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馬鈴薯餅(後期離乳副食品.10~12個月)
台灣的馬鈴薯盛產期是11月至隔年4月,主要成分為澱粉,屬於主食類,含維生素C與鉀,在歐洲有「大地的蘋果」美稱。
內含蛋白質、維生素B1、鈣、鐵、鋅、鎂等營養素,因此有人稱其為「植物肉」;含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很好入菜,是寶寶副食品的好選擇。挑選時,需注意外形橢圓較好,外皮光滑為佳,應避免挑選已經發芽,或芽眼處表皮較綠的馬鈴薯,以防食用中毒。
材料:
馬鈴薯50g,玉米粒20g,軟飯50g
做法:
1.將馬鈴薯洗淨去皮並蒸熟,研磨成泥。
2.玉米粒煮熟,以食物調理機或攪拌棒攪碎成玉米醬。
3.在馬鈴薯泥中,加入玉米醬與軟飯,拌勻。
4.將做法3的玉米馬鈴薯飯泥分成小份,搓圓後壓扁成餅狀,再用烤箱烤熟透成金黃色即可。
營養師小叮嚀
1.玉米富含蛋白質、醣類、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硒、鎂、鐵、磷等營養素,可幫助寶寶腸胃道的消化,其甜味亦可增加寶寶食欲。
2.烤過的馬鈴薯香味讓寶寶相當喜愛,但比水煮的馬鈴薯還要難被消化,所以每個圓餅的份量不可抓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