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發現子宮肌瘤怎麼辦?會影響生產嗎?
肌瘤位置關係大
得知懷孕時,心情常是既忐忑又興奮,但若此時產檢醫師透過超音波發現子宮肌瘤,往往會讓孕媽咪憂慮不安,一方面擔心危及胎兒,另一方面也害怕孕產不順利。
子宮肌瘤顧名思義,為生長於骨盆腔內、自子宮平滑肌增生出來的瘤狀組織,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大多為良性腫瘤,因為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而可能於懷孕產檢時才被發現。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致遠醫師表示,若將子宮比喻為房子,子宮肌瘤依其生長的位置可概分為三類,即垂掛在房子外(如:有蒂子宮漿膜下肌瘤或較為突出之韌帶內子宮肌瘤)、長在牆壁中(如:壁內肌瘤或較為突出沒入肌肉層之韌帶內子宮肌瘤)或長在房子內(如:黏膜下肌瘤)。
就症狀而言,連接子宮垂掛至子宮外的肌瘤通常較無症狀,也最不容易影響胎兒,只有在肌瘤長大、大到壓迫其他器官時,才比較可能有臨床症狀出現,如:壓迫到腹腔內胃腸道,就容易脹氣;壓迫到膀胱,就容易頻尿等。
而若肌瘤長在牆壁裡(子宮壁中),通常症狀也不見得明顯,對胎兒的影響則視肌瘤長大時,方向是往子宮腔內突出或是往腹腔(子宮外方向)突出,若是往內生長,就可能因為佔用到子宮腔內空間而影響胎兒,並依位置與生長狀況增加胎位不正或早產等併發症的可能性,若往外長大,則出現壓迫效應,即壓迫到孕媽咪其他器官而所出現的不舒適症狀。
第三種情況為肌瘤長在子宮腔內,此類型的肌瘤通常比較容易造成不孕或早期流產(例如:因長在子宮內膜上,造成著床不易,或是影響胚胎成長),順利懷孕後,也因為與胎兒共用空間,而有增加早產可能性或胎位不正的風險,但不致於造成畸胎或影響胎兒健康。
發現肌瘤仍可完成分娩
張致遠醫師指出,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能與胎兒和平共處,並順利完成分娩,但因為受女性荷爾蒙刺激的影響,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多半仍會持續長大,容易讓孕媽咪的妊娠生活造成比較多的不舒服,例如:壓迫造成的不舒服、肌瘤成長過速而因養分供應不及而壞死發炎造成的疼痛或子宮早期收縮等。
子宮肌瘤的疼痛通常是孕媽咪最難以忍受的不舒適,疼痛的發生總讓媽咪冷汗直流,懷孕中期,子宮肌瘤有時比較容易快速發展,造成疼痛的原因包含血液循環供應不佳,使血液輸送無法直達肌瘤深處而造成缺血壞死,或有蒂的肌瘤根部扭轉等所造成的疼痛,此時可請醫師協助開立安全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
此外,即便懷孕時發現子宮肌瘤,也不盡然沒有機會自然分娩,唯必須視其生長狀況、位置與對胎兒的影響,方能做出判斷。
子宮肌瘤與不孕
張致遠醫師強調,許多女性經常誤會子宮肌瘤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事實上,除非是肌瘤生長的位置明顯對懷孕形成阻礙,否則通常不會是造成不孕的主因。
臨床上,治療女性不孕,通常是在其他原因都排除後,才會進一步考慮處理子宮肌瘤來增加受孕機率,而若想懷孕前動手術拿掉肌瘤,一般也不會增加不孕的機會,除非是肌瘤深入子宮肌肉層太深,才有可能對子宮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否則多半不會因此傷害子宮而導致不易受孕或著床,只是手術過後,需視動刀位置避孕至少6個月以上,待傷口復原才能再次準備懷孕。
產後不影響恢復
若因為肌瘤的原因而必須選擇剖腹產,多數孕媽咪會希望生產時連同肌瘤一併處置,然而,因為懷孕期間,子宮本身與周遭的血流匯集量大,若貿然處置肌瘤,有可能引發大出血,因此一般都不會於剖腹時,同時處理肌瘤,通常會建議在產後恢復規律月經後,視情況再進行手術移除。
而除了子宮有較多或較大肌瘤的媽咪,產後比較容易有子宮收縮不佳與產後出血的可能性之外,產後恢復不會因為肌瘤而有所影響,臨床上也發現,哺餵母乳一段時間後,因為體內女性荷爾蒙暫時減少,會使子宮肌瘤受到的刺激減少,甚至有可能對肌瘤生長有所抑制,讓子宮肌瘤變小。
雖然子宮肌瘤切除後的再復發機率很高,但發展成惡性腫瘤的機會較少見,因此產後若沒有症狀則無須治療,或若有症狀與不安,可每3~6個月至門診定期追蹤,一般來說,產後子宮縮小,肌瘤也會隨之變小,或是隨著年紀越長,停經後就會逐漸變小。
