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年菜6大不良成分 孕媽咪過年小心吃

年菜6大不良成分 孕媽咪過年小心吃

年糕、紅燒魚、長年菜、臘肉、腰果、花生糖……琳瑯滿目的年節料理及食品紛紛出籠,令人食指大動。然而,在大快朵頤的同時,孕媽咪們別忘了多留意年菜成分,才能在春節期間吃得安心又健康喔!

文章目錄

1 鈉 血壓高的兇手

鹽、醬油、味精,都是含鈉量較高的調味品。現代人的口味普遍偏重,常會在料理時添加較多的調味料,總覺得這樣的料理味道才會香、顏色比較漂亮、也比較好下飯;更別說逢年過節一道道豐盛精緻的年菜,從外表到口味,不但讓人目不轉睛,還會口齒留香。然而,在這些年菜色、香、味俱全的背後,卻蘊含著「高鈉」的健康危機。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組長官小燕表示,平均每人每天的建議鹽分攝取量約為6公克以下;然而,從小吃、熱炒到合菜等,台灣人普遍習慣口味偏重的料理,因此實際上平均每人每天的鹽分攝取量約在10~12公克。如果每人每天的攝取量仍然超過這個標準,那就很可能會有血壓升高的危機出現。

官小燕說明,常見於年節料理的醃製類食品如醬瓜、香腸等,因為製作過程及需要保鮮之故,常以大量的鹽分調味;至於其他經過層層手續而呈現多汁味美的燉煮年菜等,其味道豐富的肉汁或菜湯,更是幫助不少人開胃下飯。然而,這時候卻往往已經攝取過量的鈉和油脂,如果連續好幾天如此,容易導致血壓升高等症狀,對原先有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來說,更是危險。

飲食小祕訣

孕媽咪的體質敏感,抵抗力也比平常較弱,有時候容易發生水腫,因此在年節的飲食攝取上更需要特別小心注意。不過,針對坊間提出「孕媽咪需忌鹽飲食」的說法,官小燕認為,孕媽咪倒不需要口味一下子變得太淡,只要符合平日均衡適量的攝取,維持平穩的血壓狀況即可。

2 亞硝酸鹽 易引發致癌物質

亞硝酸鹽常見於香腸、臘肉、培根、火腿等醃漬類食物,主要作用為使肉品產生漂亮的醃漬肉色,還能延緩酸敗的發生、防止細菌生長,並能使加工肉品產生特殊的醃肉風味。

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所造成的最大傷害,就是和含胺類食物(如肉類、海鮮)作用後,會產生「亞硝酸胺」的致癌物質。官小燕建議,當孕媽咪準備富含年味的醃漬肉品時,務必注意避免同時準備海產類等可能含胺食材,以免兩者一同誤食,而在體內產生不良影響。

針對採購方面,官小燕提出選擇醃漬類肉品的三個依據:大品牌、聲譽佳、通過政府機關檢驗。他進一步說明,由於多數人並不知道加工肉品的製作過程,因此最好還是挑選品牌大、聲譽佳的肉製品為佳,通常這些肉品都會合格通過行政院衛生署的肉品檢驗(例如CAS),在製作過程及添加物方面均按照安全規定及劑量,所以孕媽咪可食用無虞,不需太過擔心。

飲食小祕訣

官小燕也提供一個挑選醃製肉品的小祕訣。挑選時,孕媽咪記得仔細看包裝上的成分表示,除了看看亞硝酸鹽含量是否在標準內外,也應注意此肉品是否同時有維生素C和E相關成分,這是因為維生素能幫助抑制亞硝酸鹽和胺類的反應,阻止產生亞硝酸胺的致癌物質,進而能減低肉品攝入後對孕媽咪的傷害。

3黃麴毒素 增加罹癌風險

五穀類、乾果類等,是孕媽咪準備年節料理時不可缺少的項目。不過,在普遍溼冷的冬季,更需要特別留心保存,這是因為當空氣中溼度和溫度都偏高時,這些食品很容易因為保存不當,進而產生「黃麴毒素」。根據醫學研究,長期少量食用黃麴毒素,容易導致肝細胞的突變,造成肝癌的發生,尤其還會使B型、C型肝炎患者及帶原者罹患癌症的風險增高。

