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植物 趣味Q&A
Q:為什麼我們吃的蓮藕總是坑坑洞洞的呢?
A:這些圓圓的孔洞,可不是媽媽雕出來的哦!蓮藕是荷花的地下莖,因為長期埋浸在水底的淤泥裡,為了呼吸,便發展出協助透氣的適應構造,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孔洞,這樣才能讓每一個細胞都能獲得氧氣的供應。
Q:植物要睡覺嗎?
A:不只動物需要睡眠,有些植物也需要睡眠喔!像是鳳凰木的羽狀複葉會兩兩閉合等,還有許多植物的花,在夜晚也會閉合。當植物們在進行「睡眠運動」時,可減少夜間熱量和水分的散失,也可以保護花朵中柔嫩的部分,避免受到低溫的傷害。
Q:樹木會怕冷嗎?
A:會!每到冬天,經常可見路邊新種的行道樹被包上層稻桿,就是替樹木保暖用的。不過,不是所有的樹木都會怕冷,像熱帶植物與寒帶植物,對溫度的容忍度就不同。一般來說,只要溫度低於4℃,植物的生理作用就幾乎停止,或維持在一定程度以下,所以有些熱帶的樹種,甚至會有被凍死的可能喔!
Q:天冷的時候,為什麼有些樹的綠葉會變色呢?像是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成紅色的?
A:植物的葉片中,除了含量較大的葉綠素外,還有黃色的葉黃素、胡蘿蔔素、紅色的花青素等,有些植物到了秋冬的時後,會將葉綠體、葉綠素漸漸分解,回收儲藏在莖或根的部位。所以當葉子裡的葉綠素沒有了的時候,其它色素的顏色就會顯露出來。而楓葉中貯存的糖分,還會分解轉變成花青素,使葉片的顏色更加豔紅。
Q:植物也有分男生、女生嗎?
A:並不是動物才有生殖器官,植物也有喔!花和果實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雌蕊、雄蕊就是用來判別植物性別的方式。只有雌蕊的花就叫做雌性花,只有雄蕊的花就叫做雄性花,如果雄蕊及雌蕊都有的話,就叫做兩性花!
Q:鳥兒在樹上做窩,會不會影響樹的生長和發育?
A:鳥兒跟樹木可以說是好鄰居喔!因為鳥兒在樹上做窩,不但不會損害樹的本身,如果鳥兒能夠經常在樹上活動,排出的糞便還可以提供給樹木養分,樹木才會長得得好,結的果實就會愈多,對樹木來說是一大福利呢!此外,鳥兒吃下果實之後,又可以幫助樹木傳播種子喔!
Q:為什和紅蘋果放在一起的青香蕉,會比較容易變黃?
A:因為成熟的蘋果會釋放出「乙烯」物質,它是種加速果實成熟的植物荷爾蒙,所以放在一旁的青香蕉,受了乙烯的影響才會加速變黃成熟。試試看,除了紅蘋果之外,還有哪些水果具有較強的催熟功夫?!
Q:為什麼清晨的時侯,植物的葉子上會有很多的水珠?
A:如果bobo回答的是「露水」,其實只答對了一半喔!因為有些水分是植物自己分泌出來的喔!植物的根每天不停地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到了夜晚的氣溫低、溼度大,植物的水分蒸散速率就會變慢;但是根部仍不斷吸水,所以累積了太多水分,就會把多餘的水分從葉子邊緣的「泌水孔」排出來。植物在泌水時也可順便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有益健康的活動呢!
Q:那些植物的葉子可以用來包粽子呢?
A:粽子是中國人的傳統食物之一,不過因為各地的風土民情不同,在形狀、味道,還有外面的粽葉都有所不同。大部份的粽子是用是竹葉包的,包括麻竹葉及貴竹筍鞘,其實只要是夠大的竹葉都可以用。像是月桃的葉子、荷花的葉子,而最特別的是廣東省的林投葉子包成的粽子,叫做露兜粽!
Q:什麼是咬人貓?真的會咬人嗎?
A:咬人貓就是蕁麻的俗稱,通常生存在陰暗潮溼的竹林下,張揚著一身剌毛、擺出一副嚇人的模樣。它的剌毛會分泌類似蟻酸的物質,是用來保護自已以免被吃掉;當不小心碰到它的葉片時,這些剌毛會脫落扎在皮膚上,同時釋出酸性物質,弄得皮膚又腫又痛,要一、二天才會消退,所以才叫做「咬人貓」。外出踏青時要特別注意,萬一被咬人貓剌傷時,可以用冰敷或塗抹氨水來緩和疼痛。
Q:樹皮會不會呼吸?
A:會!樹皮的皮孔,就是跟外面的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用的。皮孔的形狀有很多種,像是直的、橫的或是不規則形的。仔細看看樹皮,上面有一個個形狀像是眼睛的構造,那就是樹木用來呼吸的皮孔!
Q:什麼時候做森林浴對身體比較好呢?
A:白天做森林浴比較好喔!因為白天植物會行光合作用,大致上來說是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而晚上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白天的時候,森林中的含氧量高,除了可以舒暢身心的芬多精之外,對健康幫助也較大呢!
Q:高上的蔬菜真的比較好吃嗎?
A:是的,會比較甜喔!但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可以種在高山上,也就是較冷的地區。一般的植物在較寒冷的地區,常會有凍傷或死亡的現象,可以在高冷地區栽種的蔬菜,如高麗菜、菠菜等植物,在氣溫降低的時候,會迅速在細胞液中累積糖份,藉此使細胞液的凝固點下降,不易受傷,因此吃起來就會比較甜、
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