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打造正確飲食概念

打造正確飲食概念

打造正確飲食概念 讓bobo吃得營養又健康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一語道出吃飯是大事的觀點,讓孩子乖乖吃飯更是爸爸媽媽的大挑戰!嬰幼兒時期是建立飲食行為的關鍵期,聰明的父母可得把握時機,帶領孩子從小認識、愛上健康食物,建立良好的飲食概念,是捍衛孩子一生健康的無價寶藏!

文章目錄

食物王國裡的六個村莊

「媽咪,我可以不要吃那個綠綠的東東嗎?」bobo總是對特定的食物敬而遠之嗎?或會為只肯吃特定食物的bobo而大傷腦筋嗎?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故事的述說方式向bobo介紹食物的六大類,引發其對食物的興趣,並進一步解說每一種食物都能在體內轉化成獨特的營養,也是維持身體運作、充滿活力的關鍵,所以要均衡的飲食才能健康的長大喔!

這個世界裡有個很特別的王國,叫做「食物王國」,他要負責照顧所有bobo健康的重要工作喔!但是食物王國裡的人民實在太多了,所以國王將人民們分派到六個不同的村莊,並為每個村莊取不同的名字和賦予特別的任務,bobo如果每天都到六個村莊探險一遍,就能健康又有活力喔!

五穀根莖村

村莊任務:住在五穀根莖村裡的人民製造的食物,能提供bobo活動能量和健康活力,吃了五穀根莖村的食物才有力氣繼續去其他村莊冒險喔!
村莊產量:每天要吃六份(每份相當於半碗),每次吃飯約吃一碗。
村莊產物:主食方面,如米飯、麵食、麵條、麵包、饅頭、土司、蛋糕、馬鈴薯、芋頭、地瓜、玉米等;點心方面,如紅豆、綠豆、薏仁等。

蔬菜村

村莊任務:蔬菜村人民的任務像清潔大隊,是要製造幫助bobo腸胃運動的食物。
村莊產量:每天吃三碟(一碟約一個拳頭大)。
村莊產物:蔬菜村的產物是最多的。綠葉蔬菜方面,如空心菜;白葉蔬菜方面,如高麗菜;黑色蔬菜方面,如海帶、木耳;菇類方面,如香菇、洋菇等;瓜類方面,如苦瓜、黃瓜等;豆類方面,如甜豆、四季豆;其他像筍子、洋蔥、青椒、牛蒡、蘿蔔以及大番茄。

水果村

村莊任務:水果村人民的任務很像醫生喔,要製造幫助bobo增加抵抗力、對抗疾病、幫助消化的食物。
村莊產量:每天吃兩份(一份約一個拳頭大)。
村莊產物:水果種類繁多,例如:蕃石榴、蘋果、柳丁…等。

蛋豆魚肉村

村莊任務:蛋豆魚肉村的人民就像細胞修復的小尖兵,負責建造身體新組織的任務。
村莊產量:每天吃六份(蛋一顆為一份,豆、魚、肉一兩(37.5公克)為一份)。
村莊產物:蛋類,如雞蛋、鴨蛋、或卵黃、蟹膏;魚類,海裡的生物都屬於此類,如蝦類、貝類、海產類;肉類,如豬肉、牛肉、雞肉、鴨肉等;豆類,此處特別指黃豆和黑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

牛奶村

村莊任務:牛奶村的任務是要促進bobo骨骼發育,幫助長高。
村莊產量:每天攝取一份(250 c.c)。
村莊產物:牛奶、乳酪、起司、優酪乳等。

油脂村

村莊任務:油脂村是協調的小尖兵,負責和其他村莊的人民一起工作,出現在不同的村莊裡。
村莊產量:每日四份,此村莊的每日的產量會在烹調時,支援其他村莊食物,一般不需要另外分開攝取。
村莊產物:烹調用油皆在此範疇,其中分為動物油,如牛油、豬油,以及植物油,如沙拉油、花生油等。另外,堅果類也屬於此類,如芝麻、腰果,值得一提的是,培根和酪梨因含油量很高也歸為此類。

