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旅遊> 《俗女養成記》演活三代女人追尋自我的故事!女人除了當媽媽、妻子之外,我們還可以是誰?

《俗女養成記》演活三代女人追尋自我的故事!女人除了當媽媽、妻子之外,我們還可以是誰?

女人在婚姻裡,沒有了自己的身分與名字。《俗女養成記》三代女人雖看起來這麼不同,但同樣都在追尋自我這條路上,跌跌撞撞,卻終於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樣子。

由金鐘影后嚴藝文初執導筒、金馬影后謝盈萱主演、改編自作家江鵝散文作品的爆笑喜劇《俗女養成記》,開創了台式欣喜劇的風格。描述一位年近40歲的六年級OL,即使在台北生活奮鬥了20年,依然覺得自己無法完全融入都會生活。從小懷抱著淑女夢的她,漸漸在沒結婚、沒小孩、沒車、沒房的現實中,認清其實自己是位「俗女」。
而劇中不只有六年級女生的面貌,更藉由阿嬤角色,寫出女人花了一輩子,想要追尋自我的漫長旅程。

〈純情青春夢〉查某人嘛有家己的願望

在台劇《俗女養成記》中,陳嘉玲的阿嬤「月英」自嫁人後,便不再是原來的「李月英」,而是「陳李月英」,從一開始的陳太太,到後來的陳媽媽,再來是阿嬤,月英就如同亞洲傳統觀念裡的女性,婚後,身份只能是某人的妻子、母親與阿嬤,於是,阿嬤跟嘉玲說,她做了六十年的陳李月英,再也沒有人記得她是李月英,婚後,僅管阿公對她很好,但她沒有自己的名字,也沒有追逐夢想的價值,此時此刻,她只希望死後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
而憑藉此劇拿下最佳女配角獎的于子育(琇琴)的本名,也是一個用力乖的好媳婦。夾在婆婆與大姑之間,做得再多再辛勞還是吃力不討好,但偏偏又有苦說不出。當秀琴自知家中經濟比不上別人、老公連下棋也輸人,那股油然而生的不服輸,令秀琴只好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小孩身上。



「阿嬤說這首歌要唱給一個人聽,那個人就是她自己。」

在《俗女養成記》最後兩集,陳嘉玲的阿嬤,陳李月英儘管在阿公的反對下,還是堅持參加歌唱比賽,雖然忘記帶錄音帶,好在阿公及時送到,才得以順利演唱〈純情青春夢〉,「查某人嘛有家己的願望」一句歌詞道盡月英阿嬤的心情,進入婚姻後,她失去自己的名字,但她心中還有夢想,等著去實現。(延伸閱讀:《夫婦的世界》大結局教我們的事:生活全是自己的選擇!與自己和解,才能得到安寧



傳統婚姻關係中,女性往往被期望有較多的付出

「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爸媽都叫我阿月,我朋友叫我月英,嫁給你爺爺之後,我的名字卻變成陳李月英,外面的人都叫我陳太太,要不然就是叫我老闆娘、醫生娘,最後卻變頭家嬤,也有人叫我陳媽媽。家裡面他們叫我媽媽,你們叫我奶奶。我也好久沒聽到我自己的名字了。」

在華人傳統觀念裡,「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自女性出嫁,冠上夫姓的那刻起,便再也不能以自己為中心,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別提追逐夢想。

婚後的女性除了要扮演好妻子、好媳婦的身份外,若有孩子,也要好好扛起相夫教子的責任,雖然現今女性結婚已不需冠夫姓,但在婚姻關係中,仍被期待花較多時間在家裡。

「男主外女主內」是華人對婚姻家庭分工的傳統觀念,儘管隨著時代與觀念的變遷,已有「家庭主夫」的出現,家中經濟也不再只是依靠男性打拼,女性也可以闖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這一代女人,更記得在婚姻中保有自我的個人魅力

「女人永遠都要有自信和競爭力。」許多人在踏入婚姻後,就會有種安心的感覺,覺得有婚姻的保障,就可以不用那麼勤勞的打扮跟經營自己,然而,當夫妻間的感情在生活中產生磨擦,又失去自我的魅力同時,很有可能連情感都跟著消散。

很多女性在婚後,凡事都把老公和孩子放第一,時常忘了好好照顧自己,或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但並不是每個勞心勞費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同的體貼與呵護。

即使身為妻子或當媽媽,女人都不要忘了好好愛自己!不管是培養自己的興趣,或是好好打扮自己、經營自己的事業,在保有自我魅力的同時,不僅能夠維持夫妻間「怦然心動」的感覺,還能夠讓孩子看見那個因為愛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而閃閃發亮的超人媽媽!

可以當一個任性的俗女其實是幸福的,但回望那些超人媽媽、超人阿媽們,請別忘了給她們更多的愛。都是因為她們的付出與包容,才能讓我們這一代女人,盡情逐夢。(延伸閱讀:楊丞琳:維持感情長久關係的秘訣,我們都要忠於自己

(推薦文章:YouTuber Mom&Dad用讚美經營婚姻,用情侶眼光看待彼此:「老公,我覺得你在幫孩子洗屁股的時候好MAN!」
(推薦文章:孩子不是孝順父母的工具!老公建議孩子給婆婆帶,卻兩邊不是人!每人都要有拒絕內疚的勇氣