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說話好好玩-觀念篇 稱職的引導者‧非爸媽莫屬

說話好好玩-觀念篇 稱職的引導者‧非爸媽莫屬

觀念篇 稱職的引導者‧非爸媽莫屬

文章目錄

由於語言的學習必須在自然的環境下進行,才有意義,換言之,就是在親子相處互動中,bobo透過聽覺聽父母說話的音調、透過視覺看著父母的嘴型變化,並感受父母的情緒起伏,一點一滴學習如何說話,因此,爸媽責無旁貸地要當個稱職的引導者,為bobo奠定良好的語言發展基礎。


在語言的學習上,常會看到窘狀:好話學得慢,髒話卻很快上口,如果爸媽經常口出不雅言詞,很快地,孩子就像「小鸚鵡」一樣脫口而出。父母是孩子的學習對象,你想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子,不要忘記先從自己做起!

這樣做‧成為最佳啟蒙師

父母難免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無法善盡教導之責,其實在bobo零歲至三歲的階段,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引導,給予適當的刺激,啟發他的能力,以扎下穩固的根基。未來,孩子自會朝向其有興趣的領域學習,打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Must do 1花時間用心陪孩子

賴怡如治療師強調,bobo只要有父母陪伴,學什麼都容易有效果!因為與父母在一起,讓他有安心的感覺,進而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使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的欲望與學習的熱情,逐漸展現出應有的能力。

Must do 2成為學習的好榜樣

孩子有如父母的翻版!bobo從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學到了說話的態度、語調、速度與用語方式等等,想要bobo有得體的表現,父母就必須提供正確的示範「以身作則」,否則,有一天你突然從bobo口中聽到「熟悉」卻不甚文雅的話,想要「刪除再重灌軟體」已來不及了!

Must do 3提供豐富生活經驗

洪玉滿所長表示,語言能力與認知發展相輔相成,而這兩者都是從生活中學習。她以「珍珠」為例,可能是指昂貴的珍珠,也可能是國民飲料珍珠奶茶的粉圓,類似這樣的同音語彙經常可見,如果父母經常陪著bobo體驗生活、累積經驗,他自然有正確分辨的能力,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Must do 4創造用語言的情境

賴怡如治療師指出,有的媽媽過分保護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媽媽就立刻滿足孩子的需求,根本不需要使用語言,這樣無形中阻礙語言能力的發展。她表示,語言要經常使用,不時製造需要使用語言的溝通環境,在「互動→吸收→累積→運用」的循環下,並透過多樣性的練習,才能提高bobo運用語言的純熟度。

Must do 5建立一致教養原則

如果與長輩同住,一定要事先建立一致的教養原則,賴怡如治療師表示,也許媽媽會要求孩子用口語表達「我想吃」的需求後,再給予滿足,但也許長輩認為想吃就吃,何必還要說完才能吃。看準大人有不一樣的教養原則,孩子會聰明的鑽「漏洞」,無形中,卻失去學習、運用的好機會。

Must do 6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彭菊仙特別強調,「閱讀」是一定要做的事!她說,「bobo愛聽故事,而且聽一千遍也不厭煩,不一定要讀很多的繪本,只要他覺得有趣的,反覆讀也不錯」,等到bobo會簡單的語彙時,就「換他說」,父母會訝異「當時所讀的一字一句,他都有吸收」。彭菊仙指出,閱讀的世界廣泛多元,讀故事給bobo聽,可讓他學到豐富的語彙、說話的表情,有助口語能力的提升;當他能自行閱讀時,更是踏進智慧殿堂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