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嗎?
寶寶開始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階段,稱為牙牙學語期,經過感官功能接受外在刺激所累積的經驗與認知,以及臉部神經、肌肉、舌頭靈活度等功能成熟運作,能夠逐漸「說」出具有意義的單字。語言發展可能受生理、心理狀態、外在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若擔心寶寶在語言能力發展是否慢了,爸爸媽媽更要尋求正確的資源管道,引導孩子步入正軌。
何謂發展遲緩?
發展是指一個人在認知、語言、溝通、情緒、社會適應等各方面進步、成熟的變化過程。一般而言,內在的生理發育(身高、體重、各器官等)以及外在環境刺激(聲音輸入、經驗學習等),都是影響孩子發展的因素,但是每個孩子成長的軌跡,順序與速度並不完全相同,因此,發展遲緩的定義是指,未滿6歲的孩子與絕大部分同齡孩子相較,有明顯落後或異常的現象,例如:動作、認知、語言溝通、社會情緒等方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約為6%~8%。
認識語言發展
詞彙、語法、語意、語用與發音為構成語言的5大要素,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語言治療師張綺芬表示,聽覺是聲音的輸入,說話則是聲音的輸出,對寶寶來說,開始出現呢喃、咿咿呀呀聲音的時期,便是他開始試著模仿照顧者的聲音、話語以及神情等結合的反應。直至寶寶大腦累積的認知經驗與口部的神經、肌肉、舌頭靈活度等能力並進與運用,說出口的「話」便會從牙牙學語進步到單一詞彙、字句結合,直至與成人相近的語言能力。
張綺芬理事長進一步舉例說明:寶寶的第一個字通常會在1歲左右出現,第一個學會的字通常是爸爸、媽媽或是主要照顧者的稱謂;接著在1~2歲之間,開始出現合乎語法的句子,例如媽媽抱抱、媽媽ㄋㄟㄋㄟ等,而在不斷地輸入語言刺激與開口說的經驗累積過程,通常2歲大的孩子,多半已經能夠和成人對答如流,她提醒,因為孩子的口腔能力發展在此階段尚未成熟,若發音較不標準,不需急於糾正。
奠定語言發展基礎.咀嚼能力
一般而言,胎兒在24~25週大時,開始會有吞嚥羊水的反應,出生後,透過吸吮與吞嚥一連串的動作,自然能夠學會喝奶,但是等到寶寶開始接觸液體以外的食物,慢慢需要透過咀嚼,才能將口中的食物磨碎、下嚥,但是咀嚼並非與身俱來的能力,需要經過練習與經驗累積才能形成。張綺芬理事長表示,臨床上若寶寶口腔能力不好,語言發展也會受阻,因為說話和咀嚼一樣,都需要舌頭與臉部肌肉、神經與大腦協同運作。
瓶餵VS.親餵
對寶寶來說,奶瓶餵食與乳房餵食,動用的臉部肌肉群是不同的,使用奶瓶餵食,只要嘴唇輕抿奶嘴,奶水就會直接流進口腔;乳房餵食,寶寶則必須動用到較多臉部的大肌肉與力氣,才能吸吮出奶水,相較之下,親餵較能訓練寶寶口腔肌肉。
副食品添加
當寶寶還沒長出牙齒時,並不代表他只能吃液體食物,因為牙齦下面的齒骨槽內有牙齒的胚胎,具有硬度,只要口腔肌肉有正常的肌力,也可以吃質地較軟的糊狀或泥狀食物。開始冒出牙齒時,可以讓寶寶嘗試易被唾液融化並具有硬度和脆度的米果類餅乾,循序漸進給予不同口感的食物刺激,經過一次次的學習,自然能提升口腔肌肉力量與舌頭靈活度,有助語言發展。
刺激語言發展.正確陪伴與互動
每個寶寶天生有不同的氣質、個性,喜歡的事物各不相同,在自己較有興趣及喜愛的事物花時間、心思,因不斷練習而熟悉,自然發展較快,而總是被忽略的部分,則會有學得較慢的情況。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重要媒介,發展較慢容易被發現,但造成語言發展慢了的原因,卻有種種不易被發現的可能,張綺芬理事長強調,若無其他疾病或是發展障礙,爸爸媽媽應該回頭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
問題1.缺乏互動
網路、3C產品已經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但便利的科技卻也是減少親子互動的頭號殺手,張綺芬理事長指出,臨床上常有照顧者雖然陪伴在寶寶身邊,但真正和寶寶互動的時間,遠比不上使用手機播放影片給寶寶看,語言學習若只有單方面的輸入、被動接受,無法經大腦提出並思考、輸出,便不容易形成系統性的學習。張綺芬理事長舉例,日常陪伴多和孩子說話,照顧者可以藉由讀繪本、玩布偶等方式,搭配語調豐富的言語,或許他還不具備表達能力,但在照顧者的自問自答之中,寶寶會逐漸懂得語言溝通這件事。
問題2.缺乏動機
若寶寶不需要開口,只要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能夠滿足所有需求,寶寶自然不會覺得開口說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張綺芬理事長建議,若寶寶2歲大,仍未有明顯的語言能力,可以試著讓孩子提早進入團體生活,因為幼兒園和家裡的生活模式不同,規律學習、同儕影響有助刺激孩子口語表達的動機。
語言發展是否慢了?
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相當複雜,如聽覺障礙、情緒障礙、父母過分溺愛、親子缺乏互動、神經傷害、自閉症等,張綺芬理事長指出,若爸爸媽媽對孩子有語言發展較慢的疑慮,可從其日常生活的行為觀察,一般而言,0~3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此階段是神經、器官邁向成熟的時期,若能及時發現問題,便能及時給予孩子最佳協助。
不滿1歲的寶寶與成人的溝通主要是以「非言語」的方法為主,因此,爸爸媽媽能運用肢體動作、手勢與孩子溝通;在寶寶還沒有「說」的能力時,從牙牙學語期便會開始想要模仿大人的神情、聲音;說話需要運用舌頭、嘴部肌肉與大腦、神經等協同運作,因此,可觀察寶寶是否拒絕吃固體或是有硬度的食物,來判斷口腔能力發展是否並進?
一般而言,2歲大的寶寶已經累積相當的語彙能力,因此,若語言發展較慢,2~3歲必須積極追蹤其口語能力、字句結合、吞嚥進食能力等,張綺芬理事長舉例說明:若孩子的發展有明顯落差且合併吞嚥障礙,此階段便可及早針對發展障礙處著手治療;但如果只有單純說話比較慢,並無其他發展障礙,會利用標準化測驗,了解爸爸媽媽與孩子相處的種種情況進行評估,再做後續輔助治療。
認識語言治療師
語言治療的課程多以協助爸爸媽媽引導孩子的親子互動為主,而語言治療師的選擇可以是醫院,也可以是診所,張綺芬理事長表示,語言治療師的養成教育、專業課程、實習時數都是一樣的,但由於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每個治療師會針對自己較有興趣的方向加以著墨,教學風格也會有所不同,她建議,除了針對不同專長選擇之外,最重要的是,父母對於語言治療師治療技巧的認同與適應。
早發現早治療.許寶寶一個美好的未來
雖然我們期待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順利成長,但有許多不可抗拒因素,如聽力受損、自閉症、智力嚴重不足等問題,導致孩子無法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但是大多數的孩子並無天生缺陷,卻可能因為爸爸媽媽的忽略、過度寵愛等原因,限制其發展,導致語言發展落後其他同齡的孩子,張綺芬理事長表示,起跑點輸了,並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趕上,只要肯用心並配合專業治療師的引導,每個孩子的未來都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