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與浩鼎合作展開卵巢癌主動免疫療法試驗
馬偕紀念醫院與台灣浩鼎生技公司合作,即將展開卵巢癌癌症疫苗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計畫。
即日起,凡首次診斷出第二期(含)以上,或第一次復發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及含鉑金類藥物化學治療後,確定癌症未繼續進展的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腹膜癌病患,經評估後,可使用此一OBI-822癌症疫苗治療,希望能藉此改善治療效果和預後。
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解釋,採用癌症疫苗治療癌症,是近年來逐步受到重視的癌症主動免疫療法;人體癌細胞表面常存有特定的醣類抗原,在正常細胞表現量極低,甚至不會表現;因此,這些抗原可作為辨認癌細胞的標幟,並成為癌症治療藥物的潛在標的;利用它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反應,起而對抗惡性腫瘤。和傳統蛋白質或核糖核酸抗原比較起來,這種醣類抗原更具專一性和免疫性,也較沒有耐受性的問題。
Globo H 是1983年Hakamori教授自人體乳癌細胞中發現的醣脂類,它在很多癌症如乳癌、攝護腺癌及肺癌等表面,也都有一定比例會表現出Globo H。馬偕醫院由國科會國家型科技計畫補助的研究計畫,兩年前即發現,至少有70~80%病人的卵巢癌細胞,存在有Globo H 及其前趨醣脂質的抗原位置。利用醣化物序列晶片測定也發現,有不少卵巢癌病人血清中可以找到對抗Globo H或其前趨醣脂質的自發性抗體,證實Globo H的確可以引發卵巢癌病人的免疫反應。
Globo H 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六醣分子,開發OBI-822癌症疫苗的台灣浩鼎生技公司(OBI)董事長張念慈指出,過去Globo H無法大量製造,所幸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以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技術,突破了醣類生產瓶頸,可以大量製造Globo H;浩鼎(OBI)已獲得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授權的平台與技術,順利合成Globo H;並自美國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 單獨技轉OBI-822,將Globo H連接至KLH,發展出癌症疫苗OBI-822為全球第一個針對轉移式乳癌的主動式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