食物國王的話

看完六大村莊的任務介紹,爸爸媽媽帶領著bobo認識六大村莊的食物分類,像是五榖根莖村的食物像汽車的汽油一樣,能夠讓我們有活力活動,蔬菜村是王國裡的清潔大隊,能把bobo肚肚裡的垃圾清潔乾淨,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功能,缺一不可喔!所以bobo們要每天固定造訪這六個村莊,遵守從這六大村莊生產的產物中,依任務指定的產量均衡地攝取,王國才能和平達成讓bobo長高長壯的任務!

Tip

針對3歲以下尚未完全斷奶的bobo來說,每日攝取六大類食物的分量不一定都能達到,可用母奶或配方奶來補充調配沒有吃足夠的營養。

偏食V.S挑食

「偏食」和「挑食」在意義上很容易被混淆,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狀況。「偏食」是bobo完全拒絕吃六大類食物中的某一類,而「挑食」則是bobo針對特定食物的不喜愛。比方說,bobo完全不吃蔬菜類,是偏食的傾向;而僅針對青椒等單項的蔬菜不喜愛,則屬於挑食的行為。
新光醫院營養課謝宛青營養師指出,爸爸媽媽在面對bobo的挑食問題時,不須強迫挑食的bobo吃不喜歡的食物,因為挑食對孩子營養均衡的影響並不嚴重,無須過於緊張。舉例來說,許多孩子不喜歡蔬菜類食物裡頭味道較重的青椒,但可用同屬蔬菜類的食物取代,沒有一定要吃青椒的必要因素,雖然如此,但爸爸媽媽仍不要放棄讓孩子接受挑剔的食物的可能。

建立bobo正確的飲食習慣

爸爸媽媽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就能用心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能為bobo日後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而飲食習慣的涵蓋層面相當廣,許多人會把它和餐桌禮儀畫上等號,其實不然。本篇章將提供爸爸媽媽六大面向,為bobo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健康攝取食物,獲得完善營養,讓bobo頭好壯壯的成長。

面向1

重視飲食 營養均衡
台灣人對飲食的重視程度,相對於法國、日本等國家是較為忽視的。因生活步調的匆促快速,很少細心品嚐食物中的層次和美味,容易有不定時不定量、或一心多用的邊看電視或邊處理雜事的狀況,這樣對嬰幼兒來說,是不良的示範。
樟新托兒所所長黃婉玲表示,除了重視飲食外,也要注重營養均衡,嬰幼兒正處成長發育的階段,飲食不當或營養攝取不均衡,會讓寶寶身心都受到影響,除了生長發育落後外,在學習能力上也會有所影響,爸爸媽媽們千萬不可輕忽。

面向2

清淡烹調 原味最好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明,「從小吃的食物就是好吃」,意思是說口味是後天被培養出來的,所以常可見父母不喜歡的食物,孩子也不愛的現象,原因在於爸爸媽媽從小給bobo的食物慣性就是如此。
面對眾多酸、甜、苦、辣等重口味,其實都是後天的培養和認知造成的,並非寶寶原本就有的概念,bobo從出生吸吮奶水到吃副食品,幾乎沒有添加調味料,並沒有「口味」的分別;等成長進階到吃食物時,建議爸爸媽媽也維持「清淡烹調」的原則,盡量保持食材的原味,讓寶寶維持既有的清淡飲食習慣。

面向3

細嚼慢嚥 訓練咀嚼
許惠玉有趣的提到,曾經聽過一位媽媽在用餐時對孩子說:「快一點,慢慢吃!」令人莞爾的說法,乍聽之下非常的矛盾,會讓bobo搞不清楚媽咪是要我吃快一點?還是吃慢一點?其實細究這位媽媽的用心,是要請用餐時分心在玩具上的寶寶趕快回來吃飯,避免邊吃邊玩的情形,但仍不忘提醒寶寶要記得細嚼慢嚥的飲食概念。
爸爸媽媽應該要訓練此階段嬰幼兒咀嚼的能力,因為咀嚼動作可以促進口腔分泌消化酵素,幫助寶寶吸收食材內的營養素,所以細嚼慢嚥的咀嚼是培養寶寶飲食習慣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面向4

