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嬰幼兒情緒發展歷程
人類從出生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發展會愈來愈複雜,因此,看懂寶寶「想」表達什麼,設法找出原因並解決,才能降低「負面情緒」對寶寶幼小心靈造成的影響。
何謂情緒?
情緒發展從出生開始,情緒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所產生的「主觀」心理感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婉婷指出,情緒即為心理感受,人們隨著年紀的增長,情緒發展也會愈來愈複雜。
然而,還在嬰幼兒階段的孩子,無法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需求,最直接的情緒表現往往是放聲大哭。細心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觀察寶寶的哭聲,並理解寶寶肚子餓、便便、討抱抱或是身體不舒服等狀況下的不同哭聲。
不僅如此,從寶寶的發聲音調變化、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行為,都能看到這些非語言訊息的情緒展現,爸爸媽媽除了可透過這些訊息了解寶寶的需求之外,也能協助寶寶認識自己的需求及感受。
寶寶的情緒發展
寶寶的各項發展,會隨著自身能力的提升與環境互動的經驗累積,愈來愈像大人,情緒亦是。說明如下:
寶寶0~6個月大
此階段的情緒變化主要來自於飲食、睡眠等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當生理需求被滿足的時候,就會有愉悅的情緒,相反地,若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則會發展出生氣、挫折等負面情緒。
寶寶6~12個月大
隨著視覺逐漸成熟,開始會分辨主要照顧者的臉孔跟別人不一樣,或是分辨身處的環境是否為他所熟悉的,進而發展出認生反應,出現焦慮、緊張或是害怕的情緒。而與照顧者分離所產生的焦慮,其強度可能跟孩子的天生氣質,以及親子互動的品質相關,家長的溫暖鼓勵,讓孩子能感受到安全依附感,便可以接受暫時分離,並認識自己的感受與反應變化,進而能夠獨立面對新事物。
寶寶1歲大後
此時情緒開始加入「自我意識」,而不再只是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此階段會漸漸展現明顯的偏好反應,尤其在2~3歲時,爸爸媽媽可能會發覺孩子的情緒起伏很大,容易出現激烈的情緒反應,黃婉婷臨床心理師指出,此階段的孩子,其感官、語言、肢體、認知等各項能力發展進程很快,自然會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不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