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當心6個月以下寶寶陷入肺炎鏈球菌危機
寶寶一不小心感冒,肺炎鏈球菌將會趁機入侵,很有可能引發肺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尤其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不能接種流感疫苗,醫師提醒寶寶應從2個月大後,開始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給孩子更廣泛的保護!
1歲大的安安,沒有接種過疫苗, 因感冒發燒住院,但就在要出院的那天,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不好的症狀,突然併發肺炎轉進加護病房!每年秋冬,只要天氣一變冷,這樣的小病人特別多,病房外,父母焦急地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懂明明是簡單的小感冒,怎麼才過了一、兩天,病情竟急轉直下,變得這麼嚴重!台北榮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吳克恭醫師表示,像安安這樣的病例,在過去很常見,從原本的小感冒,突然演變成嚴重的肺炎,讓家長措手不及。吳克恭主任提醒媽咪,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有效增強寶寶抵抗力!
6個月以下新生兒無法施打流感疫苗 慎防感冒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
台北榮總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吳克恭醫師指出,這個季節天氣不穩定,氣溫變化大,抵抗力低的寶寶容易罹患流行性感冒,尤其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不能接種流感疫苗,罹患流感併發嚴重併發症機率易增加。
吳克恭醫師指出肺炎鏈球菌原本就潛藏於寶寶鼻腔中,若遇到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時,肺炎鏈球菌就會侵入呼吸道或血液。造成的疾病又可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非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包括中耳炎、鼻竇炎等,通常症狀較輕微,適當治療後能恢復健康;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則包括菌血性肺炎、腦膜炎或敗血症等,如果病情惡化,易導致器官嚴重受損,過於嚴重也可能致命,以腦膜炎的例子來說,即使寶寶痊癒,仍可能會有痙攣、癲癇,或是智力、聽力障礙等嚴重後遺症。肺炎鏈球菌疾病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時段發生,但天氣一冷,病菌、病毒就特別活躍,秋冬季節常是感染高峰期,媽咪們要特別注意!
19A來勢洶洶嚴重者可奪命
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目前國內感染血清型19A的病例,從2008年到2011年,5歲以下幼兒感染比例已經從12.2%上升至48.3%,四年內暴增四倍,成為台灣幼兒感染肺炎鏈球菌最多的血清型,且感染人數持續攀升。攀升原因是因為舊型疫苗並未涵蓋19A血清型,即使小朋友已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仍有被感染的可能。吳克恭醫師指出血清型19A具有高盛行、高抗藥及高侵襲的三高特性,除了高抗藥性,增加治療上的困難,感染血清型19A之後通常病症都會十分嚴重,也容易引發其他嚴重的併發症,潛在可能致命的危險性,且病程很短,容易引發致命的敗血性休克,以及永久性智力傷害的腦膜炎,恐造成腦部受損等終生後遺症,因此家長不可不提早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勤洗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免疫力
為了防範疾病的傳染,吳克恭醫師表示照顧小朋友時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像是勤洗手,若有流鼻涕或咳嗽症狀,務必戴口罩。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吳克恭主任表示,定期接種疫苗可增加免疫力,降低嚴重疾病及併發症之發生,建議寶寶2個月大時,可直接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是國內目前唯一涵蓋血清型19A 的結合型疫苗,並依據建議接種時程(滿2、4、6個月及12-15個月時)完整接種四劑,讓寶寶具備完整抗體。
醫師貼心建議:秋冬流感旺季,如何增加寶寶抵抗力?
˙寶寶作息正常
˙營養均衡
˙維持良好居家通風環境
˙避免帶寶寶到公共場合
˙媽咪需洗手,才能餵奶
˙家庭成員從外頭返家後,應立即洗手,才能接觸寶寶
˙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