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中期14至29週吃什麼好呢?重點營養素鈣.鐵.DHA +EPA,孕媽咪有吃夠嗎?
很多孕媽咪在初期飽受害喜之苦,食欲不振,有人甚至一吃就吐,擔心自己沒吃什麼是否會影響胎兒健康?請放心,懷孕初期,胎兒宛若自帶便當,卵黃囊即可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營養,只要孕媽咪定時定量、均衡飲食即可,並不需要攝取額外的熱量。
懷孕中期.每日熱量比懷孕前每日需求多340卡
懷孕進入中期階段〈17~29週〉,胎兒的器官分化已大致完成,包括外生殖器已定型,消化系統如腸胃道、肝臟,泌尿系統如腎臟、膀胱,神經系統如腦部及脊椎都已具備雛形,隨著胎兒成長逐漸發育,對於營養的吸收需求日益增加。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馨慧表示,「妊娠16週時,胎兒重量約100公克,到28週時,體重增加到1,000公克,幾乎是長了10倍,就能想像對於營養的需求有多少。因此,為了滿足胎兒成長的需求,懷孕中期的每日熱量需求有所變化,跟懷孕前相比,每天需要增加約340大卡的熱量」。
黃馨慧醫師補充,現行參考的胎兒重量主要以超音波檢查配合國外的統計資料為基礎,實際對照台灣胎兒體重難免有所差異,「不過,在28週前,不論是東方人或西方人的胎兒體重差異並不大,真正開始出現明顯個別差異是在懷孕後期,因胎兒的皮下脂肪在後期才開始累積」。
重點營養素出列
因應胎兒發展,不同階段對於某些特定營養素的需求有所不同,但黃馨慧醫師提醒,「即使進入中期,葉酸的補充依然重要,每天應攝取600微克,若曾經懷有神經管缺陷的胎兒,攝取量更是要增量10倍,為4毫克」。
至於其他重點營養素,她一一提出以下說明:
鈣.每日1,000毫克
雖然到第三孕期才是胎兒大量吸收鈣質的時候,不過,黃馨慧醫師以自身為例,「第二孕期就常有小腿抽筋的情形發生,所以就開始額外吃鈣片」。
她強調,懷孕期攝取足夠的鈣質很重要,因為胎兒的骨骼、牙齒成長都靠母體提供鈣質,媽媽自己也需要保住自身的骨本,以避免日後有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如果孕媽咪未能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鈣,胎兒就會毫不客氣地從媽媽的骨骼中吸取鈣來補償,將使得孕媽咪鈣質不足的狀況更嚴重,若鈣質不足將導致代謝失常,就容易不時出現腳抽筋的狀況。
黃馨慧醫師提醒,「若以喝牛奶、吃起士補鈣,請先了解製作過程是否採巴氏德殺菌法來進行殺菌,以消滅生乳中的致病菌」。
由於鈣質進入人體後,會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再被身體吸收、利用,「為了讓鈣質更容易為人體吸收,除了適當的日曬外,建議搭配補充維生素D,每日建議量為2,000IU」。事實上,這幾年對維生素D的研究很夯,特別是在不孕症治療上有其重要性,不論備孕或懷孕都需要維生素D的輔助。
黃馨慧醫師補充,國外有研究顯示,孕期若補充足量鎂質,可降低罹患子癇前症及早產的風險,因此,請孕媽咪也要重視足量攝取鎂質。
鐵.每日27毫克
貧血是指血液中的血紅素不足,黃馨慧醫師指出,因應懷孕讓母體的血量增加,但血紅素增加的量卻跟不上,使得不少孕婦有生理性貧血的問題,但未必是真的貧血;真貧血則是指地中海型貧血與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是遺傳性疾病,而缺鐵性貧血則可靠飲食改善。
對孕婦而言,若母體貧血將造成胎兒含氧量不足,抑制胎兒成長,因此,攝取足夠鐵質相當重要!孕期對鐵質的需要提高,約為正常人的兩倍,可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她提醒,「不少人吃富含鐵質的豬肝補鐵,但豬肝的維生素A含量也不少,小心有維生素A過量的問題,還有普林也高,建議適量攝取即可」。為了讓人體對鐵質有更好的吸收率,吃完富含鐵質的食物後,可吃一顆低於100毫克的維生素C錠,或喝杯現打果汁」。
