,因此她建議,「隨時想到就可以在空腹時按摩,而且加強下腹部,特別是在肚臍下方的直肛部位。」

寶寶|排便|改善便祕|排便


4.刺激肛門周圍

  排除新生兒階段的排便特性,若寶寶超過3天仍然無排便,可以使用圓頭的肛溫計,或是買戴乾淨的手套(建議使用醫療手套),沾凡士林潤滑,在肛門皺摺處上、下、左、右刺激排便感,注意施力,以不弄痛寶寶為主,執行次數一天可做2至3次。


5.聽從醫囑.使用乳果糖(LACTULOSE)

  乳果糖是一種化學合成的雙糖類,是一種緩瀉劑多用於慢性便祕,陳慧文醫師說明:「可分解成有機酸降低腸胃道的酸鹼值,增加大腸水分滯留,使大便膨脹並刺激排便。」一般醫療院所處方多為液狀,坊間也可買到粉末狀,遵照醫囑使用,其效果溫和顯少合併其他副作用,至多僅有腹瀉症狀,需服用2至3天才會出現效果,但因為其原理也是刺激腸胃,不建議長期使用,請務必跟專業兒科醫師或小兒腸胃專科醫師討論


6.聽從醫囑.服用軟便劑

  醫師會開立軟便劑,往往是因為便祕已經造成寶寶明顯不適或肛門受傷、流血,短時間內不得不採取的方式之一。陳慧文醫師指出,「使用軟便劑的最終目標是,趁這段時間養成良好的飲食及排便習慣,當不再使用軟便劑時也能正常排便。」


7.灌腸

  通常若是便祕情況無法透調整過日常生活飲食、物理治療與藥物服用達到改善,才會不得以使用灌腸這個極端方式。灌腸主要也是潤滑效果,能讓硬硬的大便順利排出。陳慧文醫師指出,醫療院所會使用較溫和的生理食鹽水進行灌腸,對小寶寶來說,一次擠1至2c.c.就足夠了,市面上販售的甘油球效果太強不建議2歲以內嬰兒使用。


適當預防治療.避免寶寶留下壞印象

  「臨床上有些爸爸媽媽長期幫寶寶灌腸,甚至挖大便,反而容易造成寶寶心理上的壓力與恐懼。」陳慧文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些寶寶從躺上床、打開尿布的瞬間,彷彿便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而嚎啕大哭、極力反抗;另外,若因為寶寶便祕情況持續未改善,而經常使用灌腸的救急方式,可能造成肛門括約肌長期外力刺激而失去自主便意反應。

  陳慧文醫師提醒,當便祕持續到寶寶1歲大後,寶寶已有認知且感受更加敏感,累積的心理壓力、經驗,會讓他不敢排便,反而造成惡性循環,她建議,「預防便祕最重要的是飲食調整,而均衡飲食習慣應從小培養,另外,若寶寶長期需要較激烈的方式,才能改善排便狀況,應交由專業兒科醫師或小兒腸胃專科醫師做診斷。」若為疾病所造成,早發現早治療對寶寶才是最好的。


(推薦文章:新手爸媽必知的「便便知識
(推薦文章:紙尿褲選購4大要點.讓寶寶遠離紅屁屁,還要不漏尿不炸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