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將癌兆當痔瘡、月經 直腸癌熟男、靚女成功保肛
罹患低位直腸癌(腫瘤離肛門口3~5公分)幾乎很難保留住肛門,外科醫師對病人的處置多以手術切除肛門並作永久性人工肛門替代。一聽到肛門無法保留,很多直腸癌病人,乾脆就放棄治療,以逃避過日子,連生命都不要。
38歲的何小姐,2010年3月發生出血狀況,誤將肛門偶爾的流血當作月經達三個月之久,一直到出血情況加劇,才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在肛門口處有一個4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腫瘤,當時的醫師建議以手術切除肛門及作永久性人工肛門。年輕的何小姐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四處求醫看遍各大醫院,得到的都是同樣的答案。後來她索性封閉自己,不再尋求治療。幸好她的男友(現任老公)不離不棄找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才帶著何小姐前往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考慮到何小姐當時尚未結婚及將來可能生小孩,因此郭立人建議病人同年5月先做卵子的冷凍保留,再接受為期5週的手術前放射和化學治療,同年9月即為病人以腹腔鏡手術執行「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術式,成功保留住肛門並順利將直腸腫瘤切除。
40歲的莊先生,職業是工程師,時常在大陸工作。前年(2011年)9月開始,出現肛門流血現象。起初他不以為意,以為是痔瘡出血,直到大量流血導致全身癱軟幾乎昏厥,才趕緊到大陸的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距離肛門三公分處有一個2~3公分大的腫瘤,經切片證實為惡性腫瘤,醫師也建議要手術切除,並作永久性人工肛門。莊先生對大陸醫療沒有信心,堅持回台就醫,勉強硬撐著病體搭機回台,一抵達台灣機場便由救護車直接送到醫院急診。令他心灰意冷的是,先後到二家醫學中心求診,得到的都是必須切除肛門的答案。後來經由親友介紹,莊先生轉至北醫附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郭立人門診,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局部廣泛性低位直腸癌。考慮病人結婚多年尚無子嗣,因此醫師建議先做精子的冷凍保留,再接受5週的手術前放射及化學治療。病人於同年12月底接受達文西立體微創手術執行「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術式,順利將直腸腫瘤切除並成功保留住肛門。
郭立人表示,傳統治療直腸癌基於切除腫瘤的考量,不得不施以肛門全切除術併施行人工造口,因而對病人身體、心理與生活造成強大衝擊。北醫附醫對於低位直腸癌的治療,除了追求切除腫瘤及提升五年的存活率外,也希望能為病人保留肛門,免除作永久性人工造口的可能性。「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術式為繁複、困難且耗時的手術,即使以目前最先進的達文西立體微創手術執行,也須耗時7~8小時才能完成。郭立人表示,接受「括約肌間分離併肛門保留」術式的病人預後,其五年癌症存活率達八成以上,且局部癌症復發的比例也降至4.4%。另外在生活品質方面的評估,九成的病人在排便功能上能有滿意的控制成效,也都能回復日常的社交活動,並不會因為腸道或排便的問題而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