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篇-6原則‧為孩子營造家事氛圍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第一個粉絲、觀眾,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讓父母感覺新奇和感動。當孩子會走、會跑,開始上學後,父母的角色卻不知不覺轉變成嚴格的導師,要求和期望愈來愈多;亦或過於放縱,而沒有給予基本規範。然而,孩子的第一個學習對象就是父母,過與不及的態度、飄忽不定的原則,都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反效果。
原則1:正向連結
讓孩子對家事產生正向感覺,有助於提高其做家事的意願。林素芬老師表示,父母儘量有意識地放下自己的權威感,從孩子角度觀看做家事這件事,毋須太刻意以金錢做為獎勵,有時只要小小的鼓勵、感謝,就能在孩子心中埋下對於做家事的自信與快樂感。
楊琳老師認為,單純的孩子滿足感低,一句真誠的讚美或擁抱,就能讓他們滿心喜悅。尤其在孩子做家事過程中,充分展現出能力,同時體會達成目標的成就感,更能喚起其內心的自我肯定價值及與團體的歸屬連結。
不宜採金錢獎勵
成就、喜悅、快樂……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最好、最有意義的獎賞。因此,林素芬老師和楊琳老師皆不建議父母,採取「以金錢或物質,教育或引誘孩子做家事」的方式。如此容易流於勢利,還來不及讓孩子建立正確觀念,就先學習到酬勞交換與利益取得,失去參與家事的意義。
原則2: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楊琳老師表示,家長的言行思維,對孩子而言就是「隱學習」教材。家長主動參與家務,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會起而效尤、跟著參與學習,達到家事是大家之事的自動協助觀念。
專注家事‧別被雜事打斷
林素芬老師則提醒,父母千萬要避免「邊玩手機或平板電腦,邊做家事」的行為,尤其許多人一聽到訊息、Line的提示聲,就放下手邊事物,轉移注意力,如此不但影響專注度、心情,打斷做家事的流程和時間,更會影響後續的行程,甚至是他人的時間。若這樣的行為模式被孩子關注到,久而久之就可能會模仿,而無法養成良好的做家事習慣。
原則3:製造機會
若想讓孩子慢慢進入家事的參與過程,有時候需仰賴家長來「營造時機」,如此孩子才清楚在何種情境中「可以協助哪些家事」,而不會養成毫不關心、事不關己、或置身事外的習性。
避免袖手旁觀
楊琳老師進一步說明,當孩子年幼、家長忙進忙出之際,只要孩子乖巧不吵鬧,家長通常覺得安心無罣念,甚至感到欣慰而滿足,較少想到要帶著孩子參與家事。等到孩子漸長,大人忙得團團轉時,卻未見孩子主動協助,內心不由得怨懟、失望或指責。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袖手旁觀」的個性,往往是早期父母的教導方式所致。因此,從初始就要製造讓孩子「主動參與」家事的機會,幫助其建立付出與盡責的觀念。
原則4:多多陪伴
現代多雙薪家庭,平日無法長時間和孩子緊密相處,因此,林素芬老師建議父母「善用假日,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不但能享受難得的陪伴時光,還能培養孩子做家事的感覺與習慣。
親子的共同學習
長時間的家事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的絕佳機會,能為兩者帶來極大幫助。對於父母來說,唯有和孩子相處、互動,才能經歷到觀察、磨合、探測底線等過程,進而了解其性格、思維,也能樹立起模範形象。
對於孩子而言,藉由觀察、模仿父母的動作,對做家事產生興趣,進而願意主動嘗試,連帶增加肢體和頭腦接受外界事物刺激的機會。更棒的是,孩子有了父母溫暖的陪伴,關係更親密,安心感提升,情緒也會較穩定。
原則5:堅持&放下
有時候,難免會碰到孩子做家事中途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分神,或突然對家事失去耐心而不想繼續的狀況,楊琳老師表示,此時的父母態度「是否夠堅持」相當關鍵。如果在父母需要孩子協助家事時,經不住孩子的撒嬌、哀求或抱怨等言行就妥協,不但無法培養其做家事的習慣,也會降低父母話語的公信力,難保之後不會再以同樣手段來耍賴。
因此,她建議父母,先和孩子「約法三章」。在參與家事過程中,若孩子一度表現想放棄的跡象,父母更應該堅持既定規則,儘可能以正向言語引導孩子繼續(例如:加油,還差一點就完成),直到完成(除非身體不適),如此才能讓孩子真正了解「負責」的重要性。
跟孩子站在同視線高度
林素芬老師表示,相信不少父母在面對新世代時,時常會發生原有價值觀「被挑戰」的狀況,孩子的任何疑問、反問等,都可能顛覆想像。這時候,父母要學著「放下」舊有思維,試著讓自己彎下腰,從孩子的視線去體驗不一樣的做家事方式,或許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原則6:信任尊重
楊琳老師表示,孩子參與家事的動機,多半是受好奇心的驅使,但也因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家事協助的成效勢必有限。此時,父母千萬別產生「平添麻煩與負擔」的心態,也不要有「年幼者能力有限,不需參與」的想法,這些都可能讓孩子產生不被肯定與信任的感覺,更枉論家事的認知與習慣之培養。
因此,父母要調整心態,「相信孩子能力,給予展現機會」。家事的種類多元,絕對有適合孩子能力的任務,只要多多參與,就能逐漸建立生活事物認知與能力。
聆聽孩子特質
林素芬老師提醒父母「尊重和認識孩子特質,仔細聆聽」,相信孩子一定做得到,而且還會發展出最適合他自己的方法。這時候,家長不妨先在孩子面前展現「快樂做家事」的狀態,不厭其煩,並引導孩子多方嘗試,慢慢地,孩子會建立做家事的獨有運作模式,自會找尋到自己的做事風格。
最忌負面情緒
任何參與家事的過程中,最忌以「負面情緒」為處理方式之一。林素芬老師舉例,有些媽媽難免有「不滿家人都在看電視卻不幫忙家事,生氣地站在電視機前拖地」的狀況,或許一時能威嚇到孩子,但也很可能會在其心中留下「家事好麻煩」、「做家事心情不好」等負面心態的聯想,對家事產生抗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