限時供餐 專心進食
此階段的嬰幼兒正值好動、專注力維持度不高的時期,常讓父母有無法解決寶寶邊吃邊玩的困擾。許惠玉表示,可以用「限時供餐」的方式,固定bobo用餐時間的長度,等用餐時間一過就收拾餐桌菜餚,讓寶寶瞭解吃飯時間是固定且有限的,必須專心將時間用在吃飯,在培養bobo的專注力上也能有所獲。
另一方面,寶寶在用餐時間東奔西跑或邊吃邊玩,也會有安全上的疑慮,像是曾有因遊戲滑倒而將筷子插入食道的意外發生。爸爸媽媽在用餐的環境上,也要掌握避免過於吵雜及太多誘因,像充滿玩具或看電視吃飯,容易讓嬰幼兒注意力分散;可選擇適合寶寶高度的坐椅,讓他姿勢舒適的進食。

面向5

禁湯汁拌飯 吃軟不吃硬
不同於副食品或稀飯本身料理的方式就是粥糊狀型態,許多爸爸媽媽會將湯倒入飯中,讓bobo的飯軟化好吞嚥,許惠玉主任提醒,這是錯誤的觀念與示範。
此種「吃軟不吃硬」的飲食方式,一來無形中會讓寶寶吃下更多湯汁中所含的油、糖、鹽,會有熱量過高的疑慮。二來因咀嚼可以刺激腦部發育,軟化後的食物會減少咀嚼和吞嚥的動作,容易讓寶寶囫圇吞棗,而造成腸胃不適的消化問題,並可能造成齒部發育不良,而有咬合不正的問題產生。

面向6

親子共餐 模式建立
爸爸媽媽應該多陪寶寶一起吃飯,在陪伴孩子享用美味餐點的同時,一面輕鬆地說說故事,將食材故事融於餐桌引發bobo對食材的興趣,讓孩子愛上用餐時光。
建立親子共餐的飲食習慣,不僅可增進親子關係的培養,良好的互動在bobo人格養成上也相當重要,從家庭裡小規模的社交情境延伸到大範圍的社會人際互動,在培養bobo人際關係上有推波助瀾的功用,就讓用餐時間成為全家共享天倫的美妙時光吧!

bobo偏食或挑食的原因

爸爸媽媽可先做以下檢視再對症下藥解決:

1.爸爸媽媽本身也不喜歡這項食物,沒有以身作則?

2.寶寶從副食品進階到吃食物,對沒有嘗試過的味道不習慣?

3.寶寶對這項食物有過飲食上的不愉快經驗或回憶?


樟新托兒所所長黃婉玲說明,小朋友的挑食或偏食行為,常常是因為父母也不喜歡吃,爸爸媽媽沒有以身作則,讓bobo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進而模仿大人挑食。爸爸媽媽即使面對不喜歡的食物,也應將個人喜惡隱藏,做出美味的示範,,讓寶寶自行體驗欣然接受各式食物的味道。
而有些寶寶對食物偏食的起因,是因存在燙到、噎到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吃的記憶時,或是在餐桌上吃這項食物時曾遭到責罵,這些不愉快經驗也會造成對這項食物的排斥。
建議爸爸媽媽在bobo進餐時要保持愉快氣氛,或用改變料理烹調的方式改善bobo挑食的行為。將他們不喜歡的食物,搭配其他食材烹煮,甚或隱藏食物原形,讓bobo難以察覺正在食用,若bobo可接受後,再循序漸進地告訴bobo他吃的正是這項食物,而改變對食物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