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動物從小做起-飼養寵物的好處
孩子看到昆蟲、螞蟻動不動就將牠們踩死,其實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舉動,如果大人改變做法和態度,用愛護動物的心教導孩子,他們會懂得如何善待動物,進一步和動物建立感情。
「爸媽你們看,狗狗/貓咪好可愛呦,我也想要養一隻。」當孩子提出他的欲望時,其實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育達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教授楊素蓮表示,孩子喜歡動物,表示他對生命開始產生興趣。他們就像科學家一樣,會去注意自然環境中任何會動的東西,所以在戶外教學中,透過眼睛看到的東西;透過觸摸體會到的感覺,然後經過感官、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問題,這些自然生態的研究,最後就會內化成生命教育。
養寵物前先養植物
生命的定義是什麼?圓心坊托兒所所長黃薰漪認為,和大自然有關的都是生命性的東西;不只是動物,像植物和地球一樣有生命。爸媽可以帶領孩子了解生命的過程,一開始並不一定要飼養動物,可以先從簡單的種植植物,再到複雜的寵物飼養。
孩子在種植過程中,從種子、發芽、生長再到結果,了解生命的完整歷程。黃薰漪所長解釋,例如:種向日葵,孩子會問「種子為何會發芽?」、「為什麼會長成一大朵花?」孩子不但參與照護工作,知道要每天澆水、定期施肥,才不會讓植物枯萎,進而培養出責任感和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