中醫看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在中醫古籍中即有記載,珍仁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謝岳峰表示,子宮肌瘤的主要病因來自於「氣滯血瘀」,且多半與肝腎功能失調有所相關(中醫所指的肝包含:眼睛、精神、血液、循環、內分泌等系統;腎則與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包含荷爾蒙的分泌)有所相關),《黃帝內經》中記載:石瘕生于胞中,寒氣客于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于女子,可導而下。
中醫古籍普遍認同子宮肌瘤的發生非一夕之間造成,為經年累月的體質不調所導致,謝岳峰醫師解釋,例如:在經期或產後,胞脈空虛,風,寒、濕、熱邪乘虛侵入,或是長期讓負面情緒造成內傷、肝氣鬱結、或手術所造成的內傷,以及多孕多產的狀況等,都容易讓瘀血留於子宮,加上氣血不順無法排除子宮中瘀血,經年累月即成子宮肌瘤。
在中醫的觀點中,氣滯(氣血凝滯)的徵象要發展為血瘀(即成形為肌瘤),也許需要幾年以上的時間,即使西醫手術進行切除,若體質持續不調,也仍會因為病勢太強而輕易造成復發,且因為病勢已成,如果沒有適當調理及改善生活習慣,容易在短時間內復發。
臨床上,最常見的情況是體質虛弱,又因外來寒邪(包含依賴空調環境、嗜喝冰飲等生活習慣皆屬之)導致患者氣血凝滯,並積久未改善,久而久之就形成血瘀,並造成子宮肌瘤或肌腺瘤的發生。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需搭配習慣調整
對於子宮中的肌瘤,謝岳峰醫師坦言,若肌瘤小於5公分,中醫可依病勢大小及病患體質採用水煎藥或科學中藥配合針灸的治療方式讓肌瘤逐漸變小,但若大於5公分,病勢太強,則需靠西醫手術切除後,再進行中醫調理體質才能有助不再復發。
中醫調理的時間最少需時3個月,依個別情況拉長時間至1年以上都有可能,治療期間,患者可搭配西醫的追蹤治療,檢視肌瘤是否有逐漸變小,同時,也必須搭配日常飲食與作息的調整,方能達成治療目的。而懷孕期間若發現肌瘤,中醫通常會建議產後再積極治療,孕期中則從飲食忌口與調整生活習慣著手即可。
中醫觀點對肌瘤患者的日常建議
1.飲食忌口
忌口食物包含:
(1)寒涼食物:各式冰涼飲品、冰棒、生菜沙拉、生魚片,避免子宮受寒,阻礙氣血循環,造成氣滯血瘀體質出現。
(2)發性食物:避免或減少食用油炸與燒烤類食物,其他如:鵝肉、羊肉、蝦、蟹、花椒、胡椒、薑等調味料,也都屬於中醫所謂的發性食物,若食用過多易使體質躁熱,不利治療子宮肌瘤。
(3)滋補藥膳:藥膳中為中藥成分,應依照病患體質,由合格中醫師診斷之後開出「因人制宜」的藥膳,應避免自行食用十全排骨湯、四物雞、八珍湯、薑母鴨、羊肉爐等中醫藥膳食補中常見的滋補與養生藥膳,減少讓肌瘤產生病變與增大的可能。
(4)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包含山藥、蜂王乳、紫河車、雪蛤、甲魚、豆類等含有豐富維他命E、女性荷爾蒙或雌激素的食物,應減少食用,避免刺激子宮肌瘤增生。而豆漿,因性質平和,只要控制每日飲用量(約600c.c以內),同時,減少黃豆、豆類食品或動物性荷爾蒙如:蝦卵、魚卵、雞蛋、蟹黃等食物的攝取,則不需過度擔憂刺激子宮肌瘤反造成其增生、惡化的情況發生。
2.多攝取補血食物
飲食中多補充如:櫻桃、葡萄、蘋果、菠菜、紅莧菜等有關補血的蔬菜水果,讓血足則氣行,氣行而不血瘀。
3.健康情緒
中醫認為女子先天以肝為主,肝主宰了女性的月經、分泌物、懷孕與生產等身體大事,心情會影響肝的運行,因此保持好情緒十分重要,可促進女性的健康。
4.時常運動
保持適當體重、不熬夜有助維持良好的內分泌運行,而經常運動更可幫助改善氣滯血瘀的體質狀況,建議可時常進行腹腔部位的運動,如:仰臥起坐,可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腔內的瘀血狀況。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子宮肌瘤=不孕?一定要摘除整個子宮?關於「子宮肌瘤」你該知道的事
.子宮肌瘤不一定得開刀切除!中醫治療減少不孕風險
.子宮肌瘤會影響懷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