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瘦身變暴食 傷身又傷心
100年11月10日</p
瘦身變暴食
傷身又傷心
100年11月10日
文/洪建德

社會近年來吹著一股紙片人的風氣,許多女性都會嘗試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希望能越瘦越好,但反覆的採用各種不同的激烈減重法,體重沒減掉,暴食症反而在不知不覺中上身。
31歲女性,身高164公分,體重66.5公斤,血壓89/57mmHg,心搏61/min,上班族小主管,就醫時從眼神與皮膚看出憔悴與焦慮,從主訴中發覺她非常的關注自己的身材與體重,經常採用激烈的減重方式例如:長期拒食不吃,極度劇烈運動,「不知不覺」嘔吐或是買瀉藥「治便祕」等快速的減肥方式。原本自覺身體與事業兩方面都得意,且能掌控,但長期下來越減越沒有速效,即使3天幾乎不吃,只喝咖啡等飲料,體重也減不下來,因此情緒低落。
何謂暴食症?洪建德說,許多人以為大吃大喝就是暴食症,其實暴食症者在暴食時,會無法控制食量,吃進大量的食物,以滿足飢餓,但之後又會有罪惡感,開始擔心體重,便會清瀉或是嘔吐。這樣的情況反覆發生,一周至少一次以上,就已經罹患了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一旦長期挨餓、清瀉等行為,會使得血糖與電解質缺乏,誘發極度的饑渴,一旦接觸食物時,就會狂吃喝,以補充減重流失的體液與營養,使得體重瞬間回升。外人可見病患體重高低起伏很大,且生活重心都在體重與身材上。
洪建德提到,暴食症所引起的併發症在生理上會出現電解質失衡、食道潰瘍、心律不整、肌肉無力、貧血、影養不良所引起的感染等。心理上會有社交障礙,與失去掌控的無力感。症狀與憂鬱症引起的次發性暴食症不易區分,應轉介專家。
在治療方面,應先注意併發症,同時教導完整的減重方式與基本生理機轉,配合運動習慣,改善飲食內容,必要時會診精神科。大部分經過診治,會減輕成不典型的飲食症,或漸漸回復正常,甚至體重在運動後,也能漸漸脫離過去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