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舒緩孕吐一把罩

舒緩孕吐一把罩

當發現自己有「孕吐」情形時──恭喜妳,已經成為一位準媽咪了!不過,迎接孩子到來的心情固然喜悅,但懷孕初期的孕吐,常常令孕媽咪食欲不振,一早起床就湧現一股噁心感,甚至影響到夜晚的睡眠品質,生活作息大受影響!有什麼好方法能夠幫助舒緩孕吐症狀,讓孕媽咪重拾好胃口?

文章目錄

為了使子宮內的胎兒能夠健全發育,孕媽咪一定會比往常更注重養分攝取,但由於孕吐的關係,就算美食當前,還是無法引起食欲,大腦的想法與生理反應背道而馳,感覺實在很不好!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孕吐症狀呢?

導致孕吐的原因

臺安醫院婦產科衛教師王瑞雪表示,女性會在不同階段,分泌不同的荷爾蒙,例如懷孕時,體內會分泌大量黃體素,這些激素會讓孕媽咪感到疲倦不適,甚至影響到食欲,大部分的孕媽咪會需要3~4個月的時間來適應這些高濃度的荷爾蒙,這段期間就會產生「孕吐」的症狀。不過,毎位孕媽咪的體質都不一樣,有些孕媽咪在孕程中都無法舒緩此現象,直到生產後才停止孕吐;有一部分的孕媽咪則是完全沒有孕吐的煩惱,端看個人體質決定症狀輕重,而除了生理上的直接影響,心理及生活環境也可能是造成孕媽咪是否孕吐的關鍵因素。

舒緩孕吐一把罩

母體排斥反應

媽咪懷孕時,身體會變得較為敏感,用意上雖然是形成防衛組織,避免某些刺激性物質干擾到寶寶的生長,以達到防護效果,但也因此讓孕媽咪對以往能接受的食物或物品(例如:薄荷、樟腦油等等),產生強烈的排斥反應,甚至連喜歡的食物擺在眼前,也無法成功引起孕媽咪的食欲。

心理因素

王瑞雪衛教師表示,孕媽咪對於懷胎這件事,心情上固然會覺得喜悅,但面臨養兒育女的壓力,以及身分地位的改變,許多人也會感到情緒緊繃,進而開始產生孕吐的情形;比較特別的是,有些在職中的孕媽咪,上班時精神充沛,且集中力佳,和往常一樣全力奮鬥,但一到家之後,身心漸漸放鬆,會突然注意到自己正在「懷孕中」的事實,在注意力無法被工作分散的情況下,反而晚上較易發生孕吐。此外,有些孕媽咪看到或聽到特定的食物型態(例如:看到整條魚時沒有特別反應,但看到生魚片便會產生噁心感),會特別想要嘔吐,這些都是受心理層面影響的孕吐因素。

生活習慣

多數人已養成一早起床便刷牙洗臉的習慣,但經過一整晚的睡眠,胃中的胃酸已累積許多,唾液量也會相對增加,所以當孕媽咪將牙刷放入口腔的時候,就會間接造成催吐感,這也是為什麼孕吐在醫學上也稱為「morning sickness」(意味早晨的疾病)的原因。

何時會產生孕吐情形?

王瑞雪衛教師表示,有些孕媽咪的體質過於敏感,在精子與卵子授精成功的一瞬間,或是荷爾蒙產生變化的那一刻起,生理上就會出現嘔吐反應;有些孕媽咪雖然在懷孕過程中都不太容易嘔吐,但唾液卻大量增加,必須時常拿衛生紙擦拭。最常見的,大約是懷孕2~4個月期間會開始發生孕吐情形,通常過了孕期第4個月,孕吐頻率大多會下降,只有少數孕媽咪會持續孕吐到生產完之後。

而一天當中,較容易出現孕吐的時段就是孕媽咪剛起床的時候,如同前文所提到的,刷牙的時候,將牙刷放入口腔時會造成噁心感,少數孕媽咪則是在下班回家後,在放鬆的情況下,才會意識到身體有不適的感覺。

何時會產生孕吐情形?

孕吐會造成不良影響嗎?