官小燕表示,乾果類中,又以花生及其製品容易產生黃麴毒素,此外,一般家禽的內臟也可能含有毒素。她進一步解釋,如果家禽幼年被餵食的是不新鮮(如發霉)的飼料,這些黃麴毒素就會累積在家禽體內;長大被人類烹調食用後,可能因此沉積在人體內,長久下來將會有不良影響。由於內臟料理如滷味、火鍋等,是年節期間圍爐常見的佳餚,因此孕媽咪如需選購這類食物時,不可不慎。

雖然黃麴毒素在經過高溫加熱後可去除,但官小燕仍建議,孕媽咪盡量避免選購內臟;如果真的需要,也要選擇品質佳、有通過檢驗的店家,避免購買加工過度及來路不明的食品。

飲食小祕訣

官小燕建議,在挑選乾果類如杏仁或核桃時,如果其周遭已經出現白色粉末,且口感也不夠脆,聞起來還有臭油味時,最好趕快丟棄,千萬別繼續食用。

4高油脂心血管疾病的根源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現代人的餐飲多數為「高油脂、少纖維」的型態。官小燕表示,一般可從油亮外表及肥肉口感得知其是否為高油脂食物,例如油炸食品、動物外皮等等皆是。
官小燕強調,高油脂對人體而言,幾乎是百害而無一益的。根據營養學研究,1公克的油能產生9大卡的熱量,如果攝取過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體型變胖;此外,還可能促使孕媽咪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升高,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硬化)、乳癌、脂肪肝……等病症。對此官小燕建議,孕媽咪最好能按照行政院衛生署的「孕哺期每日飲食建議」,均衡攝取,其中油脂類部分,每天僅需攝取2~3匙即可。

飲食小祕訣

孕媽咪在料理年菜時,也可以調整烹調方式,減少油量的使用。例如年菜中必備的「長年菜」芥菜,相當容易吸油,官小燕建議可採用水煮汆燙烹調;其他如魚類,不一定非要吃糖醋魚不可,可嘗試採用蒸煮的方式。這兩種烹調方式不但能帶出食物的原有鮮味,還能減少營養流失。

5 硼砂、過氧化氫、防腐劑 影響肝腎功能

一提到圍爐吃火鍋,首先想到的就是「火鍋料」,缺少了它們,就好像這一鍋吃得不夠圓滿和豐富。不過,這些琳瑯滿目的凍豆腐、魚丸、魚板、……卻可能含有多種危害人體的成分。
官小燕說明,硼砂、過氧化氫和防腐劑,是不肖業者添加在火鍋料加工製品、年糕、油麵、豆類加工品之中,大多是用來維持口感較有彈性、使外觀好看、顏色較白、穩定品質以及增加保存性等;如果連續攝取,會在體內蓄積,妨礙消化酵素作用,抑制營養素吸收,嚴重時會嘔吐、腹瀉,甚至可能休克而危及性命。故在食品中,這些是禁止添加的。

飲食小祕訣

官小燕認為,吃火鍋不一定非要火鍋料不可,多以天然食材為主,營養又健康;如果真的覺得少一味不行,她建議孕媽咪在挑選時,盡量選擇品質穩定的品牌;可以的話,也可以自行製作,衛生又營養,如製作簡易凍豆腐,只要將板豆腐切成適當大小,拿至冷凍庫後,隔天就會變成凍豆腐的樣子,煮出來的口感可不輸外面製作的。

6 膽固醇 高血脂的元凶

膽固醇是人體所需成分之一,唯攝取量須控制得宜,以免造成體內的膽固醇過高。官小燕說,年菜中普遍含大魚大肉,因此動物性脂肪含量也較高,一旦大量食用,容易使體內膽固醇上升,輕則發胖,重則導致心血管疾病。不過,官小燕也特別表示,雖然吃多了膽固醇對身體並不好,但也千萬不要什麼東西都不吃。尤其對孕媽咪來說,如果體內膽固醇過低,反而會營養不良,進而影響胎兒的發育狀況。

想要預防膽固醇過多或降低膽固醇,官小燕建議,多攝取富含「高纖維」的天然蔬果,就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依照行政院衛生署的「孕哺期每日飲食建議」,孕媽咪最好每天能攝取2~3個的水果和3~5碟的蔬菜,種類愈多元愈好。

均衡、適量、淺嘗為原則

最後,官小燕建議,孕媽咪在過年期間的飲食,其實不需要特別限制什麼,只要能夠遵守「均衡、適量、淺嘗」的原則,烹調時留意「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的方向,多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盡量少吃除了糖分無其他營養的甜食,就能夠過個輕鬆又健康的好年!

官小燕 營養師
現任/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組長
經歷/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師
學歷/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