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腳抽筋補鈣‧「鈣」有效?
40歲女性,近來常有半夜睡到一半被腳抽筋痛醒的情形,以為自己鈣的攝取量過少,於是拼命食補鈣質,結果情況並沒有好轉,半夜仍然容易腳抽筋,經門診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礦物質鎂缺乏,鈣、鎂攝取量不均衡所致 。
晚上睡覺前,可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並注意雙腿的保暖。飲食則注意同時補充鈣鎂均衡食物。
腳抽筋原因多‧對症處理很重要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根據臨床顯示腳抽筋較容易發生在15~20歲,或40歲以上的年齡層。特別是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站立之工作者、情緒緊張、運動過度、缺乏運動、懷孕等族群。
但腳抽筋補「鈣」有效嗎?何一成醫師指出,腳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要對症處理,未必每個人腳抽筋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鈣質。發生原因除了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或其他生理因素外,飲食中礦物質鈣鎂的不均衡也可能產生腳抽筋。
如果抽筋時常發生,建議由醫生進一步評估,藉由理學診斷、血液或血球礦物質等檢驗來確認發生原因,對症治療,才不會痛不償失。
自食物中均衡攝取鈣、鎂
何一成醫師進一步說明,鎂對於肌肉有舒緩功能,飲食礦物質中鈣、鎂的比例在2:1至3:1較佳。若是因為礦物質缺乏造成的腳抽筋,在飲食上除了補充鈣對鎂比例較高(大於3:1)的乳製品、油菜、莧菜、芥藍菜等,也要適量補充鎂對鈣比例較高的紅豆、綠豆、黃豆、蓮子、堅果類食物來均衡攝取鈣、鎂。此外,建議腳抽筋的人每天也要攝取2,000~3,000c.c.的水分。
何一成提醒容易腳抽筋的人不要運動過度,但是也要適量的運動,中等強度的運動較佳,如快走、慢跑、游泳每天30分鐘即可,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並注意雙腿的保暖。睡覺時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因為足板過度往足底方向垂,較容易誘發小腿的抽筋。
食物 |
鈣 |
鎂 |
芥藍菜 |
200mg |
30mg |
油菜 |
100mg |
20mg |
莧菜 |
160mg |
40mg |
鮮乳 |
100mg |
10mg |
黃豆 |
200mg |
160mg |
紅豆 |
110mg |
120mg |
綠豆 |
140mg |
160mg |
花生 |
90mg |
200mg |
栗子 |
20mg |
50mg |
杏仁 |
260mg |
260mg |
蓮子 |
160mg |
200mg |
每100公克食物鈣鎂的含量
整理/李藹芬 訊息提供/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