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4 Point 分娩不怕體力透支
對即將臨盆的準媽咪來說,要進入產房的產檯前,多半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情,一來擔心胎兒的健康狀況;二來害怕產程中要面對未知的疼痛過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蘇鴻文表示,產程是否順利?其實跟孕媽咪是否「把力氣用在對的時刻」密切相關。
分娩過程雖對孕媽咪來說是個未知數,且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皆有不同,產程中所需耗費的時間也就因人而異,蘇鴻文醫師指出,雖無法事前預防或做充分準備,但只要掌握住幾個關鍵,確實能讓孕媽咪保持體力,讓分娩過程更為順利。
Point 1~事前功課要做好
一般來說,正常的產程約需耗費12~16小時。也就是說,除非是急產,否則每位產婦都要保證有足夠的體力,才能順利分娩。不過,很多孕媽咪都以為產痛很痛?自己可能無法忍受;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大約15%的產婦只覺得輕微疼痛,35%的產婦感受中等;只有50%的產婦會覺得是無法忍受的疼動。很多時候,是因為分娩過程很耗費體力,且感覺遙遙無期,才對分娩過程產生恐懼。
蘇鴻文醫師提出,孕媽咪宜在產前多了解實際待產的狀況,才不會因為無所知而產生恐懼,令分娩成為痛苦之旅。他建議孕媽咪有空閒時,可多參加媽媽教室,除了能有效消除恐懼,還能多多學習正確的呼吸方式,降低分娩時用不對力而白費力氣。
Point 2~平日培養運動習慣
分娩過程耗時耗力,但若平日就有運動習慣,除了可以避免體重上升速度過快的危險外,也能讓生產過程較為順利。確實,身體健康的孕媽咪會比體質柔弱者更能忍受生產過程,且生下的寶寶也比較有耐力好帶養。蘇鴻文醫師說,孕媽咪可在產前做孕婦瑜伽、散步等,只要是有持續且保持適合孕婦做的舒緩活動,都能讓自己醞釀好體力。不過,仍建議採取的運動需請教專業,才能了解哪些運動適合自己,避免發生危險。
無痛分娩也有助維持體力
除了孕媽咪與親友的協助外,施打「減痛分娩」也是輕鬆度過難熬產程一個不錯的方式。減痛分娩就是一般人常說的「無痛分娩」,不過由於每個人對產痛的容忍度不同,是否需要施打,需視產程當中,準媽咪對產痛的忍受度及產程的順利與否而定,並沒有標準答案。
一般來說,施打的時機通常是當產程確定開始時、子宮收縮頻繁,分娩有一定強度時,即開始施行減痛分娩,通常是子宮頸大於3公分後就可施行。不過,由於施打減痛分娩,會讓準媽咪對疼痛反應變得遲鈍,在產程過程中會出現用力時無法集中且用力點不正確的困難,這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從旁協助用力,甚至需使用生產輔助用具(如:真空吸引、低位產鉗)來幫助生產。
Point 3~親友的支持很重要
蘇鴻文醫師指出,當子宮收縮時,確實會令準媽咪不由自主地用力,且痛起來無法控制,但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除了生理性的因素外,心理性的因素也佔了很大一部分;這時,身旁親友的鼓勵就變得相當重要。除了可以在言語上給予安慰,協助孕媽咪共同施行拉梅茲呼吸法外,適時地轉移孕媽咪的注意力,甚至稍加搭配按摩,舒緩緊繃的肌肉,都是身旁親友團可以幫忙的事。
Point 4~飲食習慣要顧好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營養務必均衡且足夠,到了懷孕後期,由於胎兒體重增加速度快,母體為了要儲備營養為分娩的體力消耗做準備,若是進食不足,容易影響子宮收縮力道與產程的正常進展,因此產前可多食用補氣、養血等飲食。例如:含鐵量高的食物可以降低生產過程中大量失血的危險;高蛋白質食物亦可補充熱量,增加體力。不論如何,平日良好的飲食習慣要逐漸養成,只要孕程營養充足、維持正常的體重增加速度,不讓體重超重或特意不吃減肥,滿足孕期各階段所需的熱量需求,不但能確保胎兒的健康,也能讓孕媽咪臨產前順利分娩。
網路有人這樣說~產程飲食能保持體力?
細心的孕媽咪若有上網搜尋生產過程的實戰心得,不難發現有些文章告誡孕媽咪如何在分娩時保持體力的小方法,對此,小編特地請教醫師予以解答,讓心存困惑的孕媽咪能解開迷團,找出正確的順產方式。
Q:聽說在分娩前的宮縮間隔喝水,可以減輕疼痛、保持體力?
A:蘇鴻文醫師指出,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飲食與分娩時能否保持體力有直接關聯,若希望產程中體力不透支,應該是與孕媽咪平日的飲食內容較有關係。不過,他提起,在利用拉梅茲呼吸法時,吹氣的過程中,確實會讓孕媽咪覺得口乾舌燥,適當時機喝一點水,或者能感覺較為舒服。
Q:在分娩時,當子宮頸口全開時,可以吃一些巧克力補充熱量,維持分娩的體力?但生產過程不是應該要完全禁食?能吃東西嗎?
A:蘇鴻文醫師解釋,現在許多醫院都已強調人性化生產,少有強制要求產婦全面禁食的狀況,除非在產程中發現有需要緊急動刀的狀況出現,或者孕媽咪曾在產檢過程中就出現較多的狀況。不過,他強調,在產程中吃巧克力還需咀嚼,算起來仍需花費力氣,因此他建議,產程若拖太久,或許可以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補充營養;多飲湯水以補充水分,也是不錯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