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勿當熊家長!網友抱怨老婆不管兒子纏著大人玩成困擾:「他要跑去找人家玩,關我什麼事?」

勿當熊家長!網友抱怨老婆不管兒子纏著大人玩成困擾:「他要跑去找人家玩,關我什麼事?」

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孩子很可愛!有時候孩子纏著別的大人,讓別人無法作正事或耐心用盡,爸媽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寶貝是否在無形中帶給別人困擾?讓我們遵守10大守則勿當熊家長!

網友抱怨老婆不願管教兒子,甚至對別人曉以大義
一名網友在臉書「靠北老婆」社團抱怨:「上次兒子在鬧人,她跟我說對方責怪她,叫她管一下(原PO人當時在上班)。我跟她說,妳看到別人累了,就要管管孩子,不要這樣一直讓他吵人。」

網友老婆回應:「他自己要跑去找的關我什麼事,我有什麼辦法?」讓原PO者氣翻了:「所以才需要父母啊,什麼叫他自己要跑去找的,那你在旁邊幹嘛,只會生不會管?孩子要父母幹嘛?」

網友繼續生氣說:「更靠北的是,她還繼續碎念,她已經跟對方曉以大義過,說孩子本來看到有的大人就會一直纏著他們玩,這很正常;孩子看到其他人也是這樣的,都會一直纏著玩到其他人很累啊,就是要大人陪他們玩啊。」

「妳有多怕別人不知道妳是個熊家長?還自己講出來,把自己臉打的啪啪響。原來妳在旁邊看到別人已經累了,還覺得小孩這樣很正常,大家都要同理孩子,其他人累死都沒差,孩子最大?」字裡行間可感受原PO人面對老婆不願管束孩子的行為非常不解。(推薦文章:尊重孩子之前,先教會他尊重別人




孩子性格來自父母的教養風格
曾任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楊琳表示,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也就是常聽到的「氣質」,氣質會讓孩子的個性朝特定方向發展,不過,性格也不是全受限於天生的基因或氣質,仍然有些外在因素會產生影響。

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會影響孩子如何表現個人本質。如同一般成人,幼兒會從他人的反應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以達到平衡的互動模式,且父母在和子女互動時,會不自覺地從動作與情緒傳達出訊息,孩子即從大人的回應來建構自我的意義。(推薦文章:也許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當媽媽!柴女阿美<當母愛忘了內建>,誠實剖白在母愛與自我間的掙扎




拒當熊家長!10大教養守則參考
家長應該時時檢視自己對待及回應孩子的方式,而孩子的日常行為是否也已經受到自己不合適的教養方式所影響,楊琳指出,如果能把握一些教養的基本原則,很自然的,就會成為最佳的教養風格。

1. 以身作則
父母親對孩子有所規範的同時,也要樹立學習與模仿的好榜樣,以免孩子心理出現「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的疑問。

2. 雙親教養態度一致
若是兩人發現教養態度不一致,應該私下協調出共識,避免在子女前面爭吵,或一前一後給予不同的行為標準,以免他們產生混淆。

3. 給孩子肯定
父母必須時常擁抱孩子,給予肯定、鼓勵與讚美,特別是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即使只是1件小事,也抱抱他並跟他說「你好棒喔!」讓孩子產生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增強這個良好的行為。

4. 接納其差異性
每個孩子天生下來就有其個別性,不論是個性或是發展,但是父母要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接納個別差異,並依其性向與能力做引導。像是對於天性怕生的孩子,到了新環境後就不應該強迫他立刻與人打招呼,而是應該給他多一點時間熟悉環境後,再帶著他和大家打招呼。

5. 讓孩子有自主權
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能力或心智都不足以自己做決定,但事實上,在有行為能力後,幼兒就已經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孩子自主權,讓他練習選擇,並且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而不是大人事先幫他處理好一切事務。

6. 親子協商規範與約束
每個家庭都有其原則和規範,在規定前應該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甚至連破壞原則的懲罰也可一併討論,只要不遵守就要承擔當初親子協商出的懲罰。當然,有罰就有賞,如果表現良好,自然獲得該有的獎賞。

7. 犯錯時要糾正
當孩子犯錯時,除了給予懲罰之外,一定要告訴他理由,並告誡原由,讓他知道哪裡有錯,而不是不明就裡的挨了罵。

8. 時常自省
父母老抱著「這是為他好」的心態,也自以為這樣的做法是好的,事實上,孩子第一次來到這個世上,父母也是第一次面對這個孩子,一切都是新鮮的,應該和子女一起成長,並且不斷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究竟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他。

9. 敏銳察覺
父母要能察覺孩子的需求,特別是情感上的,要能了解孩子為什麼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

10. 營造民主溫馨的家庭氣氛
如果整個家庭氣氛是開放的,父母和孩子自然會有平等的互動,這當然得靠父母用心營造,最要避免的就是老是命令,應允許孩子表達意見。

每個人都在學習,即使當了爸爸媽媽也是,在錯誤中修正、找到方向,祝福大家都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媽媽,而不是別人眼中的恐龍家長!




(延伸閱讀:小孩太有自己的想法,固執小孩該如何收服?
(延伸閱讀:孩子愛試探大人底線.先別罵!2原則告訴孩子這件事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