如果只是因為胃酸過多而發生嘔吐,或是唾液分泌過量導致口腔不適,基本上都不會對孕媽咪的營養攝取及吸收造成問題。不過,孕媽咪可能會因為嘔吐而無法攝取到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導致體內自行分解脂肪來提供熱量,但在脂肪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酮酸,如此一來便容易使體內的酸鹼失去平衡,造成酮酸中毒;經由診斷之後,醫師會建議孕吐症狀較為嚴重的孕媽咪,進行住院治療並補充電解質,平衡體內的酸鹼程度,幫助孕媽咪營養均衡。

舒緩孕吐有妙方

懷孕時期,母體與胎兒都需要攝取大量的養分,所以每位孕媽咪都希望自己不要有孕吐症狀,以求在舒適的狀況下安心進食。王瑞雪衛教師提供了幾種方法讓孕媽咪做為參考,孕媽咪不妨試試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謹記少量多餐

建議孕媽咪維持少量多餐的進食方式,不要讓胃酸一次分泌過多,若要喝水或湯品,儘量在用餐半小時後飲用,以減少飯後嘔吐的機會。王瑞雪衛教師表示,有些孕媽咪為了避免嘔吐,會減少自己的食量,但正確做法應該是正常飲食,否則在空胃的狀態下嘔吐,只會吐出胃酸,反而會傷害食道。此外,人體的喉頭表面分佈了許多細小的微血管,當嘔吐次數過多,食物及胃酸摩擦到微血管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血絲,這是正常現象,孕媽咪不用太過緊張。

食物攝取有禁忌

孕媽咪應避免食用發酵食品,例如麵包,因麵包中含有高糖和高油脂,容易引起反胃,不過孕媽咪可以切邊吐司代替,切邊吐司除了熱量較低,還具有吸收胃酸的效果。除了發酵食品,像是油炸物、過甜的零食或水果,也會增加胃酸分泌,平時也要儘量避免;較適合孕媽咪的則是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西洋芹、玉米及筍類等,這些蔬菜都有助於腸胃蠕動,能幫助體內排出胃酸。

孕吐時謹記少量多餐

改變烹調方式

有些孕媽咪在懷孕前很喜歡某種食物,但懷孕後只要一看到這些食物,馬上就會產生噁心的感覺,偏偏懷孕時又特別想吃自己喜愛的食品,但生理反應卻這麼不爭氣,所以可能會讓不少孕媽咪覺得很沮喪;王瑞雪衛教師表示,為了克服心理障礙,孕媽咪可以改變烹調方式,假如平常愛吃魚,就可將魚類進行片狀處理,或是切碎食用,沾一點點和風醬油食用,或是以汆燙代替油煮方式,皆有助於促進食欲。

調整日常作息

王瑞雪衛教師建議,孕媽咪一早起床的時候,不要馬上刷牙洗臉,可以先吃烤過的乾吐司,適度吸收胃酸,大約間隔20~30分鐘再去刷牙,並記得不要一次擠太多牙膏,因為有些孕媽咪會在懷孕期間對牙膏有較敏感的反應,所以在懷孕之後,可能也必須調整品牌,儘量挑選較無刺激香味,淡淡植物香的牙膏品牌為佳,或許就能成功改善嘔吐症狀。

孕媽咪也可以購買葡萄柚或檸檬,將水果連皮切成薄片,放在白開水中,便成為自製的天然漱口水,有時候吃完重口味的食物,可以飲用以改善口腔味道,取代較刺激的市售漱口水。

適度戶外活動

吃飽飯之後,建議孕媽咪可以在住家附近走走路,讓腸胃適度蠕動,使胃袋中的食物有效率地從上腸胃道進入下腸胃道,以免長時間聚集在胃袋中,造成消化不良而發生嘔吐;平時還可利用空閒時間,進行孕婦瑜伽,但如果孕媽咪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感到不舒服,就必須立刻停止,並視情況就醫檢查。

若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出遊的打算,孕媽咪應隨身攜帶嘔吐袋,並選擇人少、空氣較為流通的車廂,避免路程顛簸搖晃時需要站立,又處在過多二氧化碳的環境下,如此一來除了嘔吐感遽增,對胎兒的安全也會造成威脅。

建立良好的心理建設

懷孕之後,孕婦的心態會變得較為敏感,社會、經濟、身分及年齡,都會為孕媽咪帶來衝擊,所以平時不妨將心中的壓力對丈夫或朋友傾訴,都可幫助自己獲得不同的價值觀;身為爸爸,不妨為親愛的老婆多多分擔家事,避免下班後的孕媽咪過度疲勞,假日則可帶著老婆到郊外輕鬆走走,體貼懷胎10個月的辛苦媽咪,讓老婆不再這麼緊張,藉此成功舒緩孕吐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