黃馨慧醫師說,如果真需要以鐵劑補充的話,有錠狀與滴劑的形式,可與產科醫師討論適合服用的劑型與劑量。
DHA+ EPA.每日200毫克
DHA、EPA屬於omega-3系列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黃馨慧醫師表示,「這些營養成分為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卻無法由身體自行合成,必須從飲食中攝取」。DHA與EPA在人體健康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是維持神經系統及構成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成分,適量攝取有助胎兒的腦部神經細胞、視網膜細胞與神經組織的發育。
不少人以多吃魚的方式補充,然而,大型魚類如鯊魚、旗魚、鮪魚等,可能含有大量的汞,汞會累積在血液中,損害胎兒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建議不吃大型魚類,而是選擇低汞的鮭魚、鰻魚、秋刀魚、沙丁魚、鱒魚、鯡魚、鯖魚、鱈魚等,但仍需注意分量,建議每週不要超過2份」。同時,也不要生食海鮮,而是吃全熟的,以避免食物中毒。
黃馨慧醫師指出,若要額外補充,可選擇魚油、藻油、芥花油、葵花子油或亞麻籽油。「如選擇魚油,因有抗凝血的作用,建議懷孕34週之後,適時減少使用量,避免生產時發生大出血狀況」。另外,魚油也不宜與鈣片一起吃,可能降低彼此的吸收。
關於味道.胎兒自有主張
不少媽咪的口味在孕期出現明顯改變,原本愛吃的,卻在孕期避之唯恐不及,黃馨慧醫師解釋,胎兒的味蕾由15週左右開始發育,26週時已大致發育成熟,可從媽媽的飲食中感受到食物的味道,若是食物味道不受胎兒喜歡,孕媽咪也就不由自主排斥,因此,就出現原本喜歡的食物,卻在孕期被排斥,當然,也可能過去不愛吃的食物,卻在孕期成了心頭好。
建議孕媽咪,懷孕期間儘量做到均衡飲食,因為孕期所吃的食物不僅攸關胎兒健康,也會左右口感與偏好,未來是否有偏食或挑食的飲食習慣,在孕期就已有相當程度的決定性!
使用營養補充品的提醒
為了幫胎兒打下健康的基礎,孕媽咪無不重視營養攝取是否均衡、足量,不只用心平日的飲食內容,也想額外以營養補充品補充不足之處!黃馨慧醫師提醒,「營養攝取量多不一定好,務必掌握不過量的原則,注意各種營養補充品的劑量,所使用的營養補充品是否有重複的營養素,一旦重複攝取,就容易有過量的問題」。她以維生素A為例,每日攝取上限不超過8,000IU,「孕婦超量攝取時,可能有致畸胎的可能性」。黃馨慧醫師建議,想要使用營養補充品,不妨諮詢產檢醫師,避免攝取過量,才能補得好、補得巧,讓母胎同享好處。
不同地區孕媽咪關注營養程度有差
因職務關係,黃馨慧醫師先後在台北、澎湖與南投醫院服務過,觀察到不同地區的孕婦對於營養的關心程度不一樣!
以澎湖地區來說,當地女性相對早婚,來產檢的孕婦大多25、26歲,年紀輕的確比較好生,但也因為較年輕就懷孕,對於吃不吃營養補充品,「主動關心的不多」,往往需要由她主動提醒要補充葉酸及其他相關維生素。且因為四面環海,海產豐盛,「當地孕婦吃很多海鮮,而且幾乎是自己家裡抓的,但蔬果攝取就略嫌不足了」。
對照澎湖孕婦的佛系心態,台北孕婦來產檢,或許是資訊較為充足,各個像是有備而來,常常有有很多問題要問,很關心營養攝取的問題,多會主動問「可以吃什麼」、「是否需要額外吃營養補充品」等問題,對於體重控制也很上心;南投的孕婦則是偏向問「不要吃什麼」。不同地域的孕婦對於營養的